赵启明:“行,那我找机会让他打个电话。”
苏蔓菁点点头,又对江骁年说道:“你说我们要不要直接送一部手机来给他啊?”
她还蛮想跟霍思林聊聊的,她觉得霍得水太杞人忧天了。
听说他港市那个男朋友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两人应该不至于私奔吧?
要是他没有跑路的想法,就拿部手机给他吧。
“都行,你说了算。”江骁年并无不可。
他们在部队当新兵时,都有跟人打电话的机会,说得更难听点,坐牢都能申请打电话呢。
说完霍思林的事情,苏蔓菁又问赵启明,“对了赵哥,你觉得山上的伙食怎么样?这么多人的饭菜厨房大叔忙得过来吗?”
“伙食倒是挺好的,那位小少爷都没挑过嘴。”赵启明笑说道。
不过下一秒又微微收敛了笑意,他感叹道:“ 就是那魏叔确实是辛苦了一点儿。”
赵启明言尽于此了,要不要多招人或者是给人加工资,就是老板的事儿了,他还没脸大到去给人做这种建议。
苏蔓菁深感认同,“是吧,我也觉得辛苦,五十多个人的饭菜呢,还是一日三餐,全年无休。”
就是不知道齐叔怎么没有跟她汇报一声,他们俩不合?
也不应该啊,都是第一批上山的人,好像还是老乡。
赵启明道:“可能是没顾得上吧,我们这些后来的不也没来多久吗。”
反正现在苏大夫都清楚什么情况了,他也没必要在老板面前说些有的没的,大家都不容易。
他们刚来的时候,好几顿饭都吃不饱又另外起锅煮的面,也跟那魏叔提过再找个帮手来,可人家说忙得过来,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确实第二天就好多了,起码顿顿够份量能吃饱,味道也不差,就是看着他一天三顿围着四个大铁锅转,都替他觉得累。
这可不比那山下小手一扭就有燃气灶开火,这可是实打实四个大灶台都要烧柴火的,真搬了那洋玩意儿来,估计也放不住这四口大铁锅。
他们私底下猜测魏叔可能是想涨工资,不想多招一个人。
不过人家为了多赚钱愿意辛苦一点儿,也是人自己凭本事获得的。
他们每顿饭吃好喝好能填饱肚子就行,管那么多呢。
“嗯,也有这个可能,最近确实都忙。”再加上这魏叔说自己忙得过来,所以就被忽略了吧。
苏蔓菁让赵启明带着他们去转转,她去找齐叔聊几句,可以的话再去看看霍思林。
虽说对着山里的地图规划过好多遍,可真正开垦之后她还没来实地见过。
“爷爷”苏蔓菁回头才发现,这老爷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跟着芳姨她们去看鱼去了。
她对小溪那边的三个人喊道,“妈,你们是在这儿玩一会儿,还是跟我们去别处逛逛?”
芳姨和吴水琦有些犹豫不定,老爷子是来过的,知道别处也没什么好玩儿的,还不如在这儿捞两条鱼呢。
他老人家当即摆了摆手,“你们去吧我就在这儿待着”,又叮嘱江骁年和赵启明,“你们把蔓蔓看好了。”
他上山本来是为了照顾孙媳妇儿的,现在被溪里的鱼勾了魂,还有些难为情。
顿了顿又挽尊说道:“我试试看能不能捞两条鱼,回去给蔓蔓炖个汤。”
这条小溪不宽,也就两米出头 但长得很,一直能连到瀑布那里,这边浅水处清澈可见有小鱼,前面不一定没有大的。
芳姨也看着潺潺的溪水眉飞色舞,对老爷子的话很是捧场,“那肯定鲜!这鱼看着就好,水也干净。”
“我去找找个桶过来。”吴水琦难得出门也是兴趣盎然的。
她脚步匆匆,往刚才的厨房跑去,脸上都鲜活了不少。
芳姨还在念叨着:“其实这小鱼也能吃,阳干、油炸都不错,有大的就更好了。”
“妈,你慢点儿”苏蔓菁忍不住喊道,又回头叮嘱道:“爷爷芳姨你们也小心着点儿,千万别下水。”
现在还没完全暖和起来呢,山里的水可是很冻人的。
芳姨摆摆手,“知道了,你们也小心,骁年还有小赵,护着点儿蔓蔓。”
说完便和老爷子沿着溪水勾着腰往前挪了,找鱼找得很是认真。
......
五月中的山上四处都是郁郁葱葱的,下午四点多的温度正好,几条常走的泥路上都铺了些碎石子,下雨也不怕滑倒。
山上的种植工作早已完成,喷灌设备也在前天竣工了,为此苏蔓菁又花了三十六万出去。
现在大部队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雨季挖排水沟渠,一边要想着洒水一边又要想着排水,苏蔓菁觉得种植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
“苏大夫,你们有没有种果树的打算?”赵启明突然问道。
他清楚这山有多烧钱,每一寸地方都该尽量利用起来才对。
“有啊,就是还不知道种什么。”苏蔓菁这山一包就是七十年,果树肯定是要种的,这不是药园地都没搞定,还没来得及吗。
“赵哥有什么想法吗?”江骁年问道。
赵启明哈哈一笑,“想法没有,苹果苗倒是不少,都是自家栽的。”
说起来还挺难为情的,赵启明摸摸脑袋,“你们要是需要我就让我老爹运过来,他年纪大了,想清掉一些。”
等过段时间他媳妇儿也过来了,家里只剩他年迈的父母更是照看不过来了。
“赵哥家里还种着苹果呢?种了多少啊?”苏蔓菁诧异道。
“小打小闹,就家后面的一片林子,村子里种得多也不怎么买得上价。”赵启明腼腆的笑。
说着还翻出手机里的照片来给她看,“这种是红肉苹果。”
“哇~这苹果好漂亮” 苏蔓菁接过他的手机,很是稀奇,“只看过红心的橙子桃子猕猴桃,还没见过红心的苹果呢!”
“是啊,像樱桃一样好看极了。”赵启明也挺自豪的。
想当初他们家还是最先开始种的,说是从遥远的疆市传过来的品种,结果没等他们家风光两年,村子里就泛滥了。
唉,要是他那时候在家就好了,怎么也能抓住机会多赚一点儿。
物以稀为贵,稀的时候没把握住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