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光未亮,街道上的早点摊飘出白雾,冷冷清清的街道上,时不时有马车或者轿子路过。

步行的官员会在摊前买上早点,一边吃一边往皇宫赶。

重开朝会,有些官员一时没有适应,站在午门前,强忍着想要打出的哈欠,身体站的笔直。

这其中,精神充沛的御史,那如鹰隼般的眼睛,似乎无时无刻都在扫描在场每一个人。

现在要是打个哈欠,站直不稳,那等下上朝就会被参上一本。

朱祁钰也差不多,不过,相对官员,他更加轻松些,来时可以在马车里调整,而且不用再外面干站着。

休沐之后的朝会自然是要率先汇报各种各样的事情。

进入奉天殿的官员,一个个打起了精神,每次唱奏都咳一声嗓子。

过年发生最多的事情,就是有人被烧死,或者是喝醉躺在室外被冻死。

京城还好些,只要不是什么犄角旮旯,就会被巡逻的人发现,而城中百姓也被普及了鞭炮走水的各种注意事项,这才让事故发生率降低了下来。

大多数事情,内阁都能处理,放到朝堂上的,就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事。

于谦先是提交了裁军奏折,随后开始向众人阐述裁军流程。

这可不是寻求其他人是否同意,这裁军奏折,已经通过了内阁群议,其他人想要反对,那就必须先提交更好的方案。

如此才能避免那些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

裁军是为了减少军队冗余,将相关的军费开支用在其他事情上。

值得一提的是,于谦的裁军并不意味着军费的缩减。

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越是精兵就需要投入越多的军费开支,更何况现在朝廷还要培养舰队。

陈懋双眼半阖,得知先裁撤的是闽地大军,他一点也不意外。

现在闽地已经和他没有关系,大动乱也已经平息,可以说是从镇压叛乱转向维护治安,如此,就无需继续维持二十万大军的存在。

最主要的是,陈懋见识过精良的火器,有这样的武器,那么战场很有可能就不将是面对面肉搏,而是以远程为主。

他这个当事人都没有反对,其他人反对的理由自然更少。

再者,于谦拿出来的方案,连士兵的安置都包括在内,特别是在这个到处需要人力的相对和平时期,反对裁军就更加没有必要了。

等于谦阐述结束后,大殿中就安静了下来。

朱祁钰没想到于谦一上来就开大,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也是扫视了一遍群臣后才道:“诸卿以为如何?”

方案是朱祁钰提出,经过内阁修改,整体上属于既定安排。

朝员就算不知道这是圣人提的,但在场多数属于五部官员,在内阁修改方案的时候,从尚书到侍郎,就算是给事中也知道,自家领导都是点过头的。

大明有内阁,有点像议会制度,但也有很大的不同。

议会制度能利用争吵投票来故意拖延某些议题,可内阁的头上还有圣人。

群臣先是沉默了一阵,随后窃窃私语了起来。

前排的尚书老神在在站着,没有向任何一个人投去一点点细微的暗示。

裁军其实符合文官长期以来的刀柄入库、马放南山的政策,可那也要分面对的是什么皇帝。

陈懋双手藏在袖中,目光偷偷打量着站在朝堂上的新兴将士们。

在他记忆中,这样的政策,就要武将站出来,维护的是武将的利益。

“陛下,息刀兵,养民生,乃是仁政,但一口气裁二十万大军,臣以为,操之过急。”

给事中王明,见周围都没有人站出来,旋即自己就主动出班。

原本的六科给事中,身兼监察六部,纠弹官吏,并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属于限制权力膨胀的职位。

对于任何政策,他们都拥有反对的权力,至于反对有没有效,那就是另话了。

以前俸禄微薄,折钞根本无法养活家人,没有靠山,没有理想,大多数给事中无法坚持。

现在朝廷发实俸,倒是让他们的生活压力减轻了许多,而当前五部尚书对于自己人的提携被各种审查限制,没有能力的人,一时间也聚集不起来,集团无法形成,有理想的人自然能够追梦。

当王明说完之后,所有官员都在等皇帝回复。

朱祁钰点了点御案,笑道:“给事中所言自是有道理,但是,给事中太过片面了。”

说着,朱祁钰站了起来,双手背在身后,绕过御案,面向百官,继续道:“二十万士兵,也是二十万劳动力,如今,限制我大明昌盛的,便是劳动力,这非一朝一夕能够凭空出现如此多的劳动力。”

“然,兵非匪,若地方能够善用,光是这些壮劳力,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会是如何?”

话音落下,不仅是王明在沉思,就连陈懋也不由得想象起那时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于谦在袖中握拳,忍住了那意气风发的情感,这才是朝廷应该做的事情,官员就是需要解决民生问题,要是什么事都用简单的方法来办,那满朝文武和虫豸有什么区别?

而于谦能够有如此自信,那也是因为有朱祁钰这样的皇帝,否则光是底下官员有想法,而皇帝无能理解,良政也会变成暴政。

朱祁钰的解决办法,需要地方官员配合,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村霸恶徒,这种事情也不会因为朱祁钰的意志而改变。

不过,为了确保地方官,像是御史、巡查等一应附带举措也是必须,所以,现在百官多是思考这方面的事情。

圣人已经说的十分详细了,文官再以操之过急来反对,那就可能陷入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形象,那对于仕途可不是什么好事。

朝堂需要有人反对,但不需要那些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官员,这是底线原则。

同时,文官们也想到了,这样的政策推行,恰好也是地方官员获得政绩最为直观的渠道。

闽地的朝臣已经蠢蠢欲动了起来。

要知道,在巡查组的监察下,闽地也是经过了一番清洗,恰好新科进士充入其中,才缓解了闽地的行政压力。

能在短时间内避免了闽地再次骚乱的苗头,百官也不知道是不是圣人故意为之。

朱祁钰现在已经有被神化的迹象,得益于超前的眼界,总会让一些人觉得圣人无愧为圣人,很多事情都有先见之明。

此时,于谦的目光看向左右,王直、陈循以及周忱,一下子就捕捉到了于谦的动作,知道现在事情被圣人推进到细处,那就需要他们再引出方向,否则光是下面的官员,没有方向就会显得混乱。

“陛下,国库盈余,可在军需库抽拨遣散银的同时,投资地方发展。”

陈循当即就站出来开口道,松江府要开市舶,而闽地不说别的,就泉州便有历史悠久的港口,这类投资,对于户部而言,只要营商环境安稳,那么就有利无害。

京城和天津的吸金能力这么强,那么国库盈余自然也要配合政策进行投放。

特别是海贸有着如此好的发展前景,先发展南方沿海,然后再用南方沿海的税收来补给北边乃至西边的地区。

陈循的发声,让站在武将中的陈懋都愣了一下。

什么时候,朝廷的钱袋子不哭穷了,什么时候,朝廷的户部能如此大方的表达对于地方发展的支持了?

陈懋对里面的弯弯绕绕不是很了解,所以心中藏着疑惑,更好奇其他官员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旋即,王直也出声,道:“陛下,去年新科进士,闽地有不少优补者,除闽地外,如那湖广之地,候补者颇多,请陛下给予提拔。”

湖广之地的官吏,有一部分就是被牵连的罪身,对于这些人,有任何能够进步的机会,他们都很想抓住。

而现在,王直无疑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至于能不能抓得住,那就要看个人了。

新科进士之中,也有些和朝臣利益相关的人,他们之前被那些热血青年给裹挟着成了外推官,有了闽地的政策支持,调到闽地当官,说不定回京的日子说不定就大大缩减了。

这下子,人和钱都安排好了,剩下的就是细化方案。

裁军也不是直接让士兵成为农户,军转业,在让军人可以自主择业的同时,也需要为对方提供相关的就业机会。

再者,虽然在裁陆军,可大明对于海军的需求还是十分巨大,而南方的军人普遍善水,以前便是水师的重要兵源,让士兵由陆转海,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随着尚书们开始发言,文武百官能够选择的建议就变多了,顿时大殿就热闹了起来。

这过年之后的常朝,没想到一开始就放大招,导致后面的议题都推迟了。

接下来,朱祁钰就不需要多做些什么,只是等待百官们将建议汇总,之后由提出来的于谦来调节,等出了章程,再呈递到圣人面前。

人群中的陈循也抿了抿嘴,他心中也在思量着,要不要借机把自己儿子调到闽地,虽说对于陈英来说,有着一个尚书父亲,只要熬够了资历,洗刷了身上的负面名声,仕途必然是一片平坦。

吵闹的朝会,是大明瓜分蛋糕的场所。

朱祁钰眼见一时半会儿估计扯不完,就暗自让御膳房开始生火造饭,免得到时候百官饿肚子。

朝廷过了休沐期,民间也是万物复苏的状态。

工厂再次响起了那蒸汽机的轰鸣声,工匠背着双手,不断来回走动,检查着机器是否运行正常。

浓厚的水蒸气顺着烟囱飘向天空,为穹顶的碧蓝留下一抹白。

各商铺皆大开店门,摆上了各种优惠木牌,小厮服务员站在店门口大声呼喊着。

喧闹声充斥着整个京城,商人们打开京城惠通河旁的仓库,将货物源源不绝运入京城,空荡荡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

还未回国的朝使,现在十分方便,毕竟在京城就能买到天南地北的特产,而且质量有保证,也就是价格稍微贵了那么点,对于接受了朝廷赏赐的朝使而言,也不算太贵。

施二姐自然也要加入了扫货的行列之中,对于会同馆中新来的那些人,施二姐也从司员那边听说,是从西边的罗马而来。

只不过,就在她要带着人出门的时候,就被司员给拦下。

“施侯爷,今儿可先别出门。”

司员朝着施二姐行的是下级见上级的揖礼,瞬间,施二姐就大致猜到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眉眸弯成了月牙。

用眼神示意司员继续,便听到:“方才宫里来人,说给侯爷的公服和朝服都准备好了,需要您沐浴焚香,等候接旨。”

不出施二姐的所料,之前朝堂上的赏赐,现在下来了,之所以会耽搁,无非就是那些衣服需要裁剪现做,还有各种官方文件都要跑一遍。

现在传旨,其实还算是很迅速了。

闻言,施二姐从怀中掏出一枚银币,递给那司员,道:“多谢提醒,喜事将临,沾沾喜气,还请不要推辞。”

“那,多谢侯爷赏。”

司员先后退一步,随后拱手道。

这种好事,钱都是次要的,主要就如施二姐所说,沾沾喜气。

在施二姐周围的人,一个个的脸上都露出喜意,毕竟这也代表着,施二姐正式成为华夏自汉朝以来,又一位女侯爵的诞生。

而在他们后面,楼梯旁,爱莱娜看着眼前的场景,本来想出去的心情都没有了,就走到一旁的沙发上坐下。

没多久,爱莱娜就看到了一群衣冠整洁的人踏入会同馆中,为首之人双手捧着一个金黄的长方体。

在一道嘹亮的声音之后,爱莱娜便见到施二姐领着一群人齐齐跪地,而站在他们前方的人打开长方体,从中取出一个卷轴,摊开后,能看到背面显眼的龙纹。

爱莱娜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只从身边人的只言片语之中,知道了那跪在地上的女人,是大明第一位女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