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阵寒风吹过,克莱尔不禁打了个哆嗦。

他抬头望向天空,那星系中唯一的恒星,光芒已是异常黯淡,不再如以往般温暖和明亮。

银灰色的人造球形巨构,已将它彻底包裹,源源不断地汲取着热量。

随着戴森巨构的建造,蒙巴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毁灭性影响。

曾经繁茂的森林已经枯萎,湖泊和河流结成了冰块,鸟儿和动物都无助地死去,整个世界都被萧索的气息笼罩着。

仍生活在蒙巴星上的本地人,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

克莱尔常常会自责,觉得自己也是帮凶之一。

在那场边境战争结束后,摩尔森财团带着巨大的资源和科技来到这里。

本地人们欢欣鼓舞,都以为战争而萧条的经济,会重现繁荣乃至再度腾飞。

为了生计的克莱尔,更接受了摩尔森财团的雇佣,开着星际采矿飞船,前往星系外围的小行星带采矿。

所采到的各种资源,就被用作戴森巨构的建筑材料。

要早知如此,他就是宁可饿死,也绝不会接受摩尔森财团的雇佣。

克莱尔懊恼的甩了甩头,瞄了眼巷弄角落的小酒馆,喉头微微耸动。

犹豫了好一会,他才迈开脚步。

推开酒馆的大门,夹杂着酒香与汗臭的浓郁气味,从房间里扑面而来。

“老约翰,暖气开得这么足,日子不想过了?”

克莱尔走到吧台,冲酒馆老板打趣道。

老约翰没好气道:“你小子,有钱还账啦?”

“呃…………。”

克莱尔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讪笑道:“最近手头还是有点紧,之前的账就继续欠着,给我来杯最便宜的麦酒就行!”

“诶,你咋就这么犟呢?”

老约翰摇摇头,刻意压低嗓音,劝说道:“原先在采矿公司不是干得挺好的么,非得辞职,自己单干…………。”

没等他说完,克莱尔就摆摆手,朗声道:“拉倒吧,老子就是饿死,也不挣这份丧良心的钱。”

“襙!”

“克莱尔,你特么说谁呢?”

“谁特么丧良心了,我看你是又皮痒了吧?”

隐含讥讽的话语,惹怒了不少酒客,骂娘声不绝于耳。

克莱尔丝毫不怵,甚至都懒得搭理。

这小酒馆又破又偏,来喝酒的多是附近贫民窟的原住民。

他打小是孤儿,在贫民窟混大的,与这些酒馆常客都很熟,不少还是一起撒尿活泥玩起来的发小。

彼此互呛几句那都常态,不叫事儿。

克莱尔自顾自的坐在吧台边,喝起了麦酒。

那些酒客见他不搭茬,也没继续骂了。

其实,他们也能理解克莱尔的想法,也对摩尔森财团干得缺德事,感到愤慨。

可现如今,想在蒙巴星找份糊口差事,真的太难了。

不是谁都像克莱尔似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能由着性子胡来。

原本喧嚣的酒馆,突然没来由的安静不少,酒客们都在默默喝着酒。

直到酒馆角落,响起了椅子的挪动声。

“老板,再来两杯朗姆酒。”

一个小矮子,从小桌边站起身,走到吧台点酒。

“咦!艾隆人?”

酒客们纷纷把目光投来,感到有些讶异。

虽说对方全身包裹着厚实的防寒服,头上还戴着狗屁帽子,将尖细的耳朵遮住了,可那独特的大脑袋和纤长四肢,都能让人轻易辨认。

哪怕身处帝国边陲,可本地人对异族的了解并不少。

战前的蒙巴星,因紧邻边防星系,承担了部分军需后勤的输送,又因景色宜人,是边防官兵短期休假的首选之地。

同时也是两国边贸的重要交易地之一。

商贸兴盛,运输舰队往来不绝,里头自然不乏异族商人和舰员。

尤其以狡诈贪婪闻名的艾隆人,在星际游商里占的比例可不小。

如今的蒙巴星,却早已不似往昔繁荣。

在那场边境战争中,两国原本的争议地区,连带边防军驻扎的近百星系群。

但凡适合居住的星球,都几乎被打成废墟。

根据两国协议,各自边防区都同步后撤,留出更大范围的缓冲地带。

不幸的是,蒙巴星所在的恒星系,也被划入了军事缓冲区。

名义上还是兰斯帝国的领土,可却没了驻军。

随着摩尔森财团的大举进驻,就连行政机关都形同虚设。

数年过去,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已潜移默化的将之视为摩尔森家族的私有领地。

否则,摩尔森财团也不敢肆无忌惮的在存在宜居星的星系,建造整个包裹恒星的戴森巨构,从而疯狂攫取能量。

在帝国的直辖领土,摩尔森可绝不敢那么瞎搞。

帝国疆域再辽阔,可宜居星球的数量终归有限,并非所有的荒芜星球适合环境改造,遑论是自带完整生态链的原始星球。

或许是摩尔森真神为消弥战祸,付出了不小代价,帝国高层才出于补偿性质,对此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这对仍留在蒙巴星的本地人,却是不折不扣的灾难。

本就因战火波及,以及大规模逃亡潮,导致了严重萧条。

没等战后重建,又因戴森巨构的建造,使得生存环境越发恶劣。

别说恢复商贸繁荣,连本地的日常物资的极为匮乏,得仰赖外部供应,才勉强维持得住。

再廉价的日用品,摊入星际运输成本后,价格都势必会疯狂飙涨。

别说摩尔森财团这等商业巨擘,就是普通的星际游商,也觉得给蒙巴星输送日常物资,实在是利润太少了。

虽说物以稀为贵,还有不小的涨价空间,可就怕本地人买不起啊!

当初买得起船票的,可都逃掉了,留下的绝大部分都是赤贫阶层,榨干了也没几滴油水。

况且,摩尔森财团在进驻后,根本没努力重整战后秩序。

只是出钱雇佣劳工,疯狂采掘各种资源矿藏,颇有竭泽而渔的既视感。

指不定,其中还有刻意放任物价飙涨,坐视治安乱象,以迫使更多衣食无着的原住民,接受他们的廉价用工需求呢。

长此以往,外地游商就更没兴趣掺和了。

现如今在贫民窟附近的小酒馆,冒出个艾隆人,可不是稀罕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