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就是冬至,也是四时八节的最后一节,这一天除了祭祖还要送节,今天张某人就要去送节的,还是前几个月亡父给他定的亲,定的是六里外李家庄的李金梅,中秋节他还去送过月饼。
张三内心是排斥的,他又不是原来的张三,张森和张三的审美完全是不同的,如果不是母亲提起这事,他都忘了有这么回事。主要是记忆中的李金梅不怎么符合张森的审美观,虽然说不上丑,但也绝对算不上漂亮,身体倒是挺结实的,他有理由相信,当初父亲一定是按照好生养能干活这个标准给他找的媳妇。
“妈,我看还是不要去吧,你看连父亲过世,他们家都没来人,明显是不想认这门亲事啊。”
刘金花板着脸沉声说道:“你敢不去试试看,或许是他们家有事耽搁了呢。”
其实,刘金花心里也有了不好的预感,农村人的礼节,大家都知道,定了亲那就是正儿八经的亲戚,未来的公公过世,作为准儿媳的李金梅以及她父母,按理说是一定要来的,她家一个人都没来,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但这毕竟是儿子的人生大事,做母亲的,哪个不希望儿女能早早成家?只要女方没来退亲,她绝对不会让儿子拒绝的,况且她对李金梅也很中意。
这人啊,就是不经念叨,刚说到这事,李金梅的父母就上门了,原来李母就是张关村嫁过去的,她今天也是来娘家送节。
刘金花见李金梅父母上门,非常客气,还特意挤出了一个笑脸:“亲家公,亲家母,快进来坐坐,喝口茶,我这正准备让三儿去你家送节呢。”
退亲本就是撕破脸皮的事,在农村,足以让两家老死不相往来,因此,李父李母也没进门,只是站在院里说道:“对不起啊,张家嫂子,最近我闺女一直说还小,想要再尽几年孝,我看三儿的年纪也到了,也等不了,为了不耽搁三儿,今天特意过来把事说开了。”
李金梅年龄小是真的,比张三小了快五岁,今年才十七岁多一点,但是这个年代,十六七岁嫁人是很普遍的事,所以李母说的年龄小,纯粹是在找借口糊弄人,根本原因还是看张家出事了,没了父亲的帮衬,又有一个身体不好的老娘要养,担心女儿以后嫁过来受苦。在农村,多一个壮劳力,就等于多了一根顶梁柱。
以前大事都是自家男人做主,碰上这种事,她也一时也没了分寸,只觉浑身发抖,煞白着脸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张三及时反应过来,连忙扶着刘金花:“妈,别生气,他们想退亲就退亲吧,把你气坏了就不合算了。”
刘金花用力一拍张三,生气的说道:“这事怎么能算了呢,快去找你二叔。”
“好好好,妈你千万别生气,我这就去找二叔。”
张三也想早点把这事解决了,而且这种情况下,也确实是二叔出面最稳妥,因此就快速的跑过去把二叔张通银请了过来。
二叔进门也没啰嗦,直接开口对李母说道:“我们从小都是一起长大的,大家知根知底,你也别拿孩子小说事,这十里八乡十六七岁嫁人的女娃子多的去了,今天这事必须得好好摊开说,不嫁你也要给我们不嫁的理由。”
李父李母当然不能说是看张家出变故了才退亲的,嫌贫爱富的事情能做不能说,说出来就坏了名声,以后就不好做人了。他们两个只是一口咬定个女儿还小,还要等两年再嫁人。
二叔见李父李母油盐不进,就是咬死要退亲,没得法子,只能又找了两个见证人过来,在大家的见证下把亲事给退了,订婚的礼钱以及端午送节的花费都折现还了回来,这点李父李母倒是没有耍赖,大家往上数几代都沾亲带故,也不想闹的太难堪,毕竟以后各自还要婚娶的,闹大了对双方都没好处。
张三也乐于把这门亲事退了,因此也没有装逼的喊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之类的话。如果他真要是不想退亲,只要稍微人前显圣,说几句漂亮话,保管就能改变李父李母的主意。但是没有如果,他就是乐呵呵的看着大人们把自己身上的枷锁打破了。
其实他也理解李父李母,都是为了儿女好,在外人看来,张家只剩下孤儿寡母的,也确实是有了衰败的迹象,女儿嫁过来也确实是跟着受苦。
等众人都走后,刘金华哭哭啼啼的说道:“三儿,都怪做娘的没用,让他们瞧不上......。”
其实刘金花心里也是门清,也知道李父李母退婚的原因。
“妈,你就别哭啦,做儿子的保证明年就给你带个漂亮媳妇回来。”
在儿子的一再保证下,一再安慰下,刘金花的情绪才算是缓和了过来。
今天的张家就如今天的日期,已经是到了黑暗的顶点,但一年中最长的夜,带来的绝不是绝望,而是对渐长白天的希望,从这一天开始,白昼将逐步战胜黑夜。张三也相信,生活也将从今天开始一路向上。
趁着上午还有时间,张三觉得先把祭祖的事情给搞定了,农村祭祖和城里祭祖是不一样的,城里只要在家意思意思一下就可以了。但农村是要去上坟的,上坟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都是午时左右,过早和过晚阴气都太重了,对身体不好。
拎着香纸爆竹以及贡品的张三正要出门,却见母亲也要跟上,立马制止道:“妈,你今天就不要去了。”
实在是这些天,母亲天天跑到父亲坟前哭,真怕她哪一天把眼睛哭坏了。
“我就是想和你爸说说话,告诉他我把你媳妇弄丢了,让他保佑你再找个好媳妇。”刘金花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
“妈,他们家要退亲,怪不得你,是他们家女儿没这个福气,我来年一定给你找个更好的媳妇。”
他好说歹说,费尽口舌,总算是把母亲安抚好了,但是看母亲这个状态,估计是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走出悲伤,除非是他能娶上媳妇或者是吃上皇粮,这年头吃皇粮比娶媳妇重要,有了工作,十里八乡的姑娘随便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