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 第614章 各有心思,欲毕其功于一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4章 各有心思,欲毕其功于一役

两天之后,曹操让人送来了徐晃和张合的家眷子侄,而那六千降卒的亲眷,则还在召集中。

陶应也释放了夏侯尚。

并开始每天只给夏侯霸一碗稀饭。

……

接下来这几天,曹操没有来进攻,陶应没有出城去邀战。这是一个缓冲期,双方都在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

到了第五天的时候。

黄忠和张绣带着七万后军也赶到了蓝田关,除此之外,还随军带来了一千多桶劣质汽油,以及大量的陶罐。

到了第六天,臧霸也带着五万人马赶到了蓝田关。

至此,陶应在蓝田关的可用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人数多得关城内住不下,只好出城背墙结寨立营。

……

此时,对陶应来说,战争的准备已经完成。

而曹操依旧在扩建他的防御工事……不停地挖壕沟、砌胸墙,挖壕沟、砌胸墙。整个蓝田关外十余里的旷野,都被他挖得稀烂。

建成了一个庞大的防御工事,并且,这个防御工事还在不断扩大。

陶应让人下战书给他。

他理都不理,整天就知道挖呀挖深呀挖。

有官员过来对他说道:“大王,咱们已经挖了一个多月了,将士们和民夫们都挖得好累了,要不要停一停?”

曹操摆了摆手道:“不要停,不要停!”

……

壕沟纵横,不利于骑兵的奔跑驰突。

曹操骑兵少,而陶应骑兵多。这些壕沟便是曹操对付陶应的骑兵的利器。当然,也可以对步兵的进攻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

而那些矮墙,就是用从壕沟里挖出来的泥土垒成。

并且,就垒在壕沟的边上。

于是,就成了一条条深壕与土墙相结合的防御工事。壕沟底部蓄水,并且还插着很多尖木桩;土墙不是很高,大概只有一米二左右,被称之为胸墙。

当敌军进攻时,守军会手持长矛、弓弩、盾牌等武器,躲在矮墙之后。利用壕沟对敌军的迟滞作用,用弓弩射杀敌军。

壕沟和矮墙会为守军提供很好的保护。

这种防御工事,很容易建筑也很实用,其综合作用几乎是不亚于城墙。虽然不及城墙的高大和坚固,但胜在一个……“多”字。

即:可以很容易就挖出很多条壕沟、建成很多条矮墙。当前面的矮墙被攻破之后,守军可以退入后一道矮墙继续战斗。

城墙就是“一锤子买卖”。

而这种“壕沟+胸墙”的工事,却拥有了……“战略纵深”。

可以有一锤子、二锤子、三锤子,乃至……“N锤子”。

……

这是曹操身为战略、战术大家的杰作。

其中不乏司马懿、荀攸等人的支持和完善。堪称完美甚至有些类似于后世二战时期的堑壕战。

所不同的是堑壕战适用于热兵器时代,而曹操的这个“深壕+胸墙”阵地更适合于冷兵器时代。

……

对曹操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

军队的人数不如大夏国。军队的战力和后勤保障全部落后于大夏国,综合国力被大夏国强势碾压。在这种情况下,与陶应硬扛……列阵而战,曹操占不到任何优势。

更谈不上对陶应发动进攻。

只能动员所有的力量,呕心沥血,搞出这么一个“深壕+胸墙”的防御工事,用来与陶应决战。

这种情况下,曹操自然不会再与陶应列阵而战。

……

陶应见曹操不搭理自己的战书,就又写了一封信,想约曹操出来谈一谈。

毕竟有共同的爱好。

可以交流一下心得。

当然,更重要的是想劝劝曹操,希望曹操能够主动退出争霸天下,免除这场战争,通过谈判来解决内战问题。

但是,曹操依旧不予理睬。

……

无奈之下,只好发动进攻,想要用强攻来敲开曹操的这个乌龟壳。

在徐庶的策划下,大夏军发动了几次进攻。

连续夺取了五道防线,也损失了不少将士。而且,曹操征召的民工,还在后面不断地修建壕沟和胸墙。

……

不过,徐庶并不急,而是每天跑到外面去看地形。

看完地形之后,也开始挖壕沟。

但是,却不是挖横向的防御工事,而是挖纵向的壕沟,貌似是堑壕推进。但又不是,与其说是堑壕,似乎更像是水沟。

并且,这些壕沟是从地势较高的山脚坡段上开始挖,导向地势较低的魏军“壕沟+胸墙”阵地。

曹操看过之后,不以为然地说道:“陶浪子这是想等下雨时,用雨水汇聚起来,冲击咱们的胸墙啊。可孤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想法。”

夏侯渊也说道:“这里地势落差较大,就算是下大雨,也不会有洪水出现。何况咱们的壕沟,都是互相交错,彼此相通,不仅能容纳大量的雨水,在后军位置还修了两条水渠,可以通过水渠,将多余的积水导入低洼之地。”

然后,于禁也接着说道:“这里虽然位于两座高山之间,但是地域宽广,宽达数里之远。而山峰陡峭,就算是下雨也不会有洪水出现。陶浪子此举,恐怕是不识天时地利。”

意思是,山洪只会在斜度较缓且山很大的地方出现。如果山峰高耸,截面就小,能接受到的雨水也就少,就不可能形成大的水流,更不可能形成山洪。

大家众说纷纭。

都猜不透陶应的心思。

就连聪明如司马懿和荀攸者,也只是觉得陶应肯定是有什么阴谋,但不论怎么想,又都觉得似乎任何假设都不成立。

……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天上开始下起毛毛小雨。

雨并不大。

小小的水流通过徐庶让人挖成的“堑壕”,导向了曹操修建的深壕。由于水流不大,下了一夜又加一天,雨水才勉强将那些深壕填满。

……

傍晚时分,陶应和徐庶站在高大的望楼上。

身披蓑衣,拿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对面的“壕沟+胸墙”阵。观察了许久,徐庶才放下望远镜,对陶应道:“大王,吾计成矣,今晚便是最佳的进攻时机。”

陶应伸出手,接了些雨丝在手上。

感觉凉凉的。

皱了皱眉,说道:“雨天作战,将士们的衣服打湿,还是有点冷。也许会有不少人因此而生病。

但旋即又笑道:“如果能一战将曹魏灭国,倒也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