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欢乐宋 > 第53章 密信和水调歌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诱下值回家之后,换上常服,提着一个小包裹和一个小酒坛,来到曹府西北角的铁匠铺。

推开门,里面一个老铁匠左手持铁钳,右手抡大锤,正在用力捶打铁砧上一个发红的物件

曹诱举起手中的东西:“铁叔,给你送好东西来了。”

老铁匠抬头看了一眼,手中铁锤丝毫没有停顿,继续捶打:“知道了,挂着。”

曹诱搬过一把椅子,抬头找了找头上还有空缺的钩子,放好椅子,站在上面,把包裹和酒坛挂在了钩子上。

这是铁匠铺的规矩,“没用的”东西都挂起来,免得碍事。

曹诱一边挂,一边说:“铁叔,你记得吃啊!别像上次似的,都放坏了。

这可是樊楼新出的美味——鸭脖子,特有嚼头。啧,你尝过一口就知道了。

这回酒差点儿,梨花白,眉寿现在买不到。你凑合一下吧。”

老铁匠手上没停,边锤边说:“浪费那钱干嘛?我喝着都一样。”

曹诱:“咋能一样呢?您......”

老铁匠:“行了,行了。挂好了就下来。你小子有日子没来了。”

曹诱:“没法子,天天一大堆破事儿。谁知道韩子华这么大本事,硬是把横山给折腾成这样了呢?”

老铁匠:“嘚。这些破事别跟我说,我听不懂。你给小七写封信,让她多给我弄点儿弹簧来。”

曹诱:“您自己写呗!”

老铁匠用力一抡铁锤,发出一声巨响:“我认字吗?”

曹诱:“您画画啊!以前不都这样吗?......好,好,我写,回头就写。我先进去了。您记得吃啊!”

曹诱进入旁边一间屋子,屋子里有许多架子,架子上摆放着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来到一个靠墙的架子旁边,曹诱拉动架子上的一个把手,架子缓缓移动,露出一扇门。

曹诱走了进去。房间里,两个人坐在一张桌子傍边——老爹曹佾和大哥曹评,曹诱赶紧致歉。

曹佾一摆手:“行了,坐下吧。人齐了。这是谏哥送回来的密信,特意嘱咐了,要咱们三个一起看。你俩看看,这蜡封我可没动过。”

哥俩儿连忙表示不用看,他们绝对信得过老爹。不过曹佾仍坚持让他们检查。蜡封果然没动过。

拆开蜡封,里面是厚厚一大摞信纸,每一张都写满了字。

但你要是按顺序阅读,那肯定全是毫无意义的废话。因为这是密信,有效字夹杂在大量无效字中间。

解密的方法也简单,把有效字挑出来就行。

古老的做法是发送接收双方使用相同的模板,也就是提前挖好窟窿的信纸,窟窿对应的地方就是有效字。

这种做法有不少缺陷。

首先,模板需要保密,而且要双方都能保密。

其次,书法有很多讲究,每个字都要跟它周围的字产生呼应。

对于高手来说,即便没有模板,根据行文的笔法,用墨的先后,也有一定概率可以破解。

还有,模板位置固定,如果要写的东西比较多,用的纸就多,也就更容易被破解。

曹家这种百年老勋贵,当然没少在这上面下功夫。

加密的方法更进一步,仍然是模板加密作为基础,但是不用模板,而是用有效字的序号。

这对发送人要求比较高。不过老曹家都是聪明人,十张起步,二十张以上才好意思拿来说一说。

后来,曹家出现一个天才,八岁的小曹七自己制作了七套,每套五十多张,老爹和六个哥哥每人送一套,要他们记好,以后给她写信就用这个。

小曹七的想法很有道理,万一大哥写给她的被二哥看到了,不就被二哥知道了吗?

大家觉得这事儿不寻常,凑在一起试探了一下,小曹七真的能记住,还能用密信往来聊天。

九岁的曹谏临危受命,负责打探虚实。

装委屈:“好妹妹,六哥真记不住啊!我要被他们笑话死啦!你告诉我怎么记住呗!不然我就不活了。”

“你可真笨!你别记每个字的次序,你得记两个字中间要加几个废字。

这样数小,好记。还有,数小就可以对应琴弦,这样你只要记住一首曲牌就行了。给你的是《水调歌头》。”

密室里,曹评拿着密信,曹诱翻着乐谱,开始解密工作。老曹喝着茶,心想:六郎真孝顺,怕老夫累着......

随即,四个字被破解出来:阅后即焚。

三曹相对而视,表情严肃。好像不简单啊!继续解密,全文(白话版)如下:

阅后即焚。

两件事。我先说小的:大哥你猜对了,小七和王大卫、王处道有秘密,这次去秦州肯定有事儿。

要不是我从小一直陪着小七玩,我都发现不了。

不过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儿,小七没告诉我,我只能继续假装不知道,被她发现我没好果子吃。

你们要是想知道,给你们个线索:广锐军的吴逵。

这次用密信,你们收到的时候可能吴逵已经被砍了,那就当我没说;如果是斩监候,你们还有机会。

再强调一遍:阅后即焚,你们千万别坑我。

后一件是大事:小七看上王大卫了。你们赶紧拿主意吧!反正我觉得王大卫这人不错。

王大卫是什么意思,我还没打探出来。

这事儿挺难办的,我也不敢做得太明显,主要是因为咱家小七那臭脾气。

现在我已经知道王大卫对张家小娘子没有那个意思,他是真把张小娘子当侄女看待。

我把他的态度散出去,有人对张小娘子献殷勤,他都挺高兴。

但是董家那个小娘子是个麻烦,人家的样貌、身段真不比咱家小七差,小七平时还那样。

而且,这位董家的小娘子文采出众,放在男人里面也是拔尖儿的,还经常在王大卫面前露一手。

虽说咱家肯定比董家强,可是这条在王大卫这儿不管用。

小七看上王大卫这事儿可不是我瞎猜的。我有证据:在函谷关的时候,王大卫写了副对联。我上次写的不全,因为我当时也没想明白,就略过了。

这副对联是在董小娘子的提醒下写的,王大卫还夸了董小娘子一句。回来之后,小七就生气了好几天。

按说,可以解释成:王大卫是越人,王处道是楚人,他们三个人密谋一件事,结果对联把小七排除在外,她因此生气。

但这事儿我越想越不合情理,这个密谋可是秘密的,小七怎么会因为这事儿生气,她生气只能是因为王大卫夸了董小娘子。

后来,在大慈恩寺,王大卫又写了两句诗。董小娘子故伎重施,这次王大卫就硬是没接茬儿,他没夸,小七这次就没生气。

阅后即焚。一定,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