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池鱼倒没想到,这人看着嚣张跋扈,这会子倒长了几分脑子。

只可惜,她刚刚当众说的那些话可容不得她否认。

面对桑妈妈的指责,池鱼波澜不惊,眼中甚至还带着一丝嘲讽。

她可是从刚见面开始就表明了立场,在她第一次说这孩子是官伢之人时,她便表明了要替他赎身。

是她一开始便叫嚣着她拐带人的。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监控,但有一群闲的没事干,还爱凑热闹的人啊,只要衙门愿意去查,自然能问明真相。

在这桑氏和池鱼之间,江县令自然更愿意相信池鱼的,但公堂之上讲究的是证据。

于是,对于桑氏对池鱼的指认,江县令也顺势问道。

“池氏,可有话说。”

池鱼点点头。

“回大人,有的。”

池鱼言词简练的将之前发生的事叙述了一遍。

“民女路过一胡同时,突遇一孩童坠楼,民女顺手将人救了下来。

刚想问询来历之际,突然头顶传来喊打喊杀之声,而这孩子当时面色慌张,目露惊恐之色。

民女怕出事,便想带他回去解释清楚。

谁曾想才出胡同,这人便带着打手将我们围住,还口口声称我拐带了官奴,要我将自己赔给她。”

池鱼说着指了指桑妈妈,好让江县令知晓她说的是何人。

随后又道,“民女虽见识浅薄,但也知晓所谓官奴,多半是受牵连的罪犯之后,便是没入官伢也是要黥面的。这孩子脸上连一个伤口都没有,哪里是什么官奴。

民女心知此人说谎,恐其中另有隐情,自是不敢将此子交给她,哪里这知晓这人见我不肯就范,便要令人强要掳我们。

亏得同乡的周秀才和其同窗遇见,替我们报了官,官差来的及时我与这孩子才有幸得救。”

江县令听到这话嘴角微抽,心想着,就算官差不去,这几个人又能奈你何,你只要不嫌我们去的太早就好。

池鱼看似言简意赅的将事情的经过还原了一遍,并没有添油加醋,可事实上却全是在针对桑妈妈。

然,桑妈妈明知道是怎么回事?却完全无法辩驳。

谁让池鱼说的都是事实呢。

桑妈妈现在无比的痛恨当时的自己,她怎么就鬼迷心窍的看上这丫头的脸。

看着她穿的朴素,一副乡下人的样子,就断定她没什么见识好拿捏,想捡个便宜呢。

若是时间能倒退,她一定不会在外面大放厥词,而是在听到这丫头说要给小东西赎身时,恭恭敬敬的将人请进伢行。

等她进了自己的地盘,还不是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说到底还是自己操之过急了。

桑妈妈此时可以说是又悔又恨,只是现在却不是想这些的时候,而是如何过了眼前这关。

江县令也不是那偏听偏信之人,虽然他知晓池鱼说的是实话,但还是打发人去查。

直到领命的官差回来复命,他才继续审问道。

“桑氏,池氏刚刚的供词你可认?”

桑妈妈有心说不认,但她还没想好怎么狡辩,一时之间在那里吱吱唔唔的也不知该不该认。

而就在这里一道人影从围观的人群中挤了出来,朝着县太爷作了一揖道。

“县令大人,学生有话要说。”

江县令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学子,心道,这人好没规矩,当他这公堂是菜上场吗?没经传唤就敢擅闯?

正要杀鸡儆猴以儆效尤,却不想那人却高声呼道。

“大人,学生当时在场可替这位桑夫人作证,还请大人明察。”

江县令闻言,眼中忽然来了几分兴致。

刚刚他派出去的人回来禀报时,便提到池鱼和这桑氏发生口角时,曾有过一位书生出来说合,而那人还是池鱼的前未婚夫。

而这位前未婚夫当时并非是给池钱解围,而是妄想落井下石,踩着池鱼攀高枝。

江县令唇角多了丝玩味,他十分不喜这种人,但却也想看看,这丫头打算怎么处理。

虽然,这公堂之上,明镜之下他不可能循私舞弊,但这种小人主动送上门来,顺手收拾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乎,县太爷冲守门的官差点点头,示意他们将人放进来。

黄有才见县太爷同意他上公堂面上也是一喜。

他刚刚回县学去换了身衣衫,所以来的比较晚。

听说池鱼被官差带到了衙门所以过来看看热闹,想看看她被人收拾落魄的样子。

哪里想到,他刚到便听到县太爷正在询问池鱼,和她刚刚自证清白所说的话。

在黄有才看来,那桑妈妈是个有大背景的人,便是县太爷也会给她几分面子。

今天这事自然最后都会将罪责扣在池鱼头上。

而现在的问话,也不过就是作作样子,给人看得而已。

而桑氏迟迟不语,在他看来不过是不屑回答,这候时候自然是他该出场的时候了。

不得不说,黄有才这人不仅仅是蠢,而且眼神也不好。

惯会的就是把所有事情代入自己的主观溢想当中,就觉得自己想的都是对的,也不看看当时的情况,到底怎样。

桑氏面对突然给她解围的黄有才,也有些讶然。

她都没想明白,而对这样的情况,居然还有人站在她这边,看来是真爱无疑了。

于是乎,当黄有才朝着她投去一个,放心一切有我的眼神时,那桑氏更是感动的热泪盈眶。

心想这书生长的丑是丑了点,但奈何他对自己一片痴心啊。

等自己出去,绝对不会负了他去。

县太爷居高临下自是将两人眉来眼去看在眼里。

“你有何证据,说来听听。”

本朝不禁言论,便是秀才茶馆论政也时常有见,更何况上公堂替人辩罪,更是算不得什么。

本朝暂时还没有讼师这个职业,老百姓多数也不喜上公堂,但若是有不得已的情况,也会请了有见识的秀才、举人代写诉状。

而通常情况下,主审官也会传这些人上堂问话。

要知道天下读书人千千万,县试、府试、院试年年都会举办,乡试更是三年一届,这秀才、举人何其多。

人人都想入朝为官,可除了那些个真的非常有才学,能入三甲的人会被朝廷委官,其他人想当官也只能另辟蹊径了。

想方设法为自己扬名便是当中最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