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个词,一直萦绕在脑海里,那就是:抚触。婴儿需要做抚触操。抚触是对孩子末梢神经的触摸,也是对孩子身心的一种抚慰,神经一旦放松,不紧张,她才会舒服,就像她睡觉的时候,浑身都是松软的状态一样。
“抚”字古文是会意字,由辶和亡两部分组成,篆文是形声字,扌为形,无为声。本义为抚摸、轻轻的按。
“抚”的释义有:抚摸,拍,按,握,弹,拨,抚慰,安抚,抚养,顺应,依循。
想起了《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抚”是手边的无,看来抚的能量很大呀!
而“触”呢?繁体字写作触,形声字,角为形,蜀为声。本义为动物用角相抵。《庄子.养生主》中有:“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看来,动物是用角触,而人是用手触,抚也是用手,而手是连着心的,所谓心手相连吗。
提到心,让我联想到抱和拥抱,婴儿在母亲的怀里抱着会很安静,为什么?是因为母女之间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最近,她会很安心。朋友之间的拥抱同样是这样,是心心相惜,也叫心心相惜。可否这样理解?
孙女的降生带来了喜悦,更让我对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多的体悟,怀揣一颗赤子之心,和孙女一起成长,悠哉,乐哉!
一场禅舞班姐妹的聚会,姐妹们庆贺我荣升奶奶,同时庆贺另一个妹妹解脱困惑,让自己重生,不胜酒力的我居然喝了半瓶红酒,有点晕,微醺,还算清醒。
我在想,是什么样的缘分可以让我这样的开怀畅饮?莫非前世我们就是一家人?莫非她们就是我的灵魂伴侣?这样无所顾忌的敞开心扉,道出自己内心的顾念,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聚会,倒像是一次大扫除,我们是在清理内心的环境啊!
很多时候不是要自己的内存有多大,储存多少东西,而是时时清空内存,空间才会大,就像一个屋子,什么时候最显得干净?东西摆放越少越干净,人的脑子也一样,得时不时的清空才行。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的很神奇,你会在不同的时间遇见不同的人,会照见不同的自己,因为所有的表象都是曾经的自己的行为,反观内照,你会发现对方就是自己的另一面,如果是这样,有什么可以不原谅对方的呢?不原谅对方就是不原谅自己呀!
如果可以这样想,还有怨吗?没有了怨,就没有纠葛,没有了希冀和念想,那么也就没有了下一世的遇见,能够了结彼此的恩怨,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我相信缘分,相信因果,相信一念会决定下一世轮回的彼此,所以,少生妄念,所有的缘都了结,把累世欠下的债,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都还清,还清了,在人间就没有人追着你要账了,灵魂才可以自由的一层一层飞升。
去做,去行动吧,用自己的善念了结所有的恩怨。我们一直说:活在当下,当下是什么?就是今哪!而把“念”去掉心就只剩下了“今”,归根结底还是要修去执着的心哪!一切人和事都温柔以待吧!那么我们会遇到更好的自己!与同频的人共享!
外面下着雨,闷热的空气得到一丝丝缓解,就像鱼儿浮出水面是要吸纳更多的氧气一样,我拿着马扎,拿着一本古代汉语字典,坐在敞开所有窗户的阳台上,翻看着字典。
不曾想后半生与字典成为了朋友和知己,它一直放在我的床头柜,随手便可以翻看。一会儿夫君过来,埋怨道:这么暗的光线,你真可以看见?,,,猛然抬头才发觉,天有些黑了下来,估计夫君认为我傻了。
忽然想起昨天,老家来了很多家人来看孙女,一上午的时间,无论我们在房间里怎么走动和说话,小家伙愣是没醒,一直睡着,人活一口气,孩子的专气真的了不得,她可以屏蔽所有的干扰,是她的神安哪!
人在专注做事的时候,也会忽略外界的所有,心平气才和,心静神才安。
今天早晨想到了一个词:等待。我发现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字:寺,于是查了一下“寺”这个字的字源和释义。
“寺”,金文是形声字,又(手)为形,之为声。本义为手持、拿着。有官署,庙宇,寺庙和近侍的意思。
而“等”是会意字,由表示竹简的竹、表示官吏办公场所的寺两个字组合而成,合起来就指把竹简收拾整齐的意思,本义为相同、同样。
以上是古汉语字典中的解释,看过《周生如故》以后,知道古代的很多书都是用竹简写的,那么在官吏办公的场所收拾的竹简应该都是文书之类的了。文书是把语言落在竹简成为文字的过程,也许是说语言同于文字才是等?
而“待”呢?是形声字,双人旁为形,寺为声。本义为等候。“待”的释义有等候,等待,对待,对付,抵御,将,要。
这样看来,“待”不是一个人,而至少是两个人。等待,期待,对待,静待。无论如何待,需要的是时间。
我在《精神焦虑症的自救》这本书中也看到了这个词:等待,那是一位英国的神经病学女博士写的,她说对待精神焦虑要用八个字:面对,接受,飘然,等待。
虽然中西方对于事物的表达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这八个字和我们的道很契合,是的,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好与不好,接受所有生命中出现的东西,放空自己,让自己轻些,再轻些,不用力才可以飘,余下的就交给时间,那就是等待。
我们对于空间很有感受,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从这个地方走到那个地方,而这空间的变化却始终在时间的维度里,而且时间一直是一个变量,这样想来,我们人和万事万物有哪个不在变化之中呢?都在的,每时每刻都是崭新的,不一样的。
此时想起了《道德经》的第一章中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时过境迁,事过境迁,不可以固守,尤其是观念,但我们往往固守的就是自己因为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观念。很难打破。
如果可以时时打破观念,那人就不再一个常人,应该叫修行人了。在这个灵性开启的高维时代,看人自己的选择吧,每个人也都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如此而已。
等待之所以难,是因为人的耐心不够,“耐”有一个释义是受得住,禁得起。是的,能够受得住,禁得起的心源于放淡各种欲望和奢求,还要能吃苦,这是心性包括的东西,而修行其实就是修的心性啊。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是能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到一定时候,自己是不是有使命的人自己有感觉,那就修自己的心性吧,一定可以。
如果不再把人生当做一场修行,而是认为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的话,你所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都是在利用来修人的心,修去人的心,提升人的境界,那么等待也就无所谓等待了!
与所见之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