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加之现在疫毒肆虐,清河郡内百姓对清河郡侯早已怨声载道,不满多日。只待一声令下,揭竿而起,便是云从而响应。其次,他们选择收留从清河郡逃过来,寻求救治的百姓,不仅仅是为了赢得民心,更是为了这些百姓带来的信息。

他们派出的探子再细致缜密,也比不过这些土生土长的清河本地人,更了解那里的情况。当时有将军质疑,这些普通的百姓,能知道侯府的机密?可他们忘了,即便高高在上的侯府众人,也是需要吃喝拉撒的,也是要和郡内的百姓打交道的。

而这次逃过来求治的百姓,虽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但大多都是社会底层人士,这些人士在天灾人祸来临时,是最容易被淹没的人士,也是为了活下去,最敢拿命去拼的人们。

如今这个情势之下,这些涌过来寻求医治的百姓,无疑便成了点燃清河郡这堆易燃火石的最佳导火索。而就在这个时候,阿史那诺收到了一封从清河郡传来的密信,看完这封密信后,阿史那诺不得不感慨,天命这个东西或许是真的存在着!

泰亦里古也没有想到,当初本是打算用去拖垮阿史那诺的那些人,反而成为了自己的绊脚石。

大灾难的发生,往往是由一件小事引发,而人们又往往会将它忽略,等到事情进一步恶化时,有的人会采取措施,及时止损;但有的人会因为害怕被追责,选择欺上瞒下,等到事情发展到无法控制时,早已无力回天。

这场对于泰亦里古来说的灾难,还要从一件小事说起。一个月前,那些跑到阿史那诺属地去寻求医治的流民,在康复后大部分流民选择了还乡。而出于诸多方面的考量,在和幕僚商议后,他们决定暂缓这些流民的归乡之举。并让这些流民上报自己的家乡信息,等官府逐一核实之后,才能归乡。此举本是为了防止阿史那诺趁机安插探子采取的措施,然而正是这个决定,给他们埋下了祸根。

起初,流民们只是不满官府的这个决议,不满官府为什么要阻止他们回自己的家,但还是按照官府的要求,一一去做了。但几天之后,事情起了变化,原本“暂缓归乡”的决策,在口耳相传之中,变成了“禁止归乡”。

更多的谣言随之四起,有人说:官府之所以不让他们回自己的家,是因为他们的家早已被官老爷霸占,他们的草场早已变成了别人的马场。更有甚者,说那些留下来的百姓,因为感染了疫毒,又无药医治,官府将那些人集中起来,全部“高温销毁”了。他们的家乡,早已是一片废墟,所以官府才阻止他们回乡,就是害怕官府销毁感染者的消息,被他们发现。

一开始,泰亦里古听见这个消息,嗤之以鼻,如此无稽之谈会有人相信?疫毒起的时候,他就向东渚要过一批物资,也已经分发到各乡县里去了,就算有些地方分得少,但也断不可能出现传言中的情形。

其实这些谣言是真是假并不重要,关键是这些谣言戳中了泰亦里古口中,流民们心里最恐惧的事,他们害怕这些谣言变成现实,害怕原本属于他们的一切,都被别人剥夺了,害怕他们辛苦了一辈子挣来的东西,全都化为了虚无。因此这些骇人听闻的谣言,才会有人去相信。

因此,被阻拦在郡外的流民们人心浮动,更加归乡心切。与此同时,郡内的百姓,听闻离乡的人竟然要回来了,也开始躁动不安。原本疫毒之下,生活物资已经变得匮乏,他们也只能勉强维生,现在一听还要回来一批人,和他们争抢原本就所剩无几的生存资源,心里也起了抵触之意。

于是,现在的情况就变成了,郡外的流民想回去;郡内的百姓却不想他们回去。到了这里,官府还是乐得看这些平民之间,相互斗来斗去的,正好将流民先前对官府的怨气,转移到他们自己身上。

只是,官府还没来得及乐上几天,风向就变了。郡内和郡外流民们像是忽然之间达成了统一意见,竟将矛头转向了官府。对郡外的流民们来说,是官府将他们阻拦在家门外,阻止了他们回家。对郡内的百姓来说,同样也是官府派发的物资太少,以至于他们不得不狠下心来,反对邻里乡亲们回来。

有了这个认知,大家的目的也很明确了,郡内各处的官府衙门便被推到了这风口浪尖之上。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清河郡侯府内大小的幕僚如果还看不出这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的话,他们也就罔称“幕僚”这个名号了。

泰亦里古急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但争吵了一天之后,依然没能拿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出来。原因很简单,流民们的主要矛盾,是一个想回乡;一个想增加每月定时派发的生活物资量。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无非是同意他们回乡,以及增加每月发放的生活物资。

然而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决策层却始终达不成一致意见。要放这些流民回乡,这个不难,难的是增加每月派发的生活物资。也是到了这个地步,泰亦里古才知道,原来他嗤之以鼻的那些谣言,竟然不全是空穴来风。

他以为那些分发到每个乡县里的生活救济物资,竟然只有一小部分到了那些百姓的手中,剩下大部分不知去向。但这个不知去向,无非是中饱私囊了一些人罢了。照此情形来看,不收拾了这帮中饱私囊的人,就算他同意增派生活物资,也不过是肥了其他人罢了,根源问题也得不到解决。

但现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还不能随意去动这些中饱私囊的人,因为他还要靠着这些人,以及他们手中的兵马来替自己打天下,或是镇压即将兴起的暴民之乱。这样一来,那些流民和百姓不过是动乱他统治的根源罢了。

泰亦里古虽然受了方汉生十几年的儒学教化,也听过百姓对统治者的重要性,但如此紧要关头,两害相较,他只能择其轻。他相信就算是方汉生在这里,也会赞同他这个决定。

于是,郡外的流民们通过信息核实的人,被允许了归乡,剩下的人依旧被拦在了郡外。而这些通过审核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拿得出钱财贿赂审查的衙役。郡内百姓盼望的救济物资,依然没有下落。同时,抓捕细作的工作早已在各地秘密展开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便像是在千里之堤上发现了一只蚂蚁,他们选择了无视,接着发现了一个蚁穴,他们引起了注意,于是便将这个蚁穴给摧毁了。本以为能高枕无忧之时,却发现摧毁的蚁穴旁边还连着无数个蚁穴,若要彻底摧毁他们,这千里之堤也将不复存在。

流民们与衙役发生冲突时,便是那第一只蚂蚁;他们选择了无视;等到流民们出现小规模袭击府衙的时候,他们派人摧毁了这些流民;然而被镇压下的流民暴乱却在清河郡内各乡县里四起,摁下这里,那里又起来了。各地星星点点亮起的火光,竟有燎原之势。

清河郡侯府书房附近,路过的仆从纷纷做着同样的奇怪举动,他们踮起了脚尖,撩起了衣袍,紧闭着嘴,放缓了呼吸,尽一切可能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响来。

泰亦里古坐在侯府书房内,书桌上是各地呈报上来的流民暴乱折子,耳边却是安静无声,只有窗外偶尔响起的几声虫鸣。窗外的天很蓝、云很白,看来是个好天气,然而此刻他内心却糟糕透了。

书房外轻缓的敲门声响起,跟着一个声音轻柔的说道:“侯爷,有急报送到。”因为声音放得太过轻柔,听起来若有似无的,竟有些不似人声。

“进来。”泰亦里古靠坐在椅子里,应了一声。

来人轻手轻脚的走进来,将那封急报放在书桌上后,在清河郡侯的示意下,又轻手轻脚的退出去了,整个过程竟没有发出一丝声响,简直不像是一个活人该有的动作。

泰亦里古将那封急报拆开看了,看完之后他将急报随手一扔,便又靠向了椅背。看见这封急报的时候,他心里竟没有多少不甘或是愤怒。心里第一个念头,竟然是:终于来了吗?

这封急报是淈其城发来的,上面说:西襄侯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城中老少皆奋力反击,但粮草辎重储备不足,已经快要用尽,请求清河郡侯派出兵马粮草辎重增援。否则城破之时,便是清河郡门户大开之日。

这哪里是求救信,分明是威胁信。各地流民的暴乱还未被镇压,老四又打过来了。还真是会凑热闹,不过也对,换作是自己也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时机。嗯,也不对,这个大好的时机,不正是老四制造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