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而且,前几日,司农寺的人还在跟他抱怨,今年开春时国内就起了动荡,跟着战乱又起。这眼看要春种了,男丁都被征调上了前线,地里的庄稼还没开始播种。这司农寺的官员还说,他去郊外的田地里看了一圈,都是老幼妇孺在田间,这秋来粮库又该空上一大截了???
这么一想,太仓令顿时就觉得头上的白头发又多出了几根?粮食不够,国内再出现饥荒潮,到那时,就算曦祜还没有攻打过来,南离内部自己就要内乱了啊……
萧韶看着太仓令尹安那张愁成苦瓜的脸,知道他在忧虑什么。前几天以太仓令尹安为首的一批官员持中立态度。在知道国库的具体情况后,萧韶知道他们不是不敢打,而是打不起。
这仗能不打,他倒也不想打的,可如今形势于南离不利,由不得他们不打。不仅要打还得打赢。赢了才能挣得生存空间,有了这个缓冲的时机,南离才能真正的休养生息,让国民安心从事生产。一旦战争失利,等着南离的将是割地赔款,和成为亡国奴的命运。
如今情形下,肯站出来提供帮助的,只有照月一国,照月答应不仅出兵还会提供一些物资帮助,想来这第一批的援助,过几日就会到了。
“照月那边情况如何呢?”萧韶问道,下面负责对接此事的官员立马回答,和萧韶估计的差不多,还有几日便能抵达。
尹安听见这话那苦着的一张脸总算缓了片刻,可是也就那么片刻。照月的援助算是解了南离的燃眉之急,但却是杯水车薪般,非长久计。
南离国内的富商,他专门列了张名单出来,名单上那些人被他们敲打了一遍后,已经自愿和半自愿的捐了家财出来,还能挤出银子来的,就只有那些国别商人了。特别是东渚的商人,其他国家的大多在知道要打仗后就纷纷选择了撤离,只有东渚的一些商人还留在南离。
可是如果打这些商人的主意,只怕又要面对东渚的抗议,到时候变成两国邦交的问题,可就愁人了,真是愁人啊!
萧韶也愁,现在也只能走一步是一步,其实银钱物资的事他还不是很担心,有东渚国君爻单的承诺,以及东渚太子爻涘的密谋,就算曦祜会从中阻拦,最后也能顺利给自己提供物资援助。
真正令他担心的反而是曦祜这次信心满满,十拿九稳的架势。难道他们不怕北禺趁机从他背后捅一刀?还是说他们早已做好万全之策?笃定北禺不会就此事掺一手进来?早前听阿史那诺的话,北禺不会无动于衷才对。如此看来,现在并非他们认为的恰当时机。
萧韶回想起当时阿史那诺的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是,现在他们这鹬蚌还未到争得你死我活的地步,这随便第三方敢参与进来,都将受到某一方的直接攻击。换作是自己也不会贸然行事。
廷议结束后,尹安被留了下来。萧韶右手边放着的是一份名单,这份名单是南离国内的富商名单,这份名单是尹安罗列和整理的。萧韶手指轻点着名单,看着台阶下一言不发的人,开口道:“颜相之前同孤提起过爱卿,说卿乃可造之材,如今看这份名单,便能窥得卿之才能一二。”
“陛下抬爱,微臣惶恐。”尹安虽然不知道君王把自己单独留下来所为何事,但一听这赞赏的话,也知道要谦虚谦虚。
“尹卿不必谦虚。卿这份名单做得就很好,即让他们出了银钱,又没有把人逼迫到绝处,张弛有度,不可谓不妙……”
尹安听着君王突然提起那份富商名单一事,心里一跳,这些人里面不会有君王的人吧?他这是不小心捅了篓子呢?君王在给自己提示呢?还是在敲打自己做事没有分寸,连这些人的底细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写了折子上奏?正在尹安心里七上八下的,猜不透君王的心思,额头上也开始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时,就听君王又开口了。
“你说巧了不是,孤这里也有一份名单,与你之前递交的这份竟也大差不差,正好可以发挥卿之才能,将两份名单对照着去办……”说着就示意黄内侍将名单交给尹安。
尹安接过名单一看,顿觉眼前一黑,他真想当场就晕过去。君王说这名单与他之前那份差不多,这哪是差不多?根本是南辕北辙,除了名单两字相同罢了,其他毫无相干。然而君王还在侃侃而谈。
“这份名单是孤整理的,按照这上面的人家挨家挨户去要银子,这仗咱们就不愁没银钱了。”
尹安拿着名单的手微微发抖,脸已经不是愁得像个苦瓜了,是已经绿得像个苦瓜了,他觉得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头上的白发又蹭蹭的冒出来不少。尹安看着名单上的 一个个人名,那个不是有名有姓,且手握实权的遗老遗少们啊……
这哪是让他去要银子啊?这根本是让他去送命啊!
这名单上的每一个人他都知晓,大部分还耳熟能详,列在第一排、第一个的便是赫赫有名的黄羊大夫。通篇看下来,没有一个人是他这个太仓令令尹敢去招惹的人啊,更别说上门讨要银子呢?
尹安回到太仓司衙,拽着君王给的名单苦思良久,也没想出个讨要银钱的头绪来。他将名单往桌上一放,身体向椅背摊去,脑海中已经在想如何回绝这份差事的折子了,却忽然之间灵光乍现。
尹安将整份名单重新拿起,又来回看了好几篇,心念电转间明白了,这是陛下要打算,接着此次战事清理这帮老权贵了吗?可这些经历了好几代,已经像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的权贵们,岂会乖乖吐出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