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既然是有基础,可以到县城的儒知书院,要是孩子底子好,可直接送到定州城去读书,定州城有两家,慧南书院和新北书院。”

罗县令稍微一顿,“还是送到慧南书院好一些。”

楚惜不解,按理说有更多的选择那是好事。

“大人,那选这个书院是有什么原因?”

“不瞒你说,两个书院的夫子水平都差不多,但是新北书院修建的阔气,学费高昂,接收的学子非富即贵,还有很多比较顽劣的。”

楚惜了然,“原来如此,还是大人考虑周到,让民妇省去不少打听的时间。”

“不用跟我客气,以后有什么事只管提就是,我要能帮肯定会出手。”

“哈哈,既然大人如此说,那民妇就却之不恭了,刚好还有一事需要大人帮忙。”

罗县令就怕楚惜有事不找他,以后自己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不好找楚惜探讨。

“哦?还有什么我能帮上的?”

“就是关于我那远房侄子,他父母带他北迁的路上遇害,如果消息传回老家,估计他的户籍会被核销,我想收养他,给他上个户籍,这样孩子以后也能参加考学。”

“这个好办,之前也有很多收养孩子的人,我就按他们的流程给你办就行。”

随后罗县令让楚惜在纸上写下风如逸的一些基本信息。

罗县令拿起纸张,第一眼就被楚惜的字体给震惊。

只见寥寥数语跃然纸上,字体俊逸超脱,锋芒藏而不露,势若抽刀断水,大气磅礴。

本以为一个村妇懂得多、会识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没想到她竟然还写的一手好字。

果然,字如其人!

楚惜写的行书,前世大多数人都会练行书的硬笔和软笔书法,是很常见的字体。

她本身写的字偏行草,但又怕旁人不懂,故而这次写的偏行楷。

图为行书软笔和硬笔示例(网图侵删)

“楚氏,根据国家律令,有合法户籍的百姓都会分田,一人口分一亩水田、两亩旱田。”

“还有这好事?我以为只能自己买地。”

罗县令又将户籍相关的制度普及给楚惜听。

楚惜也明白了户籍建立的缘由和重要性。

当时社会,铁器牛耕流行起来后,生产力提高,土地增产,人口也随之激增。

同时,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冷兵器时代,取胜的关键,拼的就是数量。

所以,出于对人口管理的需要,和战争动员征兵的需求,开始了户籍制度的建设。

国家再根据人口现状提出一系列的制度。

也就是说,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户籍制度,这个也是国家的上层机密。

一旦人口册被他国细作偷盗,就相当于“信息被监听”,对方拥有了“大数据”,只要分析形势,判断进退,该国危矣。

同样,一国之君和权臣利用好这个“人口信息”,分析国情,做出准确的指令和措施,该国相对也会很繁荣昌盛。

听罗县令讲的,大概与前世汉代秦后的“编户齐民”类似。

当然,楚惜认为这些离她的世界很遥远,不是她一个妇人该操心的。

她只关心有关百姓赈济、拨粮、免税这些,和自己和家人能挂钩的相关政策。

而这些刚好是以户籍制度为决策依据的。

李铁匠站在旁边感觉脑瓜子嗡嗡的,说起打铁他是一点就通,一旦涉及其他高深的言论,他就晕了。

楚惜感觉今日办了几件大事,收获颇丰,心情很是愉悦。

遂带着李铁匠告辞。

出了县衙,她又跟李铁匠回来打铁铺子,拿上打好的锅准备走。

“楚姑娘,等等,你忘了还有两个大盘子吗?”

“对对对,你不提醒我差点忘了。”

楚惜看了下打铁盘,打的很是光华平整,李铁匠还找人在两侧安上了木把手。

也难怪他生意好,能得到很多人的肯定。

李铁匠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把手,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我是考虑到铁会导热,装东西可能比较烫手,而打好之后再安把手就不好操作了,所以自作主张做了这个木把手。”

“做的很好,提前考虑了客人的需求,这种精神可以继续发扬。”

经过今天一系列的所见所闻,他已经对楚惜心服口服,此刻,这个老实汉子感觉像得到了什么大人物的褒奖。

“好,我一定听楚姑娘的建议。”

楚惜前脚到家,里正后脚就送来了西面空地和西山的地契。

“大伯,您来的正好,我刚说去找你呢?”

里正看着这地契上的土地亩数,正替自己亡故的侄子高兴。

“找我是还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大伯,我想让几个孩子去读书,就自作主张给孩子改了名字,还有如逸那孩子,你也知道他的情况,我给他重新上了户籍,这两件事还是需要族里开会的吧?”

“是要开族会,更名的事还要改族谱,我这就去找几个族老,你带着孩子们都过来宗祠吧。”

“那辛苦大伯了,我这就带几个孩子过去。”

里正匆匆走了,楚惜把几个孩子带去了宗祠。

她到时还没有人,不一会儿,就陆陆续续来了六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按辈分楚惜都该叫爷爷了。

“三叔公、五叔公,各位叔公,麻烦你们今日来一趟。”

楚惜礼貌的打着招呼,其中有两位是江老爷子的叔叔,她也认得。

两位老人点头,回以微笑。

“哼,我当是谁了?原来是你啊,真是事儿精,今天又想闹什么事?”

说话的是一位年纪大些的老大爷,也算是整个族老里最有话语权的人。

这时,旁边的另外两位老头子悄悄劝说他。

“老大哥,你可千万别乱说,这楚氏今时不同往日了。”

“有什么不同的,我看她还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没啥变化啊?”

“老大哥,你上次开会没来有所不知,前段时间老井干枯,还是楚氏带人上山找的水源。”

另一个也说着楚惜的事迹,事无巨细,包括很多待人接物的转变。

“真的?是我老头子孤陋寡闻了?我家那几个臭小子回去咋没给我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