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王阿婆的儿子杜青,也将家里的东西都从倒塌的房子里抢救出来了,看到杜老二,走过来喊了一声“里正。”
杜老二看着此情此景也是难受,问杜青:“房子下面可还有东西?我们过来帮忙。”
杜青苦笑了一声:“没了,里正,就三床棉被,还是当初刚来千水村的时候你家帮着置办的。几个袄子也拿出来了,还有桌子板凳,不过那些砸坏了不能用了。”
杜老二看着这个朴实的汉子,心里也说出去其他话,只是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王阿婆一家原本在柳树村,就是最让人可怜的一户人家,修火炕的时候杜老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杜青,年后准备还带着他去。
他家情况特殊,村里人也能理解。
如今杜青手里自然有修火炕赚的十两银子的工钱,只不过他节俭惯了,年前买年货的时候,杜老二看他也就买了50斤粟米和一斤肉,其他的什么也没买。
穷怕了的人,看到钱,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花,而是存起来。
杜老二看着他家这样也只能安慰:“好在你家还有修火炕的十两银子,等雪化了,能去城里修火炕了,还带着你,还能赚银钱的。”
杜青感动地说:“谢谢里正。”
杜老二看着他又说:“如今你家房子塌了,先去我家住吧,我那院子里房间也多,你们一家五口人住,一点问题都没有。”
杜青不好意思大年初一去打扰里正一家,只是看着年迈的老母亲,和自己冻的吸着鼻涕的儿子以及另外两个侄子,最后也“嗯”了一声,答应了。
于是杜老二就让杜星剑带着他们,去家里,将他们安置在一进院的倒座房里。
那里年前的时候,杜老二也让儿子们垒了火炕,想着雪灾严重的话,有人家的房子要是倒了,就住到一进院里去,也冻不着。
如今,正好派上用场了。
之后,杜老二又带着杜鸿羽一起去看了剩下的一些人家。
最后统计下来,全村70户人家,有七户人家的房子受损严重,正在全力抢救加固中,邻里都帮忙,想来问题不大。
加上王阿婆一家,总共有5户人家的房子是塌了的。
剩下四家,杜老二到的时候,邻近的村民们都帮着那几家从倒塌的房屋下面,抢救物件。
杜老二和杜鸿羽也连忙加入。
一个多时辰后,屋里的粮食、还能用的物件也都扒出来了。
只是,这房子,一时半刻是住不了了。
这几户人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个比一个难受,脸上没有一点新年的愉悦,全是愁苦。
杜老二看着这几户人家说:“住我家去吧。”
那几户人家一听这话连忙说:“里正,这可怎么使得。”
杜老二说:“有什么使不得的,你们的房子塌了,暂时住不了,我那正好有空房子能住。我还是里正,难道能看着你们大人小孩都席天幕地睡在外面。好了,别说了,你们几家跟我走。”
那几家当家的男人,虽然不好意思,在大年初一就去叨扰里正一家,可是看着家里的老娘、媳妇,还有小娃娃们,又看着自家倒塌的房屋,最后只能厚着脸皮去了杜家。
好在杜家光一进院里的倒座房就有6间,他们五户人家一人一间,完全够住的。
这倒座房原本就是那三品大员给庄子上的下人住的,每间房都盖的宽大,能住很多人。所以一间房住一家人也住的格外宽敞。
房子里面还有火炕,一点也冻不着。
另外,这一进院里也有一个厨房,他们五家人正好可以一起做饭。
虽然房子塌了,但是屋子里面的东西,村里人都帮着一起找出来了,又一起送到了杜家。
所以,这些人自然是有粮食的,他们每家每顿凑一些粮食,吃大锅饭,也是很方便。
杜老二将人都安置在前院,李月娘带着孩子自然也来帮着收拾。
那几户人家虽说房子塌了,但没有人受伤,一个个都好好的,所以没让李月娘动手。
倒是杜幼菱小手捧着一个大圆盘,里面装着花生瓜子和果干,给这几户人家的小孩吃。
村里的小孩一看着吃的,什么都忘了。如今有地方住,爹娘都在身边,还有好吃的,顿时刚刚在他们自己家门口的愁苦与难受就都忘了。
小孩子不就是这样嘛。
这些人家的小孩大都比菱宝大,有六七岁的,八九岁的,还有十一十二岁的,当然年岁更大的小孩,都不跟他们玩了,都是站在父母那边的。
还有两个两三岁的娃娃,是在自己母亲怀里抱着的。
一群大人看着菱宝给其他小孩分零嘴吃,也都难得地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虽然大年初一就遭受了雪灾,但好在家里没有人受伤。
他们这些人家家里都是不富裕的,所以当时修火炕选人的时候是都被选上了的。
如今他们这些人家,手里最起码是有修火炕赚来的十两银子的,当然彼此还有多少家底,那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等雪化了,再重新盖一栋房子也不难。十两银子,正好可以盖几间泥瓦房。
那些人家想着这些,也有心气和希望了,倒不至于一直难受。
这边,前院的村民都安置好了。
杜老二带着媳妇孩子也回到了二进院里。
忙活了一通,如今已经是中午了。
李家舅舅带着人,帮着妹妹家,也把屋顶上的雪都扫下来了,如今正在休息。
杜老二一进堂屋就和李家舅舅说:“大舅哥,中午就在这吃,咱哥俩好好喝一杯。”
“好啊!今天大年初一,往年这个时候可见不着面,是一定要好好喝一杯。”李家舅舅也欣然同意。
往年两家人,一个在柳树村,一个在县城,离得远,新年前几天李家舅舅还要和生意上的人往来送礼。
所以都是初五初六,杜老二才会带着李月娘去县城李家舅舅家去拜年,两家人好好聚一聚。
今年他们一起逃荒来到京郊,被分到一个村子里,住的还近,倒是一桩大好事。
以后俩家离得近,也能相互照料着。
旁边的李月娘也高兴地说:“那大哥,我让清安去家里叫嫂子和孩子们也都过来。”
李家舅舅:“哎,好,去吧。对了,让你嫂子把那条金华火腿拿来,做一道蜜汁火方来,咱今儿,一道吃了。”
李月娘不赞同:“那金华火腿可是稀罕物,咋能拿过来一起吃呢,家里有菜有肉。哥,必让你吃好的。”
李家舅舅也不赞同妹妹说这话:“嘿,你这丫头,你和亲哥我客气什么。”
转而也不和妹妹掰扯了,直接叫外甥:“清安啊,你去叫你舅母他们来,务必把那条火腿给我带来,知道了吗?”
杜清安一下子为难了起来,嗯了一声,又看向母亲。
可谓是夹在舅舅和母亲中间,左右为难。
李月娘噗嗤一声笑了,最是了解她大哥的脾气,对着儿子说:“算了,就按你舅舅说的,去喊舅母他们吧。”
“哎!”杜清安得了准话,立马去舅舅家,去喊舅母和表姐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