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市除了它的地标“日光城”之外,几乎没什么算得上高层的建筑物,一眼望过去最高也就三四层的联排小楼。
仿佛是还遵循着过去的等级形制。
矮小的建筑,白墙红顶,城市被强行拉扯得很大。远处,现代化建筑突然出现,一新一古的两部分区域,仿佛被某种看不见的结界给分割开来。
走路非常浪费时间,于是离开酒店没多久,几人就把车重新开出来代步了。
到日光市没多久,柳洛就在众人的眼皮底下,收集到了五个转经轮、三串念珠、一个手串、一尊铜的小观音、十几粒散卖的“珠子”……
有的是在人手里收购的,有的是在“蛊完”店淘的。
别说其他三人从一开始的惊奇变得麻木,柳洛自己都麻了.
但是有若新东西出现依然不会放过,上去就是一顿 “语(钱)重(能)心(通)长(神)”,总能得到使交易双方都非常满意的结果。
万羿手里常带着的那三枚铜钱,在今天这些收获里,也就能排上个中等水平。那些展示给自己挑选的铜币拿来相比,更是完全只剩垫底的份儿。
要说第一次从老阿姨手里买走转经轮后,灵气溜走了一部分的情况,已经出现了好几次。
只要是从原主手里买到的,这种情况多半都会出现。
柳洛怀疑这和谣传的“磁场学说”有些关联。
*
虽然柳洛让他父母和自己都挨着用灵力感受过这些器物的与众不同,确实有异样。
但是让自己独自尝试去淘货,试过了,却有些力不从心。
柳洛大老远就能发现的奇特事物,自己必须要挨着上手,细细感受才能辨别。随便一个地摊、古玩店就够自己看上几十分钟个把小时了。
更不用说从一晃而过的本地人身上得到收获。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可以上手的店摊,是穿针引线的难度;想从路人身上有所发现,那就是拿着没射程的枪打移动靶。
人家是要自己来当旅陪的,总不可能真的任意行动。
犹豫再三,冯江还是决定开口。
“柳洛,你淘到这么多好东西……我想问问你能不能转卖给我几样?”
柳洛没好气道,“你不会以为我收的便宜,还会以这个价卖吧?你工资估计不够的吧?”
“这个我当然知道,这不是跟你们的操作,我把上京的房子卖了,再买房,手里多少也能剩不少。”
“要不你先开个价吧?”
“好家伙,上京的房都给卖了,挺有魄力啊。”
冯江听到柳洛语气平平的“奉承”,也是显得有些无奈。
“这算什么,和万家的比我这点家底不值一提,他们都敢,我为啥不敢?”
“有钱也不是这么浪费的,你还不如晚饭过后再一个人到处逛逛来的便宜,总不会一天到晚都让你陪着。”
看冯江还想说什么,柳洛干脆直接报价来打消他不切实际的念头。
毕竟上京的房子,估计也不是合院,卖了也就七八位数的样子吧?
“但凡我挑的那些东西没有灵气,拿多少也是个老物件,小添一个零不成问题。但是们如今和灵气有反应了,按其他我见过的同类型最高价的老物件来算,起码也得是千万打底。”
千万啊,眼看着柳洛最多的一次也就掏了两万买了个粉红珊瑚珠子,额不对,这叫朋友间的赠予。
瞬间多了3个零。
自己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家里没点儿关系说不过去,几代人的积累,也确实有点儿家底,但让要突然掏个一千万出来,还真不太现实。
还以为顶多大几十万,上百万都算离谱了……
没想到这比离谱还离谱,比彩票头奖还贵。
冯江理解不能。
“连功效是什么都不确定,还能这么值钱吗?”
柳洛言语中则一股子理所当然的味道,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我来问你,假如市面上一个古董,价值500w,之后它又被发现居然还能对灵气有所影响,它还只是500w吗?”
冯江自然是接着往下说,
“肯定要涨点……”
“但这只是微乎其微的一点灵力影响就能卖500万以上,其他同样级别灵力反应的任何物品是不是都至少该卖超过500万?”
“好像有点儿道理,但是万一,万一这第一件古玩很大精巧很方便携带,卖500万,另一件便宜的古玩,非常笨重、不方便,是不是就该便宜一些?”
柳洛却并不以为然,
“都已经是最差一档的东西了,没谁会非要随身带着吧,估计也发挥不出什么大用,这个点我觉得可以不考虑,至少也要有个明确功能再考虑便携性带来的增值。”
“有钱的人,买这种东西都是囤积,根本不会考虑具体是什么,遇见了总不会放过的,有些人眼里的小目标,那是真的小。你以为他们遇见了,会差这几百万、小千万的?”
冯江有些来劲了,
“这么说你还见到过其他更好的东西?能不能……”
柳洛斜了冯江一眼,
“少打听。”
“你多费些功夫自己淘弄,就把这个钱节约下来了。”
“而且你也看见了,这里的好东西不少。”
柳洛一路的大“采购”,冯江的确看在眼里,有些眼热了。
*
听说 色拉寺 每天下午三点有 辨经场,这个每日活动已经持续了近900多年的历史。
算是除了逛寺庙以外,为数不多的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项目。
柳洛一行人自然是掐着时间过去的。
三点还差点儿,暗红袍僧人们早已进入辩经场等候多时了,积聚在一个黄色天幕和周围的林荫之下。领头僧人一个简短的讲话,开场仪式结束,辩经 正式开始。
游客是被允许围观的。
一条黄线外,差不多贴着墙角的位置远观。
虽然有一项规定是不许用相机拍照,但是离谱之处在于你用手机拍照就没问题。
估计是定规矩的年代有些久远了,没有更迭,拖下来也就懒得改了。
虽然西蕃人早已学会了国内的普通话,但是在辨经的过程中,依然使用的是他们民族的古语,柳洛听不明白,周围的所有外地人估计也都没几个听得明白。
看得出来有人提问,有人对答。
那至少就能确认,他们这辩经 不是那种自己知道的笑话——“你比我猜”的打哑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