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赐予他们绿绸一丈。”
目前除了石崇之外,其他人都是绿绸,这也让一些早早注意到颜色不同的人放下了心中的猜测。
“今天上朝就先到这吧。”
刘备站起身,他突然意识到这样实在太慢了,一个一个说得说到啥时候,而且有些人沉默寡言,自己还能逼他不成?
“不过呢,朕虽然走了,但是你们不能走,都留在这,针对当今时局写一封奏折,无论官职大小,全都要写。
除了奏折之外,也要写别的东西,分析大汉为什么灭亡,点评诸葛亮、荀彧、周瑜三人的优缺点。”
刘备话音刚落,朝堂上瞬间充满了交头接耳的声音,这是什么操作,以前从来没见过啊!
“陛下,此事不妥,大臣们…”
“杨太傅不要劝了,这是朕的第一道旨意,而且朕保证,也是唯一一次把你们下朝后留下。”
杨骏想出言劝阻,只是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备打断了。
“这……臣遵旨。”
杨骏只好点头,沉默不语,反正又不是什么大事,不就是多留一会嘛,陛下第一天登基,忍忍吧。
见杨骏都点头答应,其他大臣虽然有些不满,但也没有说什么,毕竟这事被一个傻子做出来,太正常了。
“诸位爱卿努力,将奏折交给太监后就可以回府了。”
刘备微微一笑,起身离开,临走的时候还不忘给嵇绍打个招呼。
“去御书房。”
由于担心后宫中全是贾南风何杨骏的耳目,刘备决定找个清净的地方,由于司马懿天生对知识的仇视,御书房周围太监最少的地方。
“遵旨。”
嵇绍不紧不慢的跟了上去,不知为何,他觉得自己的陛下有些变了,不是外面的变化,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自己从陛下身上感受到了压力,那是一种久居上位之人才有的东西。
“你现任给事黄门侍郎?”
走进御书房后,刘备随便找了个地方跪坐,见嵇绍似乎想关门,刘备又拦住了他。
“没必要,让阳光照进来即可,除除在朝堂上沾染的死气沉沉又令人作呕的腐朽之气。”
“臣遵旨。”
嵇绍并不知道眼前的陛下已经换了谁,还在惊讶他竟然一口气能吐出这么多字。
“不必这么拘谨,你觉得朝堂之上,有谁可用?”
“绍乃一小儿,岂敢妄议朝中大臣?”
“是吗?”
刘备有些头疼,你爹的性格和脾气哪怕哪怕是司马衷都能有些印象,你怎么和他差这么多。
就凭刚才那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你也不像是谨小慎微的人啊。
“那就不说朝中大臣,说说你父亲吧。”
见嵇绍比较谨慎,刘备只能从其他方向入手,好不容易见到个可塑之才,自然不能就这么让他溜走。
“臣的父亲?”
嵇绍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天真烂漫,不问世事,却又超凡脱俗的模糊身影。
很多事情自己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在洛阳郊外,在自己和三千太学生站在一起,扑面而来的是《广陵散》的声音。
“我…”
良久之后,嵇绍慢慢张开了有些干燥的嘴唇。
“关于父亲的事,我也记不太清了,只知道他是个狂放的人,被钟会忌恨,最终死于洛阳郊外。
如今的人们提起我父亲,在为他惋惜的时候,提到更多的也是《广陵散》。”
“钟会,不太了解,只知道和邓艾一同攻灭了大汉,他老爹钟繇朕但是熟悉。
至于那句《广陵散》于今绝矣的句话朕也有所耳闻,不过《广陵散》终是外物,朕需要的是人才。”
“嗯?”
前半句话让嵇绍觉得陛下还是原来的陛下,钟繇都死了多少年了,陛下你怎么可能认识他。
可是后半句嵇绍又有摸不着头脑,没错,乐曲是死物,人才是珍宝,这次的词是谁给你编的,贾南风吗?
可是你不应该去联络外地藩王,还有朝中被杨骏打压的大臣吗,和我说有什么用?
“怎么,不相信朕?”
“臣不敢。”
嵇绍不知道刘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低头,不过心里却已经信了几分。
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陛下绝对背不下这么多词,就算背的下,也绝装不出比先帝更震撼的气质。
“启奏陛下,已经有大人上交奏折了。”
就在这时候,找了半天的老太监在门口高喊,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被刘备在宫前吓唬了一顿后,老太监收敛了许多。
“是吗,这么快?”
刘备笑着看向嵇绍,“要不要打个赌,赌一下第一封奏折是谁写的?”
“不知陛下要赌什么?”
“朕还没想好,赌了再说,朕让你先说。”
“应该是杨骏,杨太傅。”
嵇绍回答的斩钉截铁,原因也很简单,今天是陛下登基的第一天,除了杨骏,没人敢出风头。
“朕赌肯定不是杨骏,应该是一个地位不高不低,性格古怪,人缘不好的大臣上的第一封奏折。
如果朕没猜错的话,这个人大概率还是汉、吴两国重臣的后人。”
说完,刘备对着门口大喊一声,“拿进来!”
“遵旨。”
门口的太监低着头,把第一封上交的奏折交给刘备,正要转身离去,却被刘备一只手牢牢的钳在原地。
“陛…陛下?”
那太监心中慌乱,陛下什么时候有这么大力气了?
“没事,这一封奏折是谁写的?”
“禀陛下,乃是御史中丞周处所写。”
“嗯,知道了。”
刘备轻轻点头,让那太监龇牙咧嘴的捂着手臂离去。
“看,朕说的还准吧。”
“陛下神机妙算,臣佩服。”
“先别急着佩服,给朕说说这个人。”
啊?
嵇绍一怔,但很快又反应过来。
“周大人,现任御史中丞,其父亲乃是断发赚曹休的周舫。
周大人年轻时横行乡里,与与南山猛虎、长桥下蛟并称“三害”。
其后射虎杀蛟,幡然改悔,弃恶从善。励志好学,颇有文思,在吴国任无难都督。
吴亡之后,遂仕晋,任职期间,凡所举劾,不避宠戚,公正处置,故而遭到了很多人的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