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十三年 > 第82章 兵兵有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喜明见这骆保国表现出来的,竟然是一副大义凛然的忠臣模样。

他心中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也沉下脸来说道:

“本伯和你客客气气的说话,你可别蹬鼻子上脸。

你自己看看你把这盐场都治理成什么样子了?

把盐户们治理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伯爷请息怒,下官有罪,自会有朝廷依律法处罚,就不劳伯爷您大驾了。

这盐场的事本官已经讲清楚了,伯爷您还是请回吧,下官也还公务缠身,就不奉陪了。”

骆保国义正言辞的讲完这一通话后,抱了抱拳就要转身离去。

朱喜明见他竟敢如此无礼打断了自己说话,又毫不客气的怼了自己一通。

怼完后就要拍拍屁股走人,心中不由怒起,就冷冷的说道:

“本伯给你们一个时辰收拾家当滚蛋,时辰一到,大军进去运盐司衙门清场。

想打官司,那就随你便;爱找谁,就他娘去找谁。”

骆保国回过他那肥胖的身体,气的脸上肥肉乱颤,说道:

“厚世伯,你也太目无法纪了,你……”

朱喜明很是不耐烦的对徐强、赵波说道:

“你们都别看热闹了,用鞭子替本伯把他们打回去,再磨叽一会儿,时辰就该到了。

通知耿强把二营的兵马都带过来吧,还是有枪杆子的硬气。”

徐强和赵波闻言,用鞭子就抽向了一同前来的盐吏,却没敢去抽李保国。

亲卫同时吹响了口中的哨子,片刻后闻讯赶来的200名新军士兵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李保国的随从中有很多人,以前是看过朝廷邸报的,也知道前段时间赣榆发生的事。

见这位小霸王玩儿真的了,纷纷架起还大呼小叫的李保国,往运盐司府衙内跑去。

朱喜明看了看已经被惊的,不知所措的吕烈说道:

“你现在就回去组织海会的人过来,今天咱们就开始接管盐场。

你们就先从救灾赈济开始,其他的事你比我清楚,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本伯在这里给你压阵,有什么事都不要怕,尽管大胆的干。”

吕烈见朱喜明对他这种鼎力支持的态度,十分感激的回答道:

“请伯爷放心,卑职一定不会让伯爷您再失望的。”

一个时辰后,朱喜明命令新军进入盐场司官署内,见很多官吏还在院子内忙着装运物品。

他很是不耐烦的命令道:

“对所还没有走的官吏进行武力驱散。

有不服从者,把人给我捆起来送进特区大牢,胆敢反抗者抓回新军营地关押。”

军令被一层层大声传达了下去,有些胆小的官吏竟然丢下物品撒丫子就跑了。

一阵鸡飞狗跳的折腾后,现场终于安静了下来,却一个被捆,被抓的运盐司官吏都没有。

而那位一个时辰前还大义凛然的骆保国,是第一个口称去盐科司告状离去的。

朱喜明自此就住在了这运盐司衙署之内了,因为这里的环境真的是太好了。

房舍内部用具也是很讲究,当然最主要还是为了给吕烈坐镇打气。

盐场的情况随着大批银粮和海会人员的到来,也彻底稳定了下来。

朱喜明在这运盐司衙门里召开了,赣榆特区盐业发展会议。

按照当初在北京火器局安抚匠户的老办法,救济加劳作奖励让盐户们都安下了心。

和吕烈等人谈到了他所知道的炭灰提纯、浇卤提纯、石灰水沉淀等一知半解的技术。

吕烈也讲了他从汤若望那里学到的纯盐提取工艺,朱喜明虽然听不太懂,但感觉比自己讲的那些东西靠谱多了。

他向吕烈询问是否可以量产?得到了吕烈十分肯定回答:“能!”

他随即宣布废除了盐工户籍限制,改变为招募制度,将盐田分包给盐户,按产出比例与他们来分成。

保底月薪,多劳多得,提高盐户劳作的积极性。

他将恢复废弃盐田扩大产能也提上了日程,朱喜明多次鼓励吕烈要胆子大一些,快速完成落下的发展计划进度。

最后他还重点指出在赣榆特区盐场尽可能只产精盐,因为大明其他地方都是以粗盐为主。

这里要以精盐生产规模化来垄断大明高端盐业市场,价格要比其他地方精盐廉价。

生产的精盐也要和其他商品一样品牌化,朱喜明暂时将其命名为《雪花》牌。

一个月后,盐场的一切都进入到了常态化管理之中。

朱喜明也转遍了赣榆特区境内的海岸线,并没有发现适合海港建设和造船厂建设的地方。

也只好失望的让吕烈在纸面计划上,继续完善这两项工作。

等了这么久也没见江南盐科司和大明户部,有人来找自己理论盐场的事。

朱喜明猜想应该是崇祯皇帝给留中不发,心也就不再提着了。

见吕烈这里已经没有什么,还需要他这位大明伯爷撑场面的地方了。

朱喜明因为大明国内再次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旱灾,也不得不打道回府,再次回到了他的特区指挥中心-赣榆县城。

朱喜明刚刚回到赣榆特区府衙,就见到了魏国良和毕矛康,他赶忙十分热情的和二人打招呼:

“魏叔,毕大人,你们两位身体还是这么好,我可想死你们了。”

二人早就听闻了朱喜明在盐场干的那些事,也都打心眼儿里佩服这位年轻的不像样子的小伯爷,更喜欢他像子侄一样对待自己。

三人一阵寒暄客气之后,一同进入到了朱喜明的大帐内,魏国良首先开口说道:

“伯爷,您这次收回盐场,做的是干净利落。

听说那些逃走的盐户又都纷纷返回去了,其他地方的盐户也都在向咱们的盐场逃,真是可喜可贺啊!

只是这银子您也没少花,一个月共用银超过三十万两。

伯爷这银子咱可得省着点儿花,再这样下去,就算有个银矿也不够花呀!”

朱喜明笑嘻嘻的说道:

“魏叔,咱们这不是做生意刚开始创业吗,花费确实会高那么一点儿。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忍一忍就会迎来转机的,到时候就会生意兴隆财源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