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谢谢少爷救了如意!”如意听完周琛的话之后,就忙不迭的跟着周琛的车队离开。
老父亲在后面却骂骂咧咧的:“哼!我就说女娃娃养不熟,现在还没及第就跟着野男人跑了。”
狠戾的表情似乎已经忘了如意是被他签字画押才卖出去的。
此刻他手上还没干的印泥倒是显得格外刺眼。
元宝听着渐行渐远的骂声,不由的心惊,好好的收好刚刚老父亲签字画押的卖身契,要不然以后这老头找到他们周府去,还免不了一阵啰嗦。
“少爷,那如意姑娘我们就收走了?”
周琛听到元宝的话但并没答复,他闭眼假寐,一直想的是关于瑞安县的一切,也不知道接下来是不是一场硬仗。
即便自家少爷没说话,元宝还是对那个叫做如意的姑娘有些好奇,不免掀开马车的帘子望下去:“如意姑娘,你当真愿意跟着我们走?若是你父亲在来寻你,或者你兄弟姐妹在去寻你呢?”
如意抬起她杏仁一般大的眼睛,看着元宝天真的模样:“之前的如意已经死了,我再没有父亲和兄弟姐妹,我就是少爷家中的奴婢,奴婢这条命都是少爷的,以后少爷爱吃什么,我都给少爷做。”
如意的一番话让车上的周琛猛然睁开眼,他原本是想做一件好事的,没想到如意竟然心甘情愿的想跟着他们。
“如意,如果你现在离开还来得及,一千文润之还是出的起的。”周琛并不想和如意多说,一切都可以让如意自己选:“当然离开后你要是有钱了,可以把钱给到瑞安县县衙。”
周琛说的是实话,他们一行人虽然有年长的妇人,但却没有这样年轻的厨娘。
如果她不愿意,自然可以让她先离开的。
谁知道如意直接了当的回答:“少爷,我生是少爷的人,死是少爷的鬼!我是不会离开的。”她见到周琛的时候就觉得他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纨绔子弟,反倒是有一股书香气:“我没有多少学问,但我会做一手好菜,一定不会给你们添麻烦的。”
如意深知自己现在就是蝼蚁,她不求能一生大富大贵,但也不愿意让老父亲把她卖给宜春楼,那她这辈子真的不如死了算了。
既然上天让她遇到了周琛,那就是命运的安排,只要周琛在哪里,她如意的家就在哪里。
周琛当然不知道他给了一个花季女孩新生,他只当是如意还没想好未来的路,他身边也不差这一双碗筷:“但日后你要是有喜欢的如意郎君,我帮你做媒。”
“好,谢谢少爷!”
如意也暗自庆幸,从今以后,这里与她再无关系。
傍晚周琛看着天边的夕阳,示意元宝赶紧让车夫去找个落脚的地方,他们这一路走的都是管道,所以安全倒是没问题。
周琛知道南下的路山高水长,所以在着急也没有走近路,怕得不偿失。
自古以来有很多有钱有权人都因为抄近路才会遇到危险的,周琛对这些事也是很注意的。
“好的!”
元宝一天都窝在马车里,顺着官路不远处就有一个客栈,虽然不是驿站,但看着也十分气派。
“今天晚上就在前面的客栈歇息吧!明天一早我们在赶路。”
“谢谢少爷!”
随从一行人赶忙道谢,要知道走了一天,是个人都会感觉累的不行,现在让他们休息,真是给他们的大恩德。
“哟!客官里面请。”
周琛坐在马车里,就听到马车外有一个非常妩媚的声音:“客官这是要去哪里啊,举家搬迁?”
老板娘哪里见到过这么大的阵仗,一行全是人不说,还都是书籍,这些书籍有什么值钱的,费劲从管道上运走。
其实周琛的行李比较多,像是搬家,在他看来,人就是要多读书,读书才能了解更宽广的天地,让人在面对更多未知的时候更镇定。
只是世人不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其实书中更多的是前人的智慧。
“不该你问的事情别问。”元宝掀开车帘怒视老板娘,一脸不客气的训斥,他们家少爷的行踪还敢打听,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
周琛看着老板娘穿着一条红色长衫,不免皱眉,这荒山野岭的老板娘穿的花枝招展的,不免让他有些怀疑。
“麻烦老板娘准备几间上房,好酒好菜,我的兄弟们赶路幸苦。”周琛下车的时候还带有一丝豪气。
老板娘听完喜笑颜开,急忙让伙计们去准备。
“如意,你自在一些,以后你就是我们周家的一份子了,你也可以冠上周家的名字,叫做周如意。”
周琛看了眼如意站在一旁不知所措,自然的和如意讲着,然后让一旁的老妇人过来:“李妈,这是如意,以后就是厨娘了,后面也可以给你打打下手,你没事多教教她。”
人群众一个微胖的妇人快步跑过来:“放心吧,少爷!”
如意怯怯的跟着李妈妈开始忙碌起来,这一行确实是像在搬家。
一顿茶余饭后,元宝看着周琛还在看书,于是想去看看今天遇到的如意丫头,刚从房间里走出去,就看到李妈妈和如意在收拾明天要上路用的东西。
“如意。”
元宝喊了如意的名字之后,李妈妈示意如意快过去,这边不需要她帮忙,如意才慢走到元宝身边。
元宝原本就是习武的人,而且还要年长如意几岁,个子都要高很多,像是一个成年人,但如意原本就在老父亲的虐待之下有些营养不良,而且年纪小,如果不是那对麻花辫,现在就像是一个小男孩。
“晚饭吃的惯吗?”
元宝怯生生的看着如意,时不时的挠挠头,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女娃娃,不知怎么的,就是想要保护如意。
“比我之前吃的好太多了!”如意嘿嘿笑起来,之前她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现在的生活不知道改善了多少。
“我和你介绍一下咱们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