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俱酒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搞清楚此次楼烦王西征,带了多少人马。

俱酒再次求见楼夫人,对楼烦部的情况进行了解。可惜楼夫人年少时离开楼烦,并不能说得清具体情况。

只记得自己的叔叔,现在的楼烦王,绰号刀疤。整个部族,游牧与农耕的比例,当为六四开。

俱酒又单独召见伏踔孤涂的信使,但这位信使的受教育程度有限,只知道楼烦王此次西征人数当在万人左右,全部为“一人双骑”的骑兵。

伏踔孤涂整个部族约两万余人,除却老弱妇孺,可战之士只有四千余人。而且经过几次打击,伤亡惨重,牛羊等物资几乎全部被抢,只剩一千余骑狼狈西逃。

这些有限的知识,使俱酒对楼烦王的实力有了大致的了解。

楼烦部,北部为林胡部落,西部与魏国的上郡隔河相望,东南与赵国接壤。

楼烦王要想进入河南地,借道魏国不太可能,最有可能是向北部的林胡借道,由九原之地渡河进入河南地,对伏踔孤涂的左部楼烦展开剿杀。

以楼烦所面临的周边环境,赵国肯定是头号大敌,历史上也是赵国把楼烦给吞并了,楼烦王不可能不防。

楼烦王此次能带有一万余骑兵渡河作战,可以推测本部留守兵力至少仍有两万。按少数民族一般1:5的军队比例来计算,整个楼烦部大约有人口十五到二十万人。

嗯,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

了解了对手的情况,俱酒立即下令,各方依计而行,整个汉国战争机器轰隆隆地开动了起来。

首先,确定行军路线。

经过与太尉吴起以及军中诸将的商议,此次出兵只能避开秦国,绕道西方而行,所走的路线前段以祁山道为主,后段尚要绕行一定距离,不与秦国发生正面的接触。

这要从祁山道的特征说起。

目前的版图,汉与秦以秦岭为界。俱酒烧毁栈道之后,两国之间通道隔绝。剩下的唯一一条道路,就是祁山道。

八百里秦岭东西横亘,堪称天险,越之艰难。但在今天的天水市这一块,突然出现了一个大的豁口,人们称之为“天水豁口”、“天水走廊”或者“秦岭门”。

“秦岭门”这个叫法非常形象,这里就是祁山道的出口和门户。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主要目的就是想要突破“秦岭门”,进入陇右之地,然后由西向东进攻关中。

但是,“秦岭门”同时也是秦国的发源之地和祖脉所在,这里就是秦国祖先秦非子的牧马之地,称为“西垂”和“西犬丘”,秦国正是在这里扎根、发芽,一步一步茁壮成长的。

秦国东进关中平原之后,依然把这里当作重要的基地来经营,在此先后建起绵诸和冀县等城,并部有重兵。

其实之前秦公师隰也在考虑通过祁山道,夺回自己的南郑之地。由于列国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魏国向西的持续施压,这个动议也搁浅了。

但在“秦岭门”一带,秦国也是部署了重兵。这种战略要地,秦国没有理由不看紧。

秦岭门被锁紧了,在不想与秦国正面对抗的情况下,就必须进一步绕道西侧。

整个行军路线由南郑开始,渡嘉陵进入白马氐国地盘,沿祁山道继续向前,在抵达“秦岭门”时,继续向西,绕临洮,出狄道,进入陇右大地。然后找到大河,沿河水就可以进入河南地。

第二,派左相端木仲敖出使白马氐国,借道、借兵。

白马氐国所处的位置,正是今天甘肃陇南一带和青海省的一部分。

右护国介山恢的部落,主要集中在今天的陇南“成徽盆地”一带,以农耕为主;左护国骨田乙的部落,主要集中在山区部分,以游牧为生,以出产河曲马着称,这也是汉国主要的马匹来源。

白马氐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他作为汉、秦两国缓冲带的重要作用。在汉、秦两国都没有足够准备大打出手之前,缓冲带给了这个氐人国家一条绝佳的生存之道。

缓冲带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可以为国家增加一层保护壳;二是一旦战争发生,能留出更多的备战时间;三是可以实现拒敌于境外的作战目的,不让战火波及本土。

正是因为需要缓冲,俱酒一直以来对白马氐国保持友好的姿态,并没有进行任何扩张,二者以嘉陵水为界,互不侵犯,保持较好的关系。

借道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借兵?以汉国目前的实力,完全可以碾压白马氐国!

俱酒借兵的目的主要有二:

一是将白马氐国也绑上汉国的战车,做到利益均沾,祸福同享,实现更深度的同盟,更深层次的同化,毕竟历史上氐人也是归化较早的民族。

二是充分利用白马氐人的战斗力,充实己方的实力,同时也充当炮灰。

在历史上的宋与西夏战争中,就征集了大量这种边地的少数民族,称之为“蕃兵”。这些蕃兵作战彪悍勇猛,熟谙当地地理,特别是骑术很好,成为宋兵的有益补充。

此次远征河南地,沿途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野生部落和氏族,如果能成功说服白马王派出“蕃兵”参战,将会便利得多。

第三,在南郑设置大本营,由太尉吴起统筹西征事宜。

出征兵种,俱酒计划全部由骑兵出战。如此远征,必须发挥骑兵的长途奔袭能力,尽快抵达作战地点。否则步兵一路耽搁,等赶到估计伏踔孤涂坟头草都一丈高了。

因而俱酒原本计划让端木伯御统帅这次西征,但拗不过吴起据理力争,毕竟老吴对河南地那块确实做了大量功课。

再加上俱酒的盘算挺大,后续还要图谋魏国上郡,赵国代郡以及北部的林胡,这么一来,端木伯御一个人是单薄了一点。

也罢,就让军神吴起领军,端木伯御副之,鹰扬将军大九,校尉爨襄、靖家孚、苗冥、白幕等人随征。

吴起太想给自己手下这帮兄弟争取个立功的机会了,前期就往越国派了两位。

只是论骑兵,端木伯御的“御军”筹备日久,实力较强。老吴训练的兵中虽然也有骑兵,但都是斥候、突袭小队居多。

俱酒计划以端木伯御的“御军”为主力,然后从整个汉国现有兵马中,再抽调部分骑士,加上白马氐国的“蕃兵”为辅翼,全部由骑兵组成,共同出征。

端木伯御统帅的“御军”目前有善骑之士一万,良马一万五千余匹。按端木伯御的意思,全军出战,必可势如破竹。

俱酒思虑再三,只让出战七千,但要配备“一人双马”。抽调其他的兵力三千骑兵,则可能做不到“一人一马”。

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考虑到粮草的补给问题,从南郑到河南地,一千多里地,纵使是骑兵,也是一次实打实的远征。

马还好说,这个时代西部都是水草丰茂之地,没有多少沙漠。人所带的粮食补给则只能保证一段时间,后期就必须因粮于敌,就地解决了。人数太多,必然造成补给紧张。

另一方面,在大草原奔袭,俱酒希望骑兵做到“一人双马”,再加上骑兵“三宝”的加持,可以将骑兵的进攻速度提升到极致,将作战半径拓展至最大。

“御军”能够对抗楼烦骑兵的杀手锏,就是“骑兵三宝”和“具甲骑兵”,毕竟马蹄骨的耐磨程度与马蹄铁不可同日而语。

第四,兵部做好武器的装备,鉴于此次骑兵作战,也没有城池需要攻取,大型的器械就不要多带,而连弩、火葫芦、箭矢、皮甲、马甲、长矛等适合骑兵作战的武器,则要充足配给,并建立后续补充通道。

第五,户部紧急做好炒面、肉干等物资的征集,同时向冉駹人收购大量酥油、奶酪,作为骑兵远征的口粮。

第六,先期派出连续九拨侦察小分队,携带信鸽,先期出行。

按照既定路线,沿途侦测,寻找伏踔孤涂的所在地,并将沿途地形地貌、水文地理、隘口桥梁等绘成图形,不断向回传送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