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动人心,奥地利不愿意在南美问题上向英国人让步,法兰西同样不愿意看到自家的利益受损。
在秘鲁、玻利维亚两国决定继续战争后,巴黎政府非常的爽快的就同意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兰西帝国不断的壮大,国内的民族主义也在蓬勃发展。
崛起的民族主义者自然不愿意屈居英国人之下,加上百年仇恨的力量和利益上的冲突,法国民众对政府中的亲英派非常反感。
拿破仑三世时代,凭借着吞并意大利地区的功绩,还能够压制住矛盾。
到了拿破仑四世时代,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刚刚继位就迎来了政府大乱斗,占据政府主导地位的亲英派遭到了各方的围攻。
政客是最现实的,选择亲英只是利益需要,现在已经不需要了,甚至变成了一种负担、麻烦,转变政治立场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不光是对英国人,最近这些年巴黎政府的对外政策较之拿破仑三世时期要强硬的多。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外交上的强硬,自然是建立在拥有雄厚实力的基础上。
不得不承认,最近几十法国实力增长的很快,与之伴随的还有民族主义的高涨。尤其是吞并意大利地区后,法国内部的扩张主义思潮也浓郁了起来。
拿破仑三世在位的时候,资本受到了约束,利益集团还知道收敛几分。拿破仑四世继位后,政府陷入内斗中,对资本的约束放缓。
正所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过了几年自由日子的资本家们,渐渐被利益蒙蔽了眼睛,一厢情愿的认为法军战斗力世界第一。
拥有这么强大的实力,自然要拿到相匹配的利益了。或许是反法战争给他们留下了阴影,担心引发众怒被围攻,现在还停留在外交试探阶段。
三大国各怀心思,调停自然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从“鸟粪战争”变成英法奥三国博弈开始,战争就不仅仅只是南美三国的领土、利益之争。
……
伦敦
外交大臣爱德华缓缓的放下手中的咖啡,说道:“我们的两个盟友又不安分了,看来普俄战争还是没有能够给他们足够的压力,他们还有精力在南美搞小动作。”
“这是必然的结果,最近二十年法奥两国实力增长迅速,野心自然也就滋生了。
只要法奥两国不直接对上,欧洲局势就不会失控。有普俄战争的教训在,法奥两国决策者们纵使野心再大,也要三思而后行。”财政大臣加菲尔德笑道
显然,南美发生的变故,还不足以令伦敦政府动容。
作为竞争对手,互相搞小动作是正常操作。要是连续几年都没有动静,那才有问道。
英国人不担心法奥两国在海外搞事情,以皇家海军的实力足以压下全部的风波,只要欧洲势均不被打破,不列颠就没有危险。
普俄战争的惨烈,势必要影响欧洲各国的战略决策。谁也不想进行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便宜看热闹的第三者。
现在的欧洲大陆,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普俄矛盾。英法奥三国之间的矛盾虽多,却没有到爆发战争的地步。
没有战争重新洗牌,欧洲大陆的均势就不会被打破,伦敦政府就能稳坐钓鱼台。
不列颠的世界霸权是反法战争后,梅特涅主导建立了维也纳体系欧洲大陆获得三十年平衡,才让英国人有精力建立世界帝国。
本杰明首相:“既然法奥两国想要玩,那我们就奉陪到底。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让他们清醒一下,免得继续干出蠢事来。”
战略安全上没威胁,不等于伦敦政府就要放任这种情况发生。法奥两国的小动作,还是损害了不列颠的利益。
国际斗争从来都是你来我往,互相捅刀子是必然的,这方面英国人的经验最丰富。
南美各国虽然已经独立,可因为自身实力的关系,并没有完全摆脱欧洲的影响。
在世界已经瓜分一空的背景下,实力弱小的南美各国,也成为了英法奥三国争夺的对象。
不能在当地建立殖民统治,把南美变成经济殖民地,同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南美战争除了智利和玻利维亚、秘鲁的利益争夺外,也是英法奥三国把触角深入南美的一次博弈。
在这方面,法奥两国都落后了。奥地利殖民帝国起步太晚,法兰西则是受反法战争影响,错过了扩张势力的最佳时机。
如果没有南美战争,英国人不支持智利,恐怕秘鲁和玻利维亚也不会倒向法奥。
……
维也纳宫,英国人出手的消息,已经传递到了弗朗茨手中。
发生这种事情,弗朗茨一点儿也没有感到意外。令他吃惊的是英国人反应太激烈了,大有将法奥两国排挤出南美的意思。
1880年2月11日,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厄瓜多尔四国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借口,宣布对智利、玻利维亚、秘鲁三个交战国实施物资禁运。
看似同时对三个交战国进行“物资禁运”,实际上被禁运只是秘鲁和玻利维亚。至于智利,海上运输可比陆地运输方便的多。
遭到四国禁运后,秘波联盟就只剩下了哥伦比亚共和国,这最后一条“生命线”。
然而,这条“生命线”也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断裂。
最近一段时间,哥伦比亚频繁和英国人接触。如果不是法奥两国在哥伦比亚影响力够大,因为忌惮两国的反应,估计哥伦比亚政府早就加入禁运联盟。
导致四国禁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英国人施加的影响力外,更多的还是因为利益。
这需要追溯到独立战争时期,为了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大家建立了联盟,联合行动。
“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在赶走西班牙人后瓜分战利品,这个时候,大家都觉得自己贡献最大,应该拿走最大的一份。
在利益面前,昔日的盟友变成了今天的敌人。这些冲突为接下来的南美混战,埋下了隐患。
“鸟粪战争”只是其中之一,包括之前的巴拉圭战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前因后果、孰是孰非,弗朗茨已经没兴趣搞清楚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弗朗茨问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哥伦比亚倒向智利的可能性有多大?”
略加思索后,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回答道:“如果我们和法国人都不出手干预的话,哥伦比亚加入禁运几乎是百分百。”
这个答案令弗朗茨眉头一皱,显然他低估了英国人在南美的影响力,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法奥一起出力,南美各国就会冷眼旁观。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缓缓的说道:“试探一下法国人的态度,仅凭我们的力量,在南美地区根本没有办法和英国人抗衡。”
尽管不想承认,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英国人在南美地区经营了很多年,潜在影响力不是奥地利能够比的。
如果不是有奥属中美洲殖民地在,就连哥伦比亚维也纳政府也影响不到。说白了,海权时代决定国际影响力的主力是海军。
奥地利海军虽然不少,可是自家的殖民地也不少,想要在全世界遍地撒网,根本就做不到。
“是,陛下!”韦森贝格回答道
……
法奥两国家大业大,即便是现在从南美退出了,也伤不到元气,随时都可以卷土重来。
秘鲁和玻利维亚就惨了,他们都是农业国,一旦丧失了外来物资补充,想要继续这场战争就难了。
小国不同于大国,没有重来的机会。只要输掉一场战争,就输掉了一切。
在维也纳政府做出反应的同时,刚刚上位的秘鲁和玻利维亚新政府,已经顾不得清算失败者,急忙采取外交行动。
一场决定南美局势走向的外交大战,就此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