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 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
晨曦这几天特别忙碌,自从离开紫雷星,她心里就有一种急迫感。特别回到宗门后,看到也拜入宗门的姬沅耀后,她心里那种急迫感就更强了。
原男主姬沅耀,居然成了剑锋峰主玉真子的关门弟子。一下就从一个下界飞升来的散修,摇身一变,成了仙界大宗门的亲传弟子不说,居然还是一峰之主的亲传。
亲传就足够让人羡慕了,当初易长乐费了多少心思,才成了奉雷的亲传。可虽然都是亲传,易长乐的地位却是没办法和姬沅耀比的。毕竟奉雷只是掌门的大弟子,只是有可能会是未来的掌门。而易长乐虽然是他的亲传,却不是首徒,也不是关门弟子。
在这修仙界,拜师是很有讲究的。一个宗门中,弟子分为杂役弟子,外门弟子,内门弟子和亲传弟子。
杂役弟子是宗门中地位最低的,他们大多因为资质原因,成为宗门的杂役弟子。做最累最繁杂的工作,所能享受到的资源却是最少的。
杂役弟子大多是为了获得宗门的庇护,才甘愿做杂役弟子。毕竟以他们的资质,做散修会更难。
外门弟子大多就是那种资质一般,弃之可惜,但培养起来又太耗费资源的。就放在外门任自生自灭。有那气运好的,意志坚定的,也能修成大道。
外门弟子不用做那些繁杂的工作,但确要定期完成宗门布置的任务。他们能享受的资源,相比杂役弟子是多了很多,但肯定不够他们修炼所用。所以,修炼资源还得靠自己想办法。
内门弟子的地位就高了,他们要么资质突出,要么背景厉害,比如谁的儿子,谁的闺女的。
内门弟子相对来说资源是不缺的,但也要定期完成宗门的任务。他们都是宗门觉得有望大道,但没有师徒缘分的。所以就收入自己的羽翼下做弟子。
当然了,这内门弟子也不是谁都有资格收的,起码也得是一峰之主才行。比如剑峰的内门弟子都是学剑的,丹峰的内门弟子都是炼丹的那样。这叫一脉相承,有师徒名分,但不是师父亲自教导。
在所有弟子中,最让人羡慕和期待向往的就是亲传弟子了。他们都有单独的拜师仪式,也叫入室弟子,可以自由出入师父洞府的弟子,相当于嫡系。
当然,同样是亲传地位也有高下,那是师父的地位所决定的。比如同样是峰主,但清虚仙君修为比玉真子高,晨曦相对来说也比姬沅耀地位高。不过这个不能明说,
但都是一个师父的亲传,弟子们的地位也是不同的。这个不同在于师父的看重程度。
大弟子是师父的第一位徒弟,也叫开山大弟子。通常享有继承师父技艺和地位的权利。比如奉雷就是大家默认的掌门继承人一样。
关门弟子就是最后一位学生,收了这位学生,师傅传授艺业的大门就关上了。
此后则收山,不再收直传弟子了,而由徒弟去收徒孙,称为再传弟子。一般地,关门弟子是老师最钟爱的弟子,因此在众弟子中地位特殊。
“关门弟子”就是师父最满意的“得意门生”,是所有弟子中最为看中的徒弟,所以会和其他弟子不同的特殊教诲和个别指导,使之获得“真传”,是真正学到师父精髓的核心的东西的,所以关门弟子又叫真传弟子。
晨曦不清楚书中的男女主为何都拜入了青云宗,是宿命的安排,还是巧合?反正她王晨曦不姓命!过去,她能避开书中描述的命运安排,现在,自然也能掌握自己命运。
不管易长乐和姬沅耀拜入青云宗是不是巧合,是不是宿命,有什么关系呢?她所修之道本就是无畏,无惧。
世人都说三千大道,但“大道”通常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高远境界的概念。它代表着一种终极的真理、法则或修行的至高目标,是修士追求的极致境界和超凡力量的源泉。大道蕴含着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和本质,修士通过对大道的领悟和追寻,不断提升自身的修为和境界,以达到超凡脱俗、长生不老、掌控天地的目的。
所谓三千大道,一是泛指,就是很多大道的意思,二也是指前人走过的路。
晨曦认为,大道就是天地的规则。天知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而天道在人身上的表现,就是良心。修士进阶降落的罚雷,既是天道的警告也是天道的奖赏。警告修士做事就要凭良心,不可行阴邪歹毒之事。奖赏修士的努力和坚持,这就是大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修士所说的悟道,就是指通过思考和体验获得的深刻认识。开始领悟到某种深刻的道理或原则。
晨曦所领悟到的大道,就是随心!她的心之所向就是大道!
她认为什么力之道啊,时间道,空间道,什么剑道,丹道等等,这些都是技艺。都是提高修士自身能力的术和法。而真正的修道就是修自身,修道心。
人有三心,即天心,人心,道心。所有智慧生命和人类系统里,都有这“三颗心”,只是每个智慧生命用的名词不一样。
“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就是“明”,就是修士悟道者的境界。而不知常就是“妄”,就是我们芸芸众生的境界。
“常”,就是俗称的本体,“知常”的心,就是天心;“不知常”的心,就是妄心,人心即妄心。
心藏元神,天心无,人心有,道心虚。就是人的私心不能太重。
人类的喜怒哀乐全部来自于“妄心”。正因为人心是妄心,所以按老子的说法,一个人在悟道之前,他的所作所为,全都属于“妄作”。
修士意识到这一点,无形中就好像多了一颗心,这颗心开始质疑以人心为根基的一切,迫切想要找到宇宙的真相、人生的归宿。
这颗心,称之为向道之心,简称“道心”。
道心主管着天心,人心。人心藏神识,主意识,用于思虑,思考,出主意,做决策。
天心藏元神,主潜意识,用于觉悟,也就是修士常说的顿悟。
而天就是道,道就是天。万物都是由道所生,所以万物都有道的一部分。而修士常说的守住道心,通俗点讲,就是提高心境,修练元神,通过体悟世间万物,通明道义,修炼自己的大道。
这也是三千大道的由来,每个人的体悟都是不同的,所以悟的道自然也不同。
但修士所走的道路不同,最后还是同到一处,殊途同归。
修成道心的人,从此不再被人心控制而开始向往回归天心。
天心是某种天然的存在,是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它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找到天心,就是悟道。
天心其实就是本心、真心、真我、本我,所以修心就是修大道。天心不增不减、本自具足,什么也不需要。无所求就无所畏惧!
道心看清天心的那一刻,就是明悟。就是已离开一切名相,体认到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性,这就是俗称的开悟、悟道。
所谓修道,就是用你的道心去和天心不断磨合,即不断深入内在,探索未知的过程。
“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当道心,天心与人心不相抵触,达到最高境界“天人合一”,这就是得道!
所以,悟道理论上来说很简单,就是三颗心的事。修士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得道。也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后辈,可以踩着前人走过的大道,也能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