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皇子高爔传 > 第598章 请陛下纳谏,约束后宫,保重龙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8章 请陛下纳谏,约束后宫,保重龙体!

坚持先帝的主张,保留北京为都城,还是还都南京?

这件事太大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再说定都南京是太祖朱元璋老人家定下来的,怎么会有错?

那么太宗(即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呢?这些文官们一味地反对北迁,现在又极力主张还都,难道太宗是错的?

并非永乐皇帝错了!

表面上最为堂皇的理由是,永乐皇帝的北迁之策,令民生困苦。哪怕现在百姓能从北京城的繁华中受益,他们也可以视而不见。

在他们内心深处,则是在利益和理念上,对永乐皇帝的反对。

先说理念,官员们只想着怎么减赋,似乎这样才是“心怀天下、顾念苍生”。可是这帮书呆子,有几个懂民生实务的?

这也是科举考试的弊端,四书五经滚瓜烂熟,理念、情怀一大堆,唯独没有经济实务的训练。

高希那种“以基础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提升消费、增加赋税”的法子,在他们眼里纯属歪门邪道。而高希居然还以此有力支持了永乐帝的北迁之策,这实在是对这些长于纸上谈兵的官员们的侮辱。

官员们想还都,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南京地处江南,富庶繁华。即使现在中央朝廷已经迁到北京办公了,但他们的产业仍旧放在江南,想还都南京再自然不过了。

永乐帝初登大位时,大开杀戒。

在靖难期间站错队、反对过他的官员,几乎都被他列入了“奸臣榜”。包括他们的家属在内,不是杀就是流放,被无辜牵连的人达数万人。譬如,大臣方孝孺一家就被杀近九百人,流放边疆一千三百余人。

永乐帝虽然死了,但这件事却没有从文官们和士子们的记忆中抹去。

如此,为洪熙皇帝平反冤狱(主要是靖难中被牵连的这一批人)的政策鼓掌,反对北迁、支持还都,就是几乎所有文官的共同心愿。

至于迁都或还都,哪个对百姓更有利,倒并不重要了。

或者扯掉遮羞布说,民生困苦与否,只不过是支持还都的官员们用来说事的工具罢了。

而百姓们也最没有话语权,可是这一次有了报纸,看起来情况有变。

高希也正是借了报纸和舆论的压力,才有了纠正洪熙皇帝错误决策的能力。

洪熙皇帝刚刚还在质问李时勉“你走访了几户人家”、“这几户人家能代表民意吗”,现在却被打脸了。成成半民众反对迁都,就是明证。

各家报馆派往城内各阅报处的访员,将现场做的民调立即编写成报道,用号外的形式立即发布,几乎等同于后世的“文字现场直播”。

九成半受访百姓赞成先帝迁都北京的做法,也就是说他们不希望还都南京。

不是说民生困苦吗?不是说还都南京能减轻百姓赋税吗?

看起来,百姓们并不领情,他们更愿意认北京为都城。

“皇兄,京师的百姓并不希望还都,望皇兄三思。”高希已经不需要再说什么理由了,民调已经说明了一切。

“请父皇收回成命,放弃还都南京。”朱瞻基更直接。

“陛下,请顺应民意。”李时勉说道。

“朱高燨...你...你们...”洪熙皇帝挽回帝王尊严的努力,再一次遭受重挫,他用手指了指高希,又指了指朱瞻基和李时勉,手指在不住地颤抖。

“太傅大人,你是要逼迫陛下一定要听你的主张吗?”杨士奇质问高希。

“老师言重了,学生不敢,学生只是希望陛下能顺应民意。”

“别叫我老师,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一向老成持重的杨士奇绷不住,将“生气”二字明明白白地写到了脸上。

“父皇做太子时的虚怀若谷哪里去了?父皇不是说要学唐太宗,虚心纳谏吗?怎么四叔为百姓说的话,就不能听一听呢?”

朱瞻基年轻气盛,也不管洪熙皇帝高兴不高兴,连连质问。

“有和朕如此说话的太子和臣子吗?你...瞻基...好...好...”

第三个好字没说出来,洪熙皇帝又用手捂住胸口,然后直愣着眼,来回看着朱瞻基和高希,过了一会儿才对着朱瞻基、高希和李时勉说道。

“朕不要再听你们说话,你们...”

不料,老愤青李时勉却硬扛道:“陛下可以不听臣子们说不中听的话,但不能不让臣等说话。为君建言、匡正君父的过失,也是臣子的责任。”

“你...你...”

洪熙皇帝两眼一黑,向后倒去。

随侍太监们一阵惊慌失措,赶紧抱住放平洪熙皇帝,臣子们也慌得乱叫:“传太医、传太医...”

太医们赶到,忙着掐人中、下针灸,一阵忙乱后,洪熙皇帝总算缓了过来。

“朱高燨...”他叫了一声高希。

“你是不是还有话要说?”

“臣弟...臣弟无话可说。”高希想了想忍住了,他不想再激化矛盾。

“你呢?朱瞻基...”

“儿臣要说...”

“瞻基...”高希大声叫住了朱瞻基,朱瞻基将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不等洪熙皇帝问,李时勉却主动发话:“臣有话要说。”

“时勉兄,此时不宜再进谏,陛下龙体要紧。”夏元吉提醒道。

李时勉却听而不闻的样子,相反,看起来还像是抓到了一个进谏的好机会。

“将他拉出去!”杨士奇发话。

“慢,朕让他说。”

“陛下,臣观陛下颜面体态,自登基以来,脸色暗沉、步履轻浮,气色大不如前。陛下的身体并非只属于陛下,而是我大明社稷的根本...”

“不用你与朕说大道理。”洪熙皇帝一摆手,不耐烦地打断了李时勉的话。

李时勉倒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将手中的奏折双手一托,呈给洪熙皇帝:“请陛下纳谏,约束后宫,保重龙体!”

这一下,洪熙皇帝的脸直接变成了炒猪肝。

李时勉太猛了,他竟然当面指责洪熙皇帝私生活放纵。就算是普通人,有谁当面被说私生活混乱,也会既尴尬又恼怒,更何况是一国之君了。

洪熙皇帝气得脸发紫,半天说不出话,李时勉却又说上了。

“吾观陛下举止、面色、言语,大有肝火过旺、脾肾两衰之相,宜修身养性,保重龙体...”

“你,你好大胆!你...”洪熙皇帝大怒。

他想要下令处置李时勉,可是两眼一黑,向后倒去。

这回是真的被气着了,太医、宫女手忙脚乱,半天也没将他弄醒,议事厅里一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