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说道:“太祖有云,‘御边之道,固当示以威武,尤必守以持重。来则御之,去则勿追,斯为上策。若专务穷兵,朕所不取。’
这不就是说让对方知道大明的厉害吗?
他吃了亏,知道了我们的厉害,自然不敢随意侵扰,甚至不敢再来了。
太祖还说过,‘昔汉唐之御胡虏,每秋高马肥,知其入寇,乃社谋定策,伏兵以待之,否则必为边患’。
我的理解就是,要在适当的时候伏击这些北边的鞑靼和瓦剌人。”
高希一说完,永乐皇帝一拍大腿说道:“好小子,《太祖实录》都读过了,还读出兵法来了。”
杨士奇除了对高希的赞叹,心中也颇为得意。因为《太祖实录》的编撰,他也是编篡官之一。
“郑大伯,这位大人,我认为除了以上两法,还可以有一个办法。”高希又说道。
“嗯?还有办法?什么办法?”永乐皇帝和杨士奇的眼中充满期待的目光。
“互市。”
两人一听顿时失去了兴趣。
杨士奇说道:“自我大明开国,与鞑靼、瓦剌等北方部族的边境互市一直就有。但鞑靼与瓦剌却屡屡侵扰大明边疆,互市怎么成了能阻止他们犯边的法子了?”
“我大明与北方部族有互市交易,这没错,但却是官府垄断的互市贸易。这便造成一个结果,茶贵马贱。”高希说道。
“用更少的茶,换来鞑靼人和瓦剌人更多的马匹,这不是正好有利于大明吗?”永乐皇帝说道。
“郑大伯,大人,我们做一下换位思考。”
“如果我们是瓦剌人,我们辛辛苦苦养肥了马匹,却换不来足够多的茶,冬天没有足够吃的、用的,部族百姓因为缺少茶而经常生病,疾病又夺去更多女人和孩子的生命,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呃...”永乐皇帝和杨士奇实际上已经知道答案了,却不方便说出来。
一旦说出来,瓦剌人、鞑靼人对大明的侵扰就合理化了。
高希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只有一个办法,去南边富庶的大明抢,抢茶、抢吃的、抢壮年的男人和女人,抢他们想要的一切东西,这样部族才能活下去。
我的看法是,大明现在官府垄断、严格控制的‘茶马互市’,表面上大明占了便宜,可以让我们换到更多的鞑靼、瓦剌人的马匹等物资,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公平的贸易,让他们生存艰难,逼着他们来抢我们。
说直白一些,鞑靼和瓦剌人的日子过不好,我们大明的边疆也不得安宁。”
实际上,从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就是差不多从明朝的永乐时期,一直到清代的嘉庆时期,中国的气候变得十分寒冷,被称为“明清小冰期”。
明《万历武功录》有记载说,明代蒙古草原地区有“时冬寒草枯马饥”之说。北方游牧民族生存环境的艰难可想而知。
因此,北方部族向南侵扰、劫掠,和当时气候寒冷造成生存环境恶化,有很大关系。
如果南方的大明国只知道一味地对抗,那么陷入绝地的北方部族为了生存,小则侵扰劫掠,大则在大明虚弱的时候,大举进攻大明。
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就是很好的例证。此为后话,不提。
听了高希的一番话,永乐皇帝与杨士奇都沉默不语。
“郑大伯、大人,我说的互市,是说要尽可能放开互市的限制,不要搞官府垄断,也尽可能不要限制具体交易什么东西。
除了官府禁止交易的,其他的东西,谁都可以到互市,与鞑靼、瓦剌交易。
而且要鼓励交易、不课重税。
这样一来,交易量就大,有更多的茶、更多的马、更多的其他货物进入互市。
物稀则贵、物多则贱,只要能够充分交易,到时候茶叶会便宜不少,但马匹的价格也会大幅下跌。
如此一来,对双方都有好处。瓦剌人换到了他们想要的足够多的东西,就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他们侵袭大明的动力。
多收一点互市的税,多赚鞑靼人、瓦剌人几匹马,和他们不断侵扰大明边境造成的财货人口、安全利益损失相比,孰轻孰重,不难分辨。”
呼~,吸~,永乐皇帝和杨士奇听到此处,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吐了出来,有茅塞顿开之感。
只不过高希的这个办法,与大明建国以来对互市的管理方针完全相反,但道理确实如此。
用今天话说,高希所说的互市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不能计较眼前的一点茶叶、几匹马、一点税收的损失。
“嗯,你说的这个法子,我定会向圣上禀报。”
永乐皇帝说完这话,静静地凝视着高希出了神,恍惚间觉得高希是另一个汉王。
长谈结束,金妈妈亲自将永乐皇帝和杨士奇送上马车。
杨士奇说道:“陛下,这高希非同凡响,将来若能金榜高中、出仁为官,必定是我大明的能臣。”
“士奇,你说他是不是有点像汉王?”
“微臣以为,只是外表与汉王像,性格却与东宫近些,有宽仁之心。你看他说的互市的主意,立足点是为了大明国的安危,却也要考虑鞑靼、瓦剌老百姓的死活。难得!”
“士奇,你与朕想的一样。”听了杨士奇的对高希的赞赏,永乐皇帝心中升起了一种“身为父亲的骄傲”的感觉。
自从认识高希,他觉得这种“父子”感觉困扰着他,但他又十分享受这种感觉。
马车颠簸了一下,将永乐皇帝从这种情绪中拯救了出来。
“士奇,我看内阁可以拟旨了。
第一,朕决定择机北征,令户部尚书夏元吉着手筹备军需粮草。
第二,拟旨,派使臣前往瓦剌,申斥马哈木。
高希提的那个改革互市的建议,你们内阁先讨论拟一个章程出来,待与朕商议定了,再找一个合适的边境府州试一试,看看情况如何再说。”
君臣二人说着话,马蹄“嗒嗒”、车轮“吱吱”,不觉间马车已然进了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