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皇子高爔传 > 第142章 开海还是禁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渐浓,城西破庙。

杨霸天已经睡去,呼噜打得震天响。

永乐皇帝和高希并排仰卧在杂草堆上,透过屋顶的破洞,看着星光闪烁的夜空,一老一少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你舍身救了我两次,我却没有感谢你,我看你倒不介意。”永乐皇帝说道。

“我介意有什么用,这样吧,先在你那里记个账,如果哪天有机会我要用的时候,我再问你要两条命还我。”

永乐皇帝笑了起来:“呵呵,你这个办法好,那我就记下了。”

他又问道:“我倒有一件事要问你,今天一早你怎么就让面粉爆炸了呢?”

“哦,这个很简单。当面粉之类的细微粉尘飘散在一个密闭空间中,达到一定浓度后,这时候只要有一点点明火,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这就叫粉尘爆炸。不光面粉可以,其他粉状的东西也可以。”

“怪不得,这威力也太大了,一下子就干掉了二三十个锦衣卫。如果这种爆炸,能用在战场上对付敌人,那蒙古鞑子的骑兵弓弩算个屁。”

“我们大明不是也有各种火器吗?”

“嗯,有。我以前跟着燕王,和南军打过仗,那时候就用火炮互轰过。”

“以后火器会是打仗最主要的武器,刀枪都没什么用。”

“这么怎么可能?火炮、火器虽然威力大,但不能连发。等我们这边装好弹药,敌人早冲过来了。”

“那如果将火炮、火器做成可以连发的呢?如果能将火炮做成打到十几里或者更远距离呢?”

“打到十几里外?怎么可能?”

“当然可能?说不定,将来有一天可以将炮弹,打到任何你想打到的地方。比如,从大同府发一颗炮弹,直接就将蒙古鞑子的王庭轰掉。”

“啊?这怎么可能?”

“现在不可能,以后就有可能...”

听高希这么一说,永乐皇帝来了兴趣,他觉得高希太能天马行空了:“希哥儿,你说说看,以后兵器会是什么样?”

“这么说吧。在天上,人可以像鸟一样地飞,然后从空中向敌人扔炸弹。”

“人飞在空中,这怎么可能?”

“有可能,改天有空,我可以想个办法,让你看看人是怎么飞到空中的。”

永乐皇帝虽然觉得高希说得有点离谱,但这两天的相处下来,他觉得和高希之间有一种很亲近的感觉。这种感觉已经他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以至于现在都觉得有点陌生。

曾经,他在高炽、高煦、高燧的身上也体验到过,但孩子们一旦长大,这种父子亲近的感觉,就越来越遥远,直到消失不见。

皇家的父子关系是那样疏远。他小的时候,父亲朱元璋还不是皇帝,他也曾经有机会躺在父亲身边,体验父子亲情。

可是现在,自己的三个儿子,忙着争夺储君之位,哪里还有机会体验父子亲情。

最主要的是,躺在他身边的青年高希,和老二太像了。不仅外表像,体形、身手也一样厉害,还会读书,对国家大事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永乐皇帝又问道:“除了空中飞的,陆上和水上呢?”

“陆地上,我们可以铺铁轨,将马车放在铁轨上拉货,因为摩擦力减小了,可以拉更多的货,速度也会更快。运送打仗用的粮草也会更快。”

“铁轨?”永乐皇帝不太明白。高希给他比划了一下,他立刻就明白了。

高希继续说道:“水面上,可以做超大型船舰。”

“超大型,有多大?”

“比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还要大三倍。”

“什么,这么大?”

“是的,就像一座小岛。可以在上面放上各种火炮。如果火炮可以打到十几里或者几十里之外,那么想想看,大明的船队还有谁敢惹?”

“如果这座小岛上,还能放上你刚才说的那种让人可以飞上天的鸟。那就更厉害了。”永乐皇帝已经想像出了现代航空母舰的雏形。

“对,说得没错。实际上,将船做大是一回事,如果能用铁做成船,那才叫威力大。别人的刀剑枪炮,对你都不管用了。”

“用铁做船,船不会沉吗?”永乐皇帝觉得不可思议。

“不仅沉不了,而且会更结实,但需要用蒸汽机才它跑起来。”

永乐皇帝没有再问“蒸汽机”是什么,也没有再纠结是不是用铁可以做成船,而是发出了感叹:“希哥儿,你说的这些好是好,但是肯定很费钱、很贵。”

“没错,打仗永远都是一件很贵的事,说白了,打仗打的就是钱。钱从哪里来?从百姓交的各种赋税中来。所以想要有足够的钱造箭船枪炮,就要想办法能收到更多的税......”

“这怎么行?税收得太多,老百姓就要造反,所谓苛政猛于虎。”

“不断加税,那叫提高税率,这当然会加重百姓的负担。但如果我们能有更多的地方能收到税,就算税率不增加,甚至降低,也能收到更多的税,这叫扩大税基。”

永乐皇帝一听就懂了:“你的意思是说,要想办法开源,从更多的地方收税。”

“对,比如郑和下西洋,和西洋诸国往来。我们大明周边的倭国、高句丽,包括退守漠北的蒙古人。我们不仅不应该和他们断绝往来,还应该大力与他们做生意,鼓励他们来大明做生意。只要有生意做,我们就收税。这就扩大了税基。交易多了,大明的子民也会有更多的谋生机会,国家就会安定,也能收到更多的税,区区几门炮、几艘船都算不了什么。”

“对,你说得对!”永乐皇帝听得越来越兴奋。

“特别是对外贸易的规模越大,我们越要造最好的剑、船、炮,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航道、边境的安全。所以,郑和下西洋,绝对是当今圣上的英明之举,不仅不应该反对,而是应该鼓励和支持。”

自开始郑和下西洋以来,永乐皇帝听到了太多的反对之声,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明确且毫无保留的支持的声音。

不过,他心中也有疑问,也想考考高希,便问道:“那么太祖禁海的训示,又怎么办呢?“

“世事无绝对。佛家说‘世事无常’,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易经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这些都是在说,世界总是处于变动之中。

因此,太祖的禁海训示在当初是没错的,只不过不再适应现在的形势了。因为世事变化,太祖看不到。后来如果死抱着太祖的训示,以为可以治理好国家,那不成了刻舟求剑了。

太祖之所以有这样的训示,是因为他想让大明更安全、更好。

但如果今天对外贸易也能让大明更安全、更好,那我想就算大祖重生,也会支持重开海外贸易,亲手废了‘海禁’的训示。

不问当下的情势,一味墨守祖宗成规,那才是违背了太祖的本意。”

对啊,太祖最本质的愿望,不就是大明江山永固、人民安康吗?

当初的禁海是为了这个目的,那么今天的开海如果也能达到这个目的,那才是真正顺了太祖的本意,顺应了民心。

“哈哈哈,说得好。”永乐皇帝心情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