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张鲁其实也在刘焉身边,张鲁的母亲既然与刘焉有一腿,因此自然也经常出入刘焉的家中,张鲁也因此得到重用。
掌柜的说道:“圣师大人现在正在广汉郡刘焉那里蛰伏,暗中积蓄实力。你到时候拿着这件信物到张司马府上即可。”
林枫迫不及待的接过信物,也不再多与这个掌柜的多啰嗦,连忙离开宁远客栈就前往广汉郡而去。
乘坐传送阵一会儿就到了广汉郡,郡城雒县作为州治所自然是占地面积极大。
林枫毫不怀疑轩辕城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了,只是不知道帝天什么时候动手。
林枫一边思考着这些,一边寻找着张修的府邸。不多时便找到了位置。
林枫隐藏掉自己靖海的等信息,还换了一个名字,以一个接到任务的普通异人的身份前去拜访,原来张修现在还正在刘焉那里议事,林枫就在张修的府上暂时等待着。
不一会儿,就听见有家丁通知林枫说大人回来了,正在书房等待见他。
林枫来到书房看到张修,对方是一个面目清秀的中年人,的确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味道,颇有广平先生的气质。
林枫把信物出示给张修,张修一看就大笑道:“哈哈,我刚才还在开心今天看了一场好戏,没想到这出戏的导演就在眼前啊,你不错,快坐快坐。”
林枫在Npc中很有名,但是张修还不够资格见过他。
林枫依言坐下,等待张修继续说话。
张修看着林枫,十分满意,说道:“你可能不知道,今天严颜、冷苞、方和等人在刘焉面前吵成了一团,每个人都坚持自己是对的,搞得刘焉也分不清楚谁对谁错了。你快给我讲讲事情的全部经过。”
林枫把自己从接任务开始的行为挑着给张修讲了一个大概,张修自然是听得十分开心,当听到是林枫让方和去给严颜道贺时更是哈哈大笑。
张修笑道:“你不知道,这个方和为了拍严颜的马屁,还主动说自己就在落雁峡谷的山顶上亲眼看到的严颜大破敌军,然后严颜就一口咬定就是方和勾结敌人算计他,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
林枫也笑道:“这样他们就无法再对邛崃产生威胁了,互相之间只怕是彼此都要防着彼此了。”
张修又说道:“严颜现在逮谁咬谁,他还怀疑冷苞也是叛徒,要求刘焉治他得罪呢。严颜素来得刘焉的赏识,冷苞为人执拗,今天居然还点破张松中饱私囊的事情,要不是严颜和方和的事情闹得太大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只怕这件事情就会变成主要的问题了。”
林枫问道:“就是说张松可能会对冷苞下手?”
张修点头道:“有可能,最起码也是冷落不重用他。”
闲话说完,张修开始与林枫交代下一阶段任务。
在他的嘴里,林枫听到了这个世界观下事情的真相。
五斗米道创始人乃是张道陵。张道陵相传为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第八世孙,汉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丰县阿房村。
张道陵的父亲叫张大顺,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生下儿子,即取名为“陵”,希望将来能追随先祖,远离尘世,登陵成仙。
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读通《道德经》。为太学书生时,博通《五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从其学者千余人。
但常叹息所读之书无法解决生死问题,于是弃儒改学长生之道。张道陵26岁时曾官拜邛崃令,但不久就辞官隐居到洛阳北邙山中,精思学道。
汉章帝、汉和帝先后征召其为太傅、冀县侯等职,张道陵都推辞了。之后张道陵开始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
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到了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云锦山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
传说三年后神丹成,龙虎出现,故此山又称龙虎山。时年张道陵60岁,听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便移居四川鹤鸣山。
汉顺帝汉安元年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降临蜀地,传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嘱其扫除妖魔,救护生民。
张道陵就此创立了道教,尊老子为教祖,以“道”为最高信仰。永寿二年升仙而去,时年123岁。
至于张道陵入蜀的原因,一是“闻蜀人多纯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对创教有利;二是“闻巴蜀疹气危害人体,百姓为病疫灾厄所困”,他想用符、丹为人治病。
入川后,他先居阳平山,后住鹤鸣山,还到了西城山、葛溃山、秦中山、昌利山、涌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精思炼志。
永和六年,张道陵着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收徒设教,建立道教基层组织。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
汉安帝元年张道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其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命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
于是张道陵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中心,即二十四治,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从这时起,道教开始有了正规教团组织“正一盟威道”,后世也称之为“天师道”。
按照张修的说法,张修乃是张道陵最小的弟子,当初与张道陵的儿子张衡曾一起传道,为五斗米道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衡仙去之后,张鲁和张修都无法得到“天师”的认可,于是两人就分开发展五斗米道,张鲁在汉中张修在邛崃,五斗米道在这一代分裂为两个支脉。
而在张道陵当初创立天师道的圣地青城山,张修和张鲁都无法获得认同,于是获得青城山天师道圣地的认同成为了张鲁和张修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