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人类帝国与人民联盟的战争中,阿道夫吸取了过去西洲世界大战的教训,不再打算将百万级别的人类大军扔去低地三国绞肉去了。
对于人类帝国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快速突破敌人的钢铁防线,并从敌人的后方攻去。 因此人类军队的进攻方向集中在卢森堡到苏黎世的广大精灵族战线中去。一旦阿尔萨斯洛林防线被突破或者苏黎世从后方绕过了阿尔萨斯洛林防线进而向北包抄整个鲁尔工业区,那么整个精灵族西部战区的人都有被包围的风险。
然而,从包抄阿尔萨斯洛林防线,进而包抄鲁尔工业区就意味着人类军队要拉出长达至少五百公里的后勤补给线在精灵族国内。
这长达五百公里的侧翼一旦受到精灵族后续部队袭击,那么对与这支孤军深入的穿插部队来说几乎就是灭顶之灾。
因此阿道夫便寄希望于穿插部队的突破速度足够快速,能够在精灵族总参谋部未能反应过来之前就能完成穿插。
并且另外一边的第三和第四集团军群能够从阿尔萨斯洛林防线继续足够的压迫,进而转移精灵族的吸引力。另外一边第一集团军群和第二集团军如果能够与前来的龙人远征军一同逼近鲁尔工业区并吸引精灵族前来攻击的话,那么也是对负责穿插的第五集团军群也是有利的。
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经过了第一次西洲世界大战的精灵族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极地军事改革,他们早在圣历1920年年代末推广并无线电通信,并同时三年内完成了全军无线电通讯化。
无线电的发展和推广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就是参谋部对于前线细微的变化能够一个明晰的感受,阿道夫再也不可能通过快速突破战线等方式来打得精灵族措手不及了。
而更加关键的是,部队的快速推进在于坦克装甲的前进速度,而这一点阿道夫也做得不够好。
由于人类帝国前期人类第四共和国时代下的军队建设中,坦克是被视为步兵的支援掩护兵器而存在的。于是便着重强调了部队坦克的支援火力和防护上了,对于速度则一直都是处于漠不关心能用就行的状态。
这样坦克设计放在钢丝或许是一个很优秀的存在(因为可以走人海左然后搞步坦高达师出来),但是放在现实世界里就稍显欠缺了。
尽管在阿道夫上台了之后,按照夏尔的意见大力发展轻便可以快速移动的轻型坦克。但是这样的坦克在战前也不过造出了一千来辆,占全军坦克数量的45%。
装甲师没有足够速度,那么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破敌军境内长达五百公里纵深。因此事实上阿道夫精心设计的进攻计划在出炉之时就已经失败了。
而反观另外一边,早在马奇诺防线修建之时,匹斯麦和毛奇等人商讨了日后对人类作战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在到了圣历1940年再一次得到了讨论,最终匹斯麦和毛奇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对于人类帝国的作战问题,就应该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超大型战役。
因为,受限于马奇诺防线的影响,精灵族唯二可以进攻人类本土的地点就是南方的阿尔卑斯山区以及哥布林低地走廊可以走。
前者为山地崎岖不适合大兵团作战,而后者则为龙人联合王国的核心利益点。
因此在毛奇看来,只有精灵族处理所有后方问题时,才好集中全国之力,再配合海军的辅助,毕其功于一役去彻底消灭龙人和人类本土时才能彻底解决精灵族的西线问题。
正如第一次西洲世界大战时,精灵族也是先把东边的矮人帝国打崩溃了之后才调兵东去彻底地解决西线的问题。
正因为是要毕其功于一役,所以精灵族对于北边走哥布林低地和走南部阿尔卑斯山山区的路线选择为我全都要。 四个方面军将会无视最中间的马奇诺防线,分两路打出百万军队级别的超大规模钳形攻势以此来包围马奇诺防线并以此歼灭人类帝国北部所有的军队目标,从而挥师于特鲁瓦。
这等军队攻势十分巨大,其部队规模将会超过过往区区一两百万级军队规模的作战,而是达到四百万甚至是五百万的级别。
精灵族的军事改革也没有经历过实战的考验,这对于这样的冒险作战,可以说谁也没有底。
那么既然如此,精灵族就需要一场烈度足够高的实战经验去检验自己的作战能力,而且同时精灵族也需要彻底解决身边所有次要威胁才好集中全力去对付西线问题。
而正好,巴尔干的人类军团不是皮痒吗?那精灵族大可以先去干掉它检验自身实力的同时,再去考虑西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