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贺宣坐在灶台边,给灶台加柴火,其他的炉子都是用藕碳,换换一下就好,根本不需要贺宣,只能守着灶台,一锅锅水烧好,一拨拨客人吃完了离开,铺子里每日都很繁忙,今日特别忙。

快到晚饭时间,贺宣让大家伙儿轮流吃饭,派小竹去外面买了些饼子米饭,隔锅饭香,自家吃食不差,偶尔也要尝下别人的手艺。

吃过了晚饭,铺子里的生意还算稳定,贺宣让大家自己安排下,两三个人出去逛一会儿,等回来了,下一批再去玩。

大家都不着急,现在天刚黑,灯笼还不够亮,贺宣就跟余有粮带着余家二女儿出去逛一会儿。

这女郎到了之后,看大家都忙,就自己待在角落里,忙起来都忘记她了,直到吃饭的时候才想起来,还算是乖巧。

街头巷尾的店铺和摊子都挂着灯笼,为什么这个时代都是灯会,贺宣算是明白了,晚上要是不开灯会,大家伙都摸黑逛街嘛,月亮照不到人多的地方,只能靠灯笼照亮了。

贺宣出来的时候,就带了一个钱袋子,里面是一些铜钱,灯会,千万不能带太多银钱,人多的地方,小偷就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摸走了银钱,贺宣特意放在自己的袖子里,双手笼着,就不信谁能偷走。

余有粮的钱袋子则是藏在胸前,在摊子前给妹妹买头花也是小心翼翼的拿出来几文钱,还叮嘱妹妹把东西收好。

吃饱了,贺宣也没啥想吃的,主要是县城的这些吃食吸引不了贺宣。

倒是有几家铺子的灯笼做的不错,上面的画画的好,八仙过海,嫦娥奔月,人物传神,还有一盏宫灯,是用纸折出来的,形状复杂,估计费了不少功夫。

县城里卖灯笼有好些摊位,猜灯谜的不多,县城的读书人都没多少,还要一个小贩去出灯谜,他都不认字,哪里能写的出灯谜来。

贺宣心中感慨着,古装剧误我,转念一想,有可能是这里文化普及程度不高,要是在京城,说不定就跟拍的一样,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逛了一会儿城南,今年的元宵节没有舞龙灯,不知道是不是跟前些日子的暴雪有关,反正没有安排,贺宣跟着人流来到桥上,走百病,元宵节,要多走几座桥,以后就不会生病。

三人逛了好一会儿才回去,换了余叔余婶出去,余婶家的二女儿正好没逛够,又跟着出去了。

轮着逛了街,等到路上的人也开始少了起来,于五郎就开始插门板,后厨的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贺宣让大家明日可以晚一些开门,今天都忙活到亥时,已经很晚了。

把毛驴赶出来,小的几个上车,大人都在路上走,板车上挂着一盏灯笼,官道前边后边都有人,也不显得冷清,大家说说笑笑。

贺宣还是没忍住,打了个哈欠,其实在铺子里已经困了,毕竟平日里戌时都睡着了。

这下子起了连锁反应,在车上的几人都打哈欠,好嘛,大哥别笑二哥,都困了。

驴车驶到村里,于五郎把银钱盒子给贺宣,跟于大嫂往另一边先回家了。

余叔帮着把毛驴送到牲口棚,家里一切如常,就回去了。

厨房有热水,洗漱后,贺宣一脑门砸倒在床上,眼睛一闭,就睡着了。

元宵节后就到了立春,按理就该气温上升了,可是今年的天气有些不正常,太阳出来两日,就降温,下雨,间或下雪,雨雪不大,下个半日一日的,就是断断续续,温度升不上去,贺宣担心气温反复会伤风,锻炼身体的同时,减少出门的次数。

再过些日子,学馆就要开学了,要是上学的时候,还是这种天气,真的很难不着凉。

贺宣思考,自己是不是该在城里买个宅子,偶尔能住宿,这个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

今年去学馆就不用准备六礼,只要束修,再加些腊肉就可以了。

正月二十二,天气晴朗,经过上午风吹日晒,院子里的地面干了,大路上泥地也干了,不过有树荫遮挡的地方还是湿哒哒的,难得好天气。

贺宣想带着黄金甲出门散散步,一个冬日大部分时间都被关在牲口棚,马儿都长了一层肥膘,是时候拉出来跑跑。

虽然温度不低,但贺宣不打算骑马,只是让黄金甲自己在路上溜一会儿,让有粮哥把几只羊也带出来,一起去溪边看看有没有新鲜的青草吃。

两只母羊后面跟着三只小羊,刚踏出家门的小羊们有些慌张,紧紧跟在母羊的屁股后面,两只母羊走路的时候,还要小心,别把小羊撞到。

贺宣牵着黄金甲,走在前面,到了小溪边,这里现在没什么水,长得快的野草已经泛青了,两只母羊在缝隙里找刚长出来的吃。

贺宣喂了黄金甲一小块红薯干,这红薯干,于大嫂做的很费功夫,味道也好,黄金甲很喜欢吃,吃完还会吧嗒嘴。

喂完一块后,贺宣就走远了些,大约十几步的样子,黄金甲在原地吃草,距离足够了,贺宣就叫黄金甲的名字,在吹个口哨。

马儿抬起头,有些奇怪,明明就很近,为啥主人还要叫自己,看到贺宣招手让它过去,迈开蹄子,靠近贺宣。

这是要训练黄金甲,以后形成反应,只要自己吹口哨,马儿就会回来找自己,等黄金甲到身边的时候,再喂了一块红薯干。

贺宣又要拉开距离,这货学聪明了,竟然跟着贺宣一起走。

只能把缰绳交给有粮哥,让他牵好,只有自己吹口哨,才能放开绳子。

来回训练了好几次,黄金甲应该是明白了贺宣的意思,只有吹口哨的时候来到主人身边,才能得到奖励。

最远的一次,贺宣走开了有百米多,都快看不到了,吹了口哨之后,黄金甲还是哒哒哒的跑过来找自己。

把最后一块红薯干喂到这货的嘴里,一早上都吃三根红薯了,哪怕贺宣掰成小块,今天的糖分已经够了,正好该吃午饭,两人六宠回家。

还没进门就闻到一阵香味,是芦菔丝干蒸肉的香味,蒸熟了之后先是在厨房漫开,渐渐飘到院子里。

中午除了这个菜,还有炒葫芦丝,是夏日结的葫芦,切成丝状,晒干后储存的,等冬日里没菜了,泡水,恢复成原状,吃起来比夏天的多了一股韧劲。

还有一个白菘粉丝汤,里面加了干贝,味道鲜美。

这几个菜符合贺宣的口味,鲜香清爽都有。

下午的时间,贺宣就用来给谢端写回信,内容已经构思了好几日了。

也不用太正经,就是写了这些日子的经历,家里的母羊生了两只小羊,冬日里担心小羊会冷,就给小羊们生了炉子。

黄金甲一匹马住单人间有些冷清,跟两头毛驴同居了,一开始有些高冷,后面就不肯回自己的马厩。

年过完下了好大一场雪,最深的地方可以到自己的大腿高,村里人都出不来,还好家里有藕碳,柴火也足够了。

元宵节大家都去城里过节,可惜没看到舞龙队,也没有猜灯谜的,就去走百病,希望身体健康。

看了三哥寄来的《周易》,里面的批注很有用,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理解的更深刻了,还有多些三哥的字帖。

后面就是关心了下谢端在京城的生活,表达下祝愿。

贺宣跟谢端的约定,就是用醋写一张纸,等干了后,折在信里面。

这样加起来就有六张纸的信,折好了还是厚厚的一叠。

交束修的那日,正好把信给谢宅的人,让他们一起带去京城。

正月二十四,要去学馆交束修,小竹他们起来去县城的时候,贺宣就醒了,也早早的起床,提前适应,不然明日上学就起不来,要被夫子责怪的。

于五郎先赶着驴车去开店,贺宣在家里收拾功课,了解自己的不足后,制艺就做的少了些,这不代表减负,反而是每写一篇文章都要更加深入的挖掘,把了解的典故写进去填补文章的内涵。

这样一来,贺宣花费的心血就更多了,每篇文章都改了好几遍,拿自己满意的那一篇给夫子指点下。

等贺宣出门的时候,太阳都出来了,黄金甲看到贺宣带毛驴一两出去,也不带自己,还有些闹脾气,放过风的马儿就不愿意关在棚里,贺宣摸摸脖子,跟黄金甲商量等回来带它出去走走。

把背篓囊箧都放好,余叔跟着贺宣一起去,主要是贺宣带着银子,一年的束修不少钱呢,一个人去有些不放心。

半个时辰后,两人就到了县城,直接去兰桂巷,贺宣到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学子了,余叔牵着毛驴,停靠在边上,贺宣进屋。

快两个月不见,看到同窗都有些陌生,主要是这个年纪的少年,本来变化就很大,过完年,胖了,高了,长胡子了,嗓音变得低哑了。

周夫子的屋子有人在里面,贺宣跟外面的小厮打了招呼后,在房檐处等候。

学子是可以回座位等的,周夫子有空了才会让人通报,不过贺宣要升班了,不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内舍除了朱宇博他们,其他同窗也不是很熟悉,就不进去了。

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周夫子送一位学生的长辈出来,八成是下舍的,看他往那边过去了。

贺宣的鼻子被风吹的有些红,有些鼻涕水流了出来,拿出帕子擦掉后,才进了屋子。

在夫子桌前站定,行礼。

周夫子摸了摸胡须,“起来吧,好些时日不见,贺宣长高了不少。”

今年可能到了生长高峰期,贺宣确实长高一些,听了这话很是高兴:“多些夫子关心,夫子面色红润,精神饱满。”

两人寒暄了几句,贺宣把束修和腊肉递给小厮,就可以了。

周夫子看到东西,想起了贺宣年后来过,还送了些蔬菜,“上次你来,正好家中有客,城里暴雪后不通路,想买都没得买,多亏了你带来的菜,你师母还让我多谢你呢!”

冬日里绿色的菜很少见,家里肉有不少,白菘芦菔也有,可是招待客人这些就拿不出手,周师母有了贺宣送来的韭菜和菠菜,席面就好看多了,说出去也好听,是学生孝敬夫子的。

贺宣赶忙推辞,并不敢居功,态度诚恳。

周夫子自然是喜欢谦虚好学的学生,不过今日人多,不好多聊,让小厮带着贺宣去上舍,位子已经安排好了,收拾下东西,自行离去就可以。

贺宣跟着小厮离开后,外面又有人带着学生在等待。

周夫子这一日要接待三个班级,几十位家长,能分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不多。

上舍这边有两三个人,在座位上,看到贺宣进来,也只是抬了下头,就低下去看自己的书。

贺宣的座位在边上,小厮送到后,就离开了。

把帕子拿出来,擦拭了桌面,上舍的屋子跟其他几间都差不多,不过桌子比内舍少了一些,只有六张。

贺宣记得去年从内舍升到上舍的除了自己还有一人,这么说来,原来留在上舍的还剩下四人,那其他的人呢?是考上功名了,还是回家了。

应该是不读的可能性大一些,要是考上功名,不管怎么说,周夫子都会透露些消息出来,传播学馆的名声。

刚来,也不急着跟学长们交流,后面接触看看吧,贺宣擦好桌子,余叔还在外边等自己,就先出去了。

看门的大爷,今日很是忙碌,不停的有人进来出去,还要照顾下外边的车马,不要挡道。

贺宣跟大爷点点头,就去找余叔,转了一会儿,正好看到唐里甲带着唐承嗣过来。

贺宣赶紧上前跟里甲行礼,自己能在县城读书,还是多亏了里甲帮忙。

唐里甲认出贺宣后,还问了下贺宣在读什么书,一旁的唐承嗣面色不算很好,即使过了一个年,都没有看到他长肉。

回答了里甲几句话,余叔也看到贺宣,牵着驴车走过来,两拨人就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