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掌柜先把唐明喊来,问唐明愿不愿意出来大堂上茶传菜收桌子扫地,就是李阿福之前做的那样。
唐明想了想,说他挺喜欢烧水这个活的,想继续在那里干。
张掌柜便没有再说什么,让他继续好好干活。
本来张掌柜是想把唐明调出来大堂打杂,把李大娃调去烧水房,但唐明不想变动,他就算了。
烧水房的活一度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活,为什么这个唐明似乎还乐在其中?
难道唐明可以在里面得到一些别的好处?
偷木柴?
张掌柜想不到原因。
还是他真正喜欢这个活?
……
李大娃继续在厨房洗菜摘菜,终不能得偿所愿。
张掌柜晚上回忆一天做过的事情。
想到唐明和烧水房,想到失眠。
他看出来了唐明比他刚来的时候胖了,白了。
难道,这个活本来就很不错 , 是原来那些待不住三天,就叫苦不迭,宁愿不要工钱也要走的人有问题?
这边李阿福经过一天的颠簸回到家,说是他很想家,在外面干活不习惯,就辞工回来了。
他爹娘本来就知道他年底时就不太愿意去的,也信了他的话,没有怪他好好的就把活辞了。
“在家待一段,过段时间再说吧。”
李阿福花销虽然大,扣除出门给他的三百文,也给家里挣回八百文钱,他爹娘都开心得很。
在家里他家阿福去地里干活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说也说不动,也不舍得狠说他。
两老还是希望儿子能出门去干活,比在家里好。这不大几百文钱都能挣回来,亏他两个姐,还说她们这个弟弟 ,肯定是那里挣钱那里花,一文别想带回家!
何秀芳知道李阿福回来了,带着李小兰来问了他几句话,就是问他她家唐明干得怎么样,会不会也有辞工回来这样的想法。
李阿福心情不好,有些厌烦,敷衍了几句。
何秀芳回到家还在想唐明在外面干活会不会不习惯,会不会受委屈,担心他受委屈也强撑着。
李小薇安慰她,“唐明哥没有回来,就是说他还好好的在那里干活,不用担心了。”
唐明其实有辞工的打算,因为一起来的李阿福被解雇了,他就想辞了工回家待一段时间,重新再出来找活做。
如果不是因为阿福被解雇,大家都好好的,他会做到年底,到时候挣的钱半两有多,到时候付给李村长家房子钱应该够了。可惜……
这买房子的钱注定是不那么好挣到的。
过了几天,唐明和李大娃商量,做完二月份就辞工回家。
李大娃虽然不是很明白唐明说的意思,但他说跟着唐明走。
唐明和李大娃就一起找到张掌柜,说了辞工的事情,说要回家帮忙春耕。
张掌柜还觉得他们挺沉得住气的,他原以为,李阿福被辞退了,这两人会立刻辞工走人。以往那些一起来的人 ,大多数就是这么干的!
对于唐明他们的辞工,张掌柜有些可惜,但工人来来去去,很平常,不值得他去费神挽留,去问为什么。
张掌柜可以肯定地说,福旺居给工人的待遇在县城排前三,所以他们并不难找人 ,能来的人一般不会想着辞工。
除了在烧水房的干活的人。
唐明说要走他还是有些头疼的 。
张掌柜同意唐明他们做到月底,会给他们两人结完工钱。
晚上,张掌柜在夜深人静时,突然想明白了。
唐明之所以一开始说不用调离开水房,是因为和他一起来的兄弟被解雇了,而他却出来接替他兄弟的工作 。
这说起来好像有些不好听。
而他们会再做一个月,是为了让福旺居有时间招到人接替,而不是说走就走。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主动辞工走?这令人心思!
一起出来的三个人,一个灰溜溜回家,另外两个还好好的。
村里人会怎么说议论那个回村的人?
回村的那个人是处于怎样的处境?
张掌柜也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 ,但他以为他想明白了。
虽然说辞工了,休息日还是照常有的,唐明李大娃两人又在休息日去找野菜去卖,就想挣回家的路费。
甘蔗地那边那块地的主人已来锄过草,好好的白花菜都没有了。
两人进入娘娘山里面,山谷里面也有人耕种。
唐明他们走到一片平地那里,地里草很多,有新长出来的,也有干枯的,还能看见一些番薯的枯藤,也有紫色的番薯嫩芽从地里冒出来。
那一片地其中有一块地种了几棵树,树不高,看起来像是果树。这些树都开了淡黄色的小花,一簇簇的。好些蜜蜂嗡嗡嗡的飞在花朵上面忙活。
两人都不认识这是什么树。
“唐明,这是果树吧?这么多花,到时候肯定能结不少果。”
“我们等会卖完白花菜在市场附近看看,如果有人卖这种树苗,我们打听一下是什么果树,如果便宜,我们到时回家的时候买一两棵回去种。”
两人把目光从果树上移开,在地上寻找白花菜。
这块种果树的地里有很多白花菜,长得鲜嫩水灵,其他地也有,长得也都很鲜嫩。
采摘了两大筐白花菜挑到菜市场,两人还是分开来卖。
今天的白花菜不好卖,因为除了他们还有好几个人在卖。
到了中午菜市场没有什么人,很多摆摊的都收摊了,唐明他们两个人的菜都没有卖完。
唐明扛着小半筐菜找到李大娃。
“现在我们不卖了,下午早一点出来摆一摆,再便宜一些看能不能卖完。”
“现在我们回宿舍吗?”李大娃问。
“我刚才打听了一下,卖果树苗的人都在码头附近一条林荫道摆摊,我们现在去看看。”
李大娃其实对买果树没有什么想法,没有想过要种果树。但他还是挑上两筐菜跟着唐明走。
找到地方,看见有两三个人在卖树苗。
唐明挑了一家问那些是什么树苗。
“蕉树,柑橘,沙梨,柿子,鸭血李,枇杷。”那老板指着那些树苗一一说了。
“两位小哥要不要买几棵回去种?”
“这些都是果树吗,我们这里可以种?多少钱一棵?”
蕉树唐明和李大娃都认识 ,柿子、柑橘、沙梨和枇杷也听说过。
没有看见他们上午摘白花菜时看见的那种果树,另外两个摊子也没有。
“都是可以在我们这个地方种的果树,这些树苗都是土生土长的,不是外来物种。”
“至于价钱,不贵,都是五文钱。”
“我们过几天再来买。”唐明说,然后和李大娃走回住的地方。
“唐明,你真打算买果树苗?”李大娃问。
“我应该会买几棵,种几年长果子了,摘来吃也不错,多了还可以拿去卖。”
买也是等回家的时候才来买。
两人走回宿舍,吃过午饭休息一会又出来卖白花菜。
商量好价钱降一半。
便宜了这么多,没有用多长时间就卖光了。
这一次卖白花菜,每个人都有五十多文钱,也不少了。
不知不觉,又是休息日,两人打算去河边走走,也带上了钓鱼钩。
听说河边有沙滩,有条件的人家,会去那里堆土窑烤鸡吃 ,还有人捡藏在沙子里的小河蚌,捡到小河蚌煮来吃。
还没有到雨水多的季节,河的水位不高,河边的滩涂上杂草绿油油的,还有些地方露出成片沙滩。
浅滩处有三个人弯着腰,裤腿卷起站在水里,似乎在挖什么东西。
走近一看,每人手上拿一根木棍,扒拉那些沙子,找到小河蚌就洗干净泥沙放进桶里。
桶里多是拇指那么大的小河蚌,挖到小只的就扔回河里。
“阿叔,这个能吃吗?”李大娃问。
一个中年男人抬起头,“挺好吃的,就是没有多少肉。”
“你们是挖来自己吃还是拿去卖?”
“拿去卖,六文钱一斤。”
唐明和李大娃也拿棍子扒拉一会,原来是有窍门的。
沙子上面有个孔的,挖下去很可能有。
唐明算是有耐心的人,但他做不了这活,他觉得自己要挖到一斤没那么容易,他也不是很想吃这东西。
他挖到几只小河蚌,抓在手里看了一会,扔回河里了。
李大娃和唐明去找蚯蚓,找地方下钓。
下了鱼钩,把钓竿拿在手里,盯着河面。
由于买鱼钩鱼线花了八文钱,只钓过一回鱼,唐明觉得亏了,出来的时候就说了要好好钓一天。
又想到李阿福还没有钓一次鱼就回去了!心情有些低落。
两人坚持了半天,钓到的鱼有七八条,但都是小鱼,两只手指大的鱼,鱼身还挺长。
在河边清理干净鱼,用草串起来,收好鱼钩鱼线等回去煮鱼吃。
从河边走上河堤还摘到白花菜,白花菜有些老了,摘够吃两顿的就没有摘。
唐明有些后悔,去摘白花菜卖,一天每个人至少能挣二十文。那点鱼钩鱼线钱都挣回来好几倍了。相比吃这些多刺的小鱼,唐明还是更喜欢拿二十文钱。
可是他做了错误的选择,少挣了至少二十文!
这一回钓鱼,得到的鱼和第一次差不多一样多,但两人都没有那会那高兴。
中午吃完饭,想到不久就要回李家村,还没有去过小薇她三叔那。
唐明不知道为什么要去。
但小薇说过,有需要帮忙时,可以找的人,可以求助的就有李三叔他们。
这个应该是要去走动的理由了吧?
就算他们之间平时没有什么交集,在紧急关头可能会伸出手帮一下忙。
虽然每个人可能都不想麻烦别人,不要别人帮助。可是当一个人真发生什么事的时候,可能什么都顾不上了,顾不上之前想不想了!
还有,去到人家家里,留饭要不要吃?要带什么东西去?
唐明打起精神 ,去买了两盒糕点。
去杂货铺还是去李三叔家?
和李大娃讨论了一会,去了李大河家。
两人一路上都有些忐忑,和李三叔都不熟,没说过几句话,唐明更是不熟。
姚淑英和李大河看见他们两个都很高兴,热情招呼,七手八脚张罗茶水糕点。
又怪他们这么久才第一次来。
说几句话李大河两夫妻就开始商量做饭做菜,让他们一定要吃饭再走。
李大河问起为什么阿福没有来。唐明解释了说阿福不做了回李家村了,还有他们也准备辞工回去帮忙种地插秧。
李大河想肯定是活难做,可能孩子受委屈了,他自己当年可是也受了很多苦……。
李大河不知说什么好,就招呼吃饭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