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河堤修完了,最后只有八个人得了差事,其中有一个人就是黄浩宇,其他人都是领了工钱走人。
曹振轩还要在曹大舅家住一段时间才回来,唐明一天都待不下去,就想回家。
可是走路他不认得路,这么远一个人单独上路也怕遇到危险,唐明的箱子、被子等行李还有些多,不方便带。
怎么回家?唐明发愁。
因为旱灾,从县城往来于各个镇拉人的马车走得没有那么频繁。
等了三天,往连山镇的车子才凑了四个乘客,唐明付了两百文车钱。
到了连山镇天都黑了,带了那么多行李,唐明想在街边过夜都不敢,还好,镇上有一家小客栈,唐明又在镇上住了一夜,天一亮就挑上行李走路回李家村 。
唐明回到家的时候,李小薇她们正做午饭。
唐明本来很累,一到家疲惫几乎一扫而空 。简单洗漱后,和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午饭。
本来何秀芳她们吃番薯粥配咸菜,看见唐明回来,何秀芳赶忙煮多一点粥,再每个人都煮了一只鸡蛋。
听到唐明和曹振轩都没有得到差事,何秀芳她们也没有太失望,毕竟这个时候,天下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唐明拿回来一块银角子,这是一千文钱,交给何秀芳,何秀芳又递给了李小薇,让她放好。
“娘,唐明哥回来了,晚上我们吃好一点。”李小薇对何秀芳说。何秀芳也是同意的。
“煮一盘紫苏鸭,泡点笋干一起煮。”何秀芳说。
吃过午饭,唐明说要去地里看一看。
地里的杂草枯萎,田里晒开裂,山上的小草也是枯萎的,小棵的树木也开始干枯,连那些大树都是蔫巴没有精神的样子。
野菜是不指望能长出来了,看来在山上越来越难找得到能吃的东西。
他们缺水缺粮食,处境越来越艰难。可是没有什么办法。
唐明回到家,对大家说。
“我想明天去山上走一趟,看能不能找到一些野果。”
大家商量好何秀芳和唐明李小薇三人一起去,李小兰和周婆子在家,周婆子打算看看唐明带回来的衣服,需要缝补的缝补一番。
有唐明在,他们敢去远一些的地方。
在家里坐着是什么都没有的,上山还有可能会得到一些野菜,野果。
李小薇清点过空间里的粮食,暂时她还是比较安心的,省着点吃,杂七杂八的存粮够她们吃七八个月。
她们家肉也不少。李家村两次打野猪,李小薇家还得了便宜,猪肠子猪肺别人不要,李小薇都拿了。这些又可以吃好几顿。
如果一直都不下雨,吃完存着的粮食,只能活活被饿死,那是无能为力的事情。
或者是去逃荒,万不得已在村里没有活路也是要去逃荒拼一把的。不过,到没有粮食没有水的时候再走,没储备的粮食和水支撑逃荒路上所需,能逃荒成功吗?
挺难选择的。
晚饭何秀芳煮了一锅大薯饭,切成块的白白的大薯和米一起煮,量很足又香喷喷的。
菜就煮了一个,抓两把笋干泡开了和半只鸭子一起煮,放了紫苏干和辣椒干还有姜片 ,把这些材料放一起,锅里加水加油盐酱油煮差不多干水就可以了。
晚饭,一家人吃得饱饱的,吃完又觉得 吃太多了,心疼,想第二天找一些回来。
第二天一早,何秀芳和唐明李小薇就扛上锄头拿着柴刀出门了。
出门之后,不知道往哪里走。
“平时我们都是沿着山路走,看一眼就走过去,很多地方其实没有仔细寻找过的,今天我们就在附近找,离开山路,看地上的枯苗,有没有我们要找的东西 。”李小薇说。
就是地毯式搜索。
“主要是留意大薯,番薯,芋头这些。”何秀芳说。她们最常吃的就这几样。
三个人在山脚分散开来,先从一面山往上找。
唐明看到爬到树上的几根枯藤,扯了扯, 这是韧性很足的葛藤,平时他们喜欢用它的藤条绑木柴。
顺着枯藤,唐明找到了它们的根部。清理掉杂草,唐明开始用锄头开始挖。
何秀芳和李小薇隔得不远,听到动静走了过来。
“唐明哥,找到什么?”
“葛薯。”唐明说。
何秀芳也看见了地上的一大团藤条,知道唐明说的是真的。
地上硬得很,挖一会,震得唐明手都发麻,出汗了,把外套脱了。几个人一起挖了好一会,才挖出来几根葛薯,放到篮筐里。
挖了葛薯,三人继续往上寻找。
过一会,李小薇通过几根树上的枯藤,找到一株大薯,找这个她比较有经验,以前她就找到过,藤条上面还有薯铃,大脚趾头那么大,都摘了。
找到大薯,看薯藤的长势还不错,可能地下结的大薯会很大,如果长得很深就不好挖。
李小薇把挖大薯的活交给何秀芳和唐明,她继续去附近寻找。
李小薇走了一刻钟,什么都没有发现。又往下走回何秀芳她们那里。
何秀芳和唐明已经清理出一块地方,为了挖出来深深长到地下的两根大薯,他们要挖的地方要很大,要把大薯旁边的泥都挖开、挖低才能把大薯挖出来,这个活不好做,还要小心不要挖破、挖断大薯。有时候人们不想费大力气,就只要一半,从中间截断,下面半截不要了,让它烂在地里,挺可惜的。
还好唐明力气大,一个时辰左右就把两根完整的大薯挖出来了。只有何秀芳和李小薇两个,一个时辰是挖不出来的。
大薯还是好好的,没有烂掉。
何秀芳没有想到在她们家不远处的山脚还有这么好的东西 。两根大薯加起来有十几斤。这东西好吃又顶饱,又有营养。
三个人都挺高兴的。如果还能找到几棵这样的大薯就好了。
挖完大薯,喝两口水,再往上搜索一会,三人就都觉得有些累,就想回家了,下午再出来。
回到家,李小薇把小的那根大薯还有葛薯放在院子里。
大的那根大薯她放到空间里了。
李小薇让李小兰喊村长爷爷来家里。
很快李村长和陈婶子还有他们的小孙子都来了。
李小薇指着地上的大薯和葛薯对李村长说:“村长爷爷,这是今天我们在莲峰山脚挖的,莲峰山那么大,说不定别的地方还会有大薯和葛薯,之前我们没有发现的。”
李村长知道,最近大家寻找食物越走越远 ,在路上就花了不少时间,到地方后,匆忙找一会又要赶路回来,其实出去一天根本找不到什么东西。
李村长把李小薇家在莲峰山脚,在他们村子后面的山坡就挖到大薯和葛薯的消息告诉了各家知道。
下午,李家村附近莲峰山下,几面山坡都有人从下往上开展拉网式搜索。
后来李家村和朱家村的人也加入搜山队伍。
连续几天,莲峰山几乎被翻了个遍。有力气,够仔细的人家,或多或少都挖到一些杂粮补充到家里的粮仓里面,大薯、葛薯、番薯芋头等等。还有人挖到土茯苓。
有人受到启发,扩大搜索范围,用同样的方法到更远的地方去找,令人失望的是,远一点地方几乎没有什么收获。
人们又一窝蜂跑去田边地头,在角角落落寻找,找那些平时被忽略的在地边自生自灭的农作物。多是番薯和芋头还有大薯。运气好的人能找到一两顿口粮。
如此这般又。过了很多天。
一天晚上,李村长家聚集了各家的当家人。
“老村长,我们现在去山上已经找不到吃的东西了,又没有下雨 ,地种不了,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李村长也不知道。他每天都盼着下雨,盼着下雨他们可以种地,能种地就有粮食吃。
“我们要不要离开这里,找到一个有水的村子,在那里居住下来,在那里耕田种地?”有人问。
他们手上的粮食撑不了多久了,要早一点种地才行,种了地,收到粮食,他们才不会挨饿。
“可是我们能去哪里?别的地方是什么情况我们都不知道。”另一个村民问道。
“我明天要去镇上开会,镇上有什么通知我会回来跟大家说。”李村长说。
过一会李村长又说:
“听说其他地方的情况比我们镇还糟糕,我们能依靠的最主要还是自己,省着口袋里的粮食,继续去山上找吃的,等到下雨种地。”
村民没有得到有用的消息,就失望地回家了。
第二天李村长去镇上开会,唐明和李大娃去镇上挑水,李小薇也想去镇上看看,他们三人和李村长一起走。
李小薇在镇上走一圈,看看物价。一家米铺开门,有米卖,五十文一斤,番薯三十文一斤。挨着米铺的是杂货铺,也开着门。盐和酱油也是五十文一斤。另外就是布庄和广药堂还开门营业,其他通通都是关门的,广药堂不收草药。
街上有佩戴大刀的巡逻差役。米铺外面有两人把守。
街上没有人作乱,没有流民在街上晃荡,买东西的人很少。李小薇看一会,看见有一两个人走进米铺,过一会拿一小袋米出来。
看起来和以前差不多。但李小薇知道,形势是更严峻了。
米价那么高,需要买米的人家口袋总会被掏空,到时候再也拿不出来钱买米,到时候真正会挨饿。
取水点人比较多。
李小薇找到唐明他们,就回李家村,这一趟李小薇没有什么收获。
下午李村长召集了村民到村口柚子树下开会。村长带回来的消息,就是救济粮还要等几个月才到,让各个村自己想办法撑到领救济粮的时候。
至于想逃荒,想拖家带口去别的地方生活,官府不支持,不做安排,别的地方更乱。
听到几个月以后有救济粮可以领,村民安心一些,大家手里还是有些粮食的,还能撑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