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过山神后,母女三个走了快半个时辰,走到一处之前没来过山头,寻找可以挖的草药。
走进一片树林里面,什么都没有找到,在树林边上没有那么多树木的地方, 有一片地方长了很多低矮的杂草,李小薇看见了一片钩藤,她认得是因为她小时候和她妈妈去山上采过 。
李小薇剥下来一根枝条对何秀芳说。
“娘,我在药堂看见过有人拿这种带钩子的枝条来卖,药堂收了,这好像叫钩藤,我们也采了拿去药堂问问吧。”
何秀芳也不懂,就听女儿的,毕竟女儿去过几次镇上的药堂,很可能女儿说的是真的。
母女三个就开始从钩藤的藤茎上剥下来一根根带钩子带叶子的小枝条。摘完了,扎好有三大捆放在一边。又在附近找了一会,只挖到一些五指毛桃根,再也没有遇到认识的草药。
山上到处是各种树木,树藤,杂草,何秀芳也不知道哪些是草药。还好女儿知道这种叫“钩藤”的草药,要不她们这次几乎要空手回去。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吃了周婆子煮好的粥。
顾不上休息,何秀芳就拿出来钩藤剥掉上面的叶子,小薇说药堂收的钩藤是光秃秃的,没有带叶子,周婆子和李小兰也来帮忙。
李小薇拿着五指毛桃根去溪边洗干净拿回来晾晒好。
钩藤上的叶子都摘掉了,也晾晒起来。
明天就去镇上了,李小薇去菜园里看有没有可以摘去卖的菜。
可以摘有豆角,韭菜,番薯叶,豆叶,通菜,茄子,没有别的了。
何秀芳安排一家人晚上早早吃饭睡下。第二天三更起来收整要拿去镇上卖的东西。
李小薇她们还没有收拾好,李大娃兄妹俩就等在了院子外面。
天蒙蒙亮,能依稀看得见路,一行五人就挑着东西安静地出了村子。
到镇上的时候,先去如意酒楼,周管事已经在指挥工人们干活了。他一边给一个工人交代着事情 ,一边让王小哥收了李大娃的柴,付给李大娃四文钱,又把李二妹的瓜苗也买了。李小薇看周管事挺忙,就抓住一个空隙问:“周管事,我大娃哥挑柴来卖,你这还收吗?”
周管事沉吟一会,“嗯……再挑来六担吧 ,之后暂时就不收了。”他估计这酒楼的生意做不了多长时间了。
李小薇谢过周管事就带着和大家离开去集市摆摊。
今天是赶集日,李小薇她们来得不算晚,占了一个不错的位置。摆好菜摊,两家的菜挨在一起放。李二妹拿来的有潺菜、枸杞叶、通菜,矮黄瓜 ,量都不多,每样三五斤的样子,整理得很好,此外还有一口袋干菌子。
看李二妹家的干菌子,李小薇都想买,她们家没有人会分辨蘑菇,不敢采。
这一次,李小薇拔了一把蒜苗和一把小葱,打算用来搭送给买菜的人。
路上李小薇就和大家说过菜价的问题。又问了李二妹看她记不记得她家几样菜的价格,李二妹都记住了,等会顾客问,她能答上来的。李二妹没有称,就用李小薇家的。
李二妹第一次摆摊卖菜,有些紧张。李大娃还沉浸在得到四文钱的喜悦当中,时不时摸一摸衣服内袋里的四枚铜钱。
李小薇看了看李大娃,见还没有人走近买菜,就对李大娃说,“大娃哥,周管事说还要六担柴,你不怕累的话还可以挑来卖给他,就到我们今天去的地方找他就行,他每天都在的。”反正李小薇去找周管事就几乎没有扑空过。
李大娃忙说,“不怕,不怕。”过一会又低声说“谢谢小薇妹子。”
“不用谢我,是你自己不怕累才赚得到钱的。”
她们菜摊子的菜新鲜,品种也丰富,很快就有人来光顾。
等菜卖出去两三斤,李二妹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紧张,语气轻快不少,脸上都有了一丝笑容。
李小薇还是主要让何秀芳和李小兰负责卖菜,她在旁边看着,有时候搭把手。
何秀芳算钱有些慢,但有李小兰在就不用担心她们应付不过来。李小薇又交代她们称重要足,送根葱一根蒜什么的。
李小薇让何秀芳她们看菜摊,她一个人挑着草药去广药堂。
广药堂伙计见她是老熟人了,直接把人领进了后院,请来掌柜的,伙计就出去了。
只有鸡骨草是晒干了的,五指毛桃根和钩藤都没晒干。
“掌柜的,我也不懂怎么处理草药,不知道要不要蒸熟再晒,也不知道要晒多久,还是拿来给您处理更好。”
“嗯,不妨事。”对这些草药他还是挺满意的,拿来他们自己处理更好。
掌柜的给李小薇说了各种草药的价格后,就给她称重。
付完钱给李小薇,掌柜的又说,“姑娘,你还能再拔到鱼腥草吗?”县城的广药堂让他帮忙收一些。
“有的,掌柜的,您大概要多少?”
“生称一百斤左右吧,你拔了,洗干净泥土,晾干水拿来给我就行,注意不要捂烂了,根茎叶都要的。”
“好的,我这两天就给您送过来。”
今天卖药材得了一百三十文。
回菜摊的路上,李小薇盘算,她家现在赚到的钱是继续买米还是买其他,她一时拿不定主意。
快到集市的时候,还是转头去米铺买了五十斤米,放进空间再回去菜摊那里。何秀芳她们已经收好摊子在等她回来。
看见小薇的筐子的草药都没有了,何秀芳放下心来,她挺担心那带钩子的枝条不能卖出去 。
“小薇,二妹家要买米和盐。”何秀芳说。
“那我们先去米铺吧,那里有米也有盐卖。”
盛记米铺的小伙计看见刚买过五十斤米的小姑娘又来了,还带了一群人。
“小二哥,我堂哥他们要买一些米,他们先看一看。”
“我们……,我们买的不多。”李二妹小声说。她卖菜得了二十二文,卖菌菇得了四十文,他哥卖柴得了四文钱,一共有六十六文。
小二哥给她看了两文钱一斤的米,就是李小薇买的那种。
“有没有更便宜的?”李二妹问。
小二哥找出来大半袋子米说。
“这里面的米是米袋子底下的,有些碎,还有就是混了一点受潮发黄的,但不多。”小二哥给她说清楚,还捧一捧出来给她看。
“这个我们掌柜说了一文钱一斤。”
李二妹拿起一把米看了看,问她哥,“哥,你看,我们要这个可以吗?”
李大娃应道:“行,就买这种。”
“那小二哥给我们称一下多少斤,我怕我们钱不够。”
伙计拿米去称,五十二斤,李二妹从钱袋子数出来十四枚铜钱,其余的都倒到柜台面上给小二哥。
“我们再买一些盐,买十四文钱。”李二妹又说。
“十四文钱不够买一斤”,伙计一边说一边称好盐包好递给李二妹。
“娘,我们今天先不买米了,下次吧。”李小薇说。何秀芳都听女儿的。她有些眼馋李二妹家买到了便宜的米,可惜李二妹都买完了。
“小薇,我们家没有猪油了。”何秀芳说。
到猪肉摊的时候,买两斤猪板油。
这还是李小薇家第一次买猪板油,老板都有些懵了,只收三十六文,还送给她们一副猪大肠。李小薇还问她娘要了六文钱才够付。
没有再买其他东西,一行人开始走回家。渴了就喝一口自己带的水,虽然饥肠辘辘,汗湿衣衫,但东西卖出去了,也买到要买的东西,几人心情都不错,特别是李大娃兄妹俩。五十多斤米,省点吃,可以让他们家三口人吃好些天。
“二妹,到家把米晒一晒,发黑的米一定要挑出来不要吃,发黄的最好也不要吃。”李小薇说。
“嗯,知道了,小薇姐。”李二妹回道。
在村口分开的时候,李二妹又问李小薇她们明天去不去卖菜,李小薇告诉她,她家下一次赶集日再去。
“你可以去卖的,镇上的住户有人会出来买菜的,就是不要摘太多去。”李小薇对李二妹说 。
何秀芳到家才想起来没有买酸菜坛子。
何秀芳把卖菜得的三十六文拿出来,给李小薇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