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么一说,大伙都反应过来:是啊!眼下大家喝的都是白水来着!

刚才还有人暗戳戳地想呢——花城得穷成什么样,才会连待客的茶都拿不出来?可这几日在城里看了,也不像啊!

至于文章嘛,左右是要写的,按惯例,写完在场的大员定然都会传阅,不愁没有得到指点的机会,因此这个提议并没有人反对。

可就在众人等着喝茶时,琴声再次响起,不到片刻,箫声也加入其中。

奏的是不知名的曲调,却如山涧泉鸣,又似环配铃响,令人不由自主想到空谷幽兰、高山流水,耳畔有清风拂过,整个人好似漂浮到了云端。

过了一会儿,六名十二三岁的道童各自捧着一个木质茶盘,缓缓从后方行至先前老者用过的茶台边,依次将手中东西放了上去。

为首那名道童领着其余几人在啾啾鸟啼与琴箫和鸣中掀盖、烫杯、投茶、冲水。

和着乐声的旋律,道童们的动作赏心悦目至极。

没过多久,整片地方都弥漫起氤氲的茶香。

随后琴箫声渐渐远去,道童们有序地走过小桥,将茶盘上的茶盏递到众宾客手里,随后行完合什礼,径自离去。

“哎哟!好香!”惊呼出声的是言巍。

茶盏还没端至近前,幽幽的茶香便钻入了每个人的鼻子里。

“苏大人,这是什么茶?似乎从未见过……”

苏惟生笑道,“这是花城茶园制出来的新茶,名唤‘香魂’,是用金丝皇菊与上好的、经过特殊方法制作的绿茶窨制而成。”

众人一听,忍不住用力闻了一闻。

顾举人叹道,“比贡茶还香哪!”

性急的学子甚至顾不得茶水的滚烫,轻轻呷了一口,顿觉一阵清香盈满这个口腔,一路蔓延至心底。

“妙极!妙极呀!”

“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品!”

“花之香与茶之清完美融合,却也不曾破坏各自原本的味道,竟仿佛浑然天成!”

苏惟生将惊叹声听在耳里,心底微微松了口气,也不由感叹,滇池王府那几名制茶师父的确会举一反三,且技艺十分出众。

也不知任家和关家那几位当家的是不是瞎了眼,竟把这样的人才丢在角落里蒙尘!

这“香魂”他不过是提了个想法,剩下的皆由几位制茶师傅完成。

听苏正德说,他们绞尽脑汁想了好些天,才想到这个法子,将金丝皇菊前后共窨制十次,用了炒制过的特等“翠华”做茶坯,又经过无数道繁琐的工序,才制出了这种味道。

苏惟生一尝之下便惊为天人。

他跟滇池王对视一眼,花城的茶,算是一炮打响了。

君不见,连从京城名门来的范、顾二人以及从繁华江南来的言、柳二人都拍案叫绝么?

“这才叫茶会,名副其实的茶会!”参加过无数茶会的学子们感叹道。

李巡抚望着苏惟生,目光灼灼,“苏大人,你这脑袋瓜里,到底装了多少新奇的主意?”

苏惟生朝他举了举杯子,“大人谬赞,下官愧不敢当!”

“苏大人,这香魂茶在哪里能买到?”一名六七十岁的老者起身问道。

那是蜀地“明是书院”的余山长,在西南地区名望极高,最大的爱好就是饮茶。

厅内所有人都想问,连见识过不少好东西的范举人和顾举人也忍不住想,这茶比之宫中贡茶强了何止百倍,带些回去给家人尝一尝也无不可。

只是先前见苏惟生在跟李巡抚说话,不好打扰,此时见余山长询问,人人都竖起了耳朵。

苏惟生笑了笑,稍稍提高声音,“大家远道而来参加这次茶会,苏某也不好失礼于人,因此各位离去之时,每人都可得一匣子‘香魂’,作为茶会赠礼。”

他看向余山长,“如果余山长还有别的需求,可派人到城中的聚兰阁买。只是铺子里茶叶种类繁多,故而分了等级,等级不同,味道自然也有差别。”

“阁中有专供客人试茶歇息的地方,山长若是不嫌麻烦,倒是可以亲自去尝一尝。毕竟不拘价格如何,总要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

言下之意,铺中茶叶有名贵的,也有普通的,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购买。

来参加茶会的大多是读书人,并非每个人都家底丰厚,有的有地位有名望,生活却比较清苦。

这样的人,当然可以买次一些的茶叶,但苏惟生保证,就算价格最低廉的那种,也比外头那些名贵的生茶好喝。

花茶啥的,这些人从前在家又不是没喝过,不就是晒干了拿来泡水吗?好些家境寻常的女眷就爱这玩意儿。

可花城弄出来这个“香魂”,它是真不一样啊!懂行的人一尝便知,无论滋味还是香味,都是上上之选,再加上这个“大魏独一份”的名头,就是价格再贵也有人要!

听说还加了特制的绿茶,也不知是怎么弄的,简直能让人香掉魂儿!这名字起的,太贴切了有没有!

家境一般的原本还有顾虑,但一听有次一等的茶叶,就都动了心思。

人苏大人不是说了么,那些茶叶都是用特殊手法制成的,滋味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

苏惟生见目的已经达到,便开口道,“别院里还有些古画和字帖,有意者可前去看看。这里地方够大,诸位若是不嫌弃,可以搬过来住上几日,另外方才不是说写文章吗?时间就定两日吧,后天酉时之前交上来即可。”

“花城府衙有意编订一本《茶话》,李大人、毕大人和余山长都答应了写篇文章放在里头。大后天晌午咱们再一道讨论讨论,届时选出写得最好的十篇,与几位的文章集结成册,交给任家与何家的书铺售卖。”

这是他拿出炒茶方子那会儿就向滇池王提议的。为的么,自然是提高花城茶叶的名气。

但对这些学子也并非全无好处。

首先,大后天一道讨论,讨论什么?自然是点评文章的优劣,所以在场所有学子的文章都能得到指点。

其次,李巡抚、毕学政等人都做了一辈子地方官,有一定的人脉和声望;苏惟生是状元郎,其提议的新政取得巨大成功,名声也不容小觑;余山长则是桃李满天下……

这些举子秀才的文章一旦能与他们的放在同一本书册中,借着其人脉在世人面前露脸,也就离成名不远了!

这个,算是苏惟生给学子们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