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文和徐婉晴两个人的望远镜一直盯着这只隐藏在草丛之中的斑斓猛虎。
作为一个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顶级捕猎者,这只老虎也很清楚,自己不可能通过这样的手段彻底靠近羚羊群,也明白自己就算是花这么大的功夫,也只能狩猎到一只羚羊,所以在靠近到大概二十米左右的时候就停下了脚步,因为再往前就有可能会被发现了。
前面已经没有可以让它遮掩身形的地方了。
不过它并没有着急冲出去。
这个距离还稍稍有些远,如果现在冲出去的话,那么一定会惊到羚羊群,而这些家伙都一个比一个能跑,二十米的距离虽然已经足够近了,但是把握还是不够大,它需要在这里等待,等那些羚羊离它更近。
“它是在等这些羚羊靠近它之后再准备动手吗?”
老虎不急,徐婉晴在这边倒是有些着急,因为已经看了半天了,这个老虎居然还是不动声色的趴在那里。
“这个距离还是有些远,所以它需要等那些羚羊无意识的靠近它,然后再发动袭击,不然很有可能会失败!”
“那它就不怕这些羚羊离它越来越远么?”
“你仔细看它所处的那个位置,那些羚羊在吃东西的时候,其实是往它那个方向一点一点移动的,所以它只需要在那个地方耐心等待,总是会进入它的狩猎范围。”
李弘文让徐婉晴注意他们到达时那几个羚羊所处的位置,以及现在羚羊所处的位置。
“真的哎?!那它是提前就算好了,这些羚羊会往这个方向移动,所以才一点一点的靠近这个位置的吗?”
徐婉晴仔细的看了看,发现确实如李弘文所说,这些羚羊的位置真的好像往老虎的这个方位移动了不少。
“哎!哎!哎!!那只羚羊靠近老虎了,还继续在往老虎这个方向移动,它好像发现老虎不远处那个草比较茂盛,想去吃那儿的草!”
就在这时一只羚羊从羚羊群当中往老虎的位置快速走去,看样子是相中了离老虎大概七八米远的那处茂盛的草丛。
看到这里,徐婉晴立马激动的指着那边。
李弘文这个时候也把照相机拿了出来,用照相机的镜头对着望远镜,通过望远镜来捕捉着远处的老虎。
像之前所说的那样,这样的方式,画面多少有些不太清晰,但确实可以拉近很多,将老虎和羚羊拍下来。
那只被李弘文徐婉晴,还有在它不远处盯着它的老虎盯住的羚羊,并没有发现危机,而是一蹦一跳的来到了那处它认为的茂盛草丛低头啃食起来。
“它动了!!!”
老虎从草丛当中冲出来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声音的,但是是携着一种势在必得的气势,一种震慑群兽的威严以及杀意,从草丛里头窜出来的。
它眼里只有这只靠它最近的羚羊,其他羚羊在它眼里视若无物。
老虎没有发出声音,但是徐婉晴有,甚至于在看到老虎冲出来的那一刻,她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老虎虽然没有发出声音,但是突然从草丛里蹿出来,还是引起了羚羊群的注意,在发现是一头带着杀气的斑斓猛虎之后,所有的羚羊都开始逃窜。
羚羊作为一个草食动物,能够在山林中在原野中存活下来,它的优势就是速度更快,转弯转向更敏捷,所以虽然离得很近,但是老虎扑的那只羚羊第一时间向旁边一跳,躲开了老虎的这一扑。
随后撒开腿就向远处跑去,但是老虎虽然长距离没有办法跟这些羚羊比耐力,但是在短距离的冲刺上也是有优势的,发现不对之后脚下用力一个扭身再次以扑向了羚羊。
为了捕获这只羚羊老虎已经偷偷潜伏了得有一两个小时了,所以势在必得的一次狩猎并没有太多意外。
羚羊虽然已经尽力逃窜了,但是还是被老虎一个虎扑,咬住了它的后腿,然后一甩就把它摔倒在地上。
“这也太快了吧,那些羚羊为什么就不回来救一救这个同伴呢?要是它们一起去顶老虎,老虎应该也不能把它们怎么样吧?”
这样的猛兽捕食画面徐婉晴确实是第一次看,她见老虎三下五除二就把羚羊给咬在嘴里,一边感叹老虎的捕猎速度,一边又在生气其他羚羊为什么不救一救自己的同伴。
“首先是血脉压制,这些羚羊对于老虎这种顶级捕猎者是有着天生的恐惧的,在面对它的时候会不敢跟它正面对抗,因为体型冲击力以及在于猎杀技巧上,它们都不是对手,另外就是这些群体动物,并没有太多的这种互相合作互相保护的概念,第一想法都是先自己逃命。
或者说如果说它们扭过头来一起对老虎出手,死的可能就不止这一个,现在这一个死掉他们其他的都能够逃命。”
李弘文在一旁解释道。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这是自然当中的生存法则,强大的动物独居,去狩猎那些弱小的群居动物,弱小的群居动物通过牺牲少量同伴,换取多数同伴的生存。
“你那个纸鹤能跟上那些羚羊群吗?要不我们也抄近道,去追一追他们,看能不能打到一只两只的羚羊?”
要说女人这个思维有时候确实是非常的跳脱,徐婉晴这边刚还说其他羚羊为什么不去救这只羚羊,结果一扭头立马又想着让李弘文通过纸鹤追踪一下这些羚羊群,然后去打两只羚羊回来。
“追倒是没有问题,但是现在因为有这只老虎出现,它们可能要跑挺远才会再次停下,所以我们要追的话,路可能会比较长,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追上的。”
“追追看吧,要是它们跑得太远咱就不追了,要是不是太远,咱们绕道过去。
对了,刚才这个老虎捕食羚羊的画面你有没有拍到?”
“拍到了,我刚才按快门拍了好几张,应该有不错的。”
控制着纸鹤向羚羊逃窜的方向追去,李弘文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