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中医不科学 > 第431章 村里来借粮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福义和张福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其实来之前,他们就已经预测到了结果。

一家存的那点粮食,怎么可能救得了全村人?

只是有些人不死心,见张福生每个星期都回村里,给他老爹送粮食。

才鼓捣着张福义来借粮食。

“衍子,粮食的事就不说了!我们听说,最近你们医院在收麻雀、斑鸠和野鸽子?”张福义这次来借粮食只是顺便提一嘴,这个才是正事。

“是有这回事!”张衍点点头。

“衍子,你看肥水不流外人田,能不能把抓麻雀、斑鸠的活交给咱们村里啊?”张福义笑着问道。

“义大爷,因为咱们村比较远,所以没有派收购员过去。

村里想抓麻雀卖钱的话,你们可以和鸡蛋一块送过来。

其实,不限于麻雀、斑鸠、野鸽子,山上的野味啥的,也都可以送过来。

我们全都要!”张衍笑道。

这件事他完全可以做主。

麻雀什么的,多多益善,他不嫌多。

在什么物资都稀缺的年代里,麻雀再少也是肉。

红星医院不差钱,但是差物资。

麻雀、斑鸠、野鸽子都有药用价值,真收多了,也不怕。

随便弄几张方子,交给食堂那边。

保证厂领导都抢着要。

“那行!等我回去,就安排人去抓!然后每隔两三天过来送一次。”张福义欣喜道。

“义大爷,你们别忘了,我之前说的南瓜子的事。

再过一段时间,地里就开冻了,别忘了多种点南瓜。

我们三毛钱一斤收南瓜子,您也别担心种多了,十万斤只是打底的收购量。

就是二十万斤,我们也能吃的下。”张衍又再一次提醒道。

“三毛钱一斤?真的?”张福义有点不敢相信的追问了一句。

“我还能骗您?”张衍笑道。

“好!等地里一开滑,我就安排人把大队的荒地都种上南瓜。

咱们大队别的不多,就是荒地多。”张福义一拍桌子说道。

三毛钱一斤,这个价格可是很高了,和供销社里的卖价还高出不少来。

南瓜子的产量虽然不高,一个三四斤的南瓜里也就出二两南瓜子,可是南瓜的产量高啊。

一颗南瓜能接五六个大南瓜,有的甚至能接十几个南瓜。

一亩地南瓜的产量能达到七八千斤。

这还是种在荒地上的产量,如果是种在好地里,精心照顾一下,一亩地能够收好几万斤南瓜。

换算下来,一亩地的南瓜,怎么也能收大几十斤南瓜子。

这个年代的小麦亩产才一百多斤,能达到二百斤就算是高产。

小麦一斤的收购价才八九分钱,一亩地大几十斤南瓜子的收入都快赶上一亩地的小麦赚钱了。

要不是国家有规定,有粮食的任务,张福义都有把所有的地都种成南瓜的冲动。

至于说南瓜子最后怎么办?

这个张衍还真不担心。

虽然表面上看,南瓜子的收购价比供销社的卖价高,可是供销社的供应量有限,属于有钱买不到。

张衍把南瓜子拉回医院,加工一下,五毛钱一斤都有人抢着买。

包括轧钢厂那边,也肯定愿意买。

物资紧缺的年代,只要你有物资,就不用担心卖不上价格,卖不出去。

有人可能会质疑,既然南瓜子这么好卖,那些农村的人,为什么不多种点,卖给供销社也是好的。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还有这个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决定的。

如果不是,张衍代表红星医院和张家屿生产大队谈南瓜子的收购,张福义也不敢乱种南瓜。

这个年代,地里种什么,家里养什么,这个都是有规定的。

比如,家里的鸡不能超过五只,养猪不能超过两头。

说话间,祥子买烧饼油条回来了。

张衍招呼张福义和张福运吃饭。

这时张福生也起来了,看到张福义和张福运,连忙打招呼,“义大哥、运二哥来了?

老大,你义大爷和运二大爷来了,怎么不叫我!”

“光和义大爷聊天了,忘了叫您了!”有外人在,张衍也很给张福生面子,笑着解释了一句。

往日里,张福生那天不是睡觉睡到自然醒?

都是大家吃完饭走了,张福生才起床,不紧不慢的洗漱吃饭。

也就是张母,愿意伺候他,单独给他留着饭等他起来吃。

张衍拿了两个烧饼,夹上两根油条,递给张福义,“义大爷,到这儿就是到家了,您可别作假。”

完了又给张福运拿了一套烧饼油条。

烧饼油条就是烧饼夹上油条,这是北京的吃法。

北京人吃油条都不按根或者按斤,而是按套。

就是烧饼和油条放在一块,算是一套。

只可惜,现在再想吃烧饼油条,也吃不到那么地道的味道了。

老北京人都有钱了,不愿意再干这种起五更爬半夜的辛苦营生。

现在,北京卖烧饼油条的,卖早点的,都是外地人在干。

外地人为了成本什么的,再加上很多的手艺也没有学到精髓,所以很多原来的北京老味早点,小吃,都没有了当年的味道。

老郭在相声里都忍不住感慨,老北京的小吃基本上已经消失,再也吃不到当年那个地道的味。

吃完饭之后,张福义两人要走,张衍从屋里抗出一袋面粉来。

“义大爷,运二大爷,多的粮食我也没有,这袋面粉,是我孝敬五爷他们。

年龄大了,胃口不好,吃东西不好消化,这袋面粉给他们改善改善生活。”张衍说完,直接把面粉扛到外面的马车上。

“衍子,你们家这也一大家子人·······”张福义推辞道。

“义大爷,我也就这点能力了,别的我是真帮不上忙!”张衍满脸歉意的对张福义说道。

“你是个好孩子!我代你五爷还有村里的大爷们谢谢你!

你放心,这些粮食,我肯定一分不少的交到他们手里。”张福义感到道。

张福义又何尝不知道,现在粮食供应都紧张,城里只能说是比乡下好过一点。

要说让某个人,拿出粮食来借给全村人,这根本不可能。

张衍能够拿出一袋面粉来,已经是非常大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