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钱光贤正和另一名老者在凉亭中闲聊,见到白若雪前来找寻自己,不免有些意外。
他笑盈盈地朝众人招呼道:“几位大人许久不见,今日怎么得空来找老朽?”
“茂山书院依山而建、清净优雅,钱老在此修身养性,定是灵感迸发、佳作不断吧?”
钱光贤大笑了一声:“老朽这段时间确实有两幅得意之作,等下还想请几位大人一同鉴赏,不知能否赏脸?”
白若雪也笑答道:“求之不得啊。”
“不过大人此番前来,不会只是为了看画吧?”
白若雪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将目光移到了边上那位老者的身上:“钱老,请问这位老先生是......”
钱光贤马上为其介绍道:“这位是老朽的故友,姓公孙名太乾,亦是这茂山书院的山长。老朽正是受他之邀,才来书院小住几日。”
“原来是公孙山长,失敬!”
公孙太乾向众人见礼后,识趣地朝钱光贤道:“既然大人找贤弟有要事商量,愚兄就不打扰你们谈正事了。”
公孙太乾告辞之后,钱光贤就将众人请进了自己的卧房。
白若雪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将两封信交给钱光贤:“还请钱老能助我一臂之力。”
这两封信上,有五个字相同,而白若雪请他重点辨认的就是后面那“现在吾手”四个字。
“粗看之下,这四个字像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钱光贤将两封信纸左右对齐,逐一对比:“不过还需要再瞧仔细一些。”
他眯起眼睛,瞧得相当仔细。白若雪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打扰。
半盏茶过后,钱光贤直起了身子道:“就目前来看,老朽认为两封信是同一人所写的可能性有九成。”
“九成?不能完全确定吗?”
“不能。”钱光贤指着上面的字道:“大人请看这几个字的勾、撇、捺,或多或少会有不同。”
白若雪根据他所指的几处要点进行比对,的确有少许不同。
“老朽擅长的是作画,至于书法只能算是小有研究,不敢下此定论。另外......”
他研墨之后提笔写下了四个“手”字,请白若雪比对:“即使同一个人写同一个字,也一定会有极其细微的差异,不可能写得完全相同。无论是谁,也无法写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字。”
这次看他的四个“手”字,对比更加明显了:第一撇的长短、后面两横的距离、最后一笔竖钩的的弧度都会略有不同,相似度差不多九成,但从字迹上依旧能看得出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白若雪自己也接过笔,在纸上写了同样四个字,没有哪个字特别相似,甚至连九成都不到。
看完之后,白若雪才确信道:“确实如钱老所言,九成的相似度不低了。”
字迹鉴定一事就到此为止,白若雪顺便欣赏了钱光贤的两幅得意之作:《茂山翠竹图》和《溪涧春鸣》。
“钱老的画功似乎又精进了不少。”
“白大人过奖了,创作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有灵感。”钱光贤略显得意地捋了捋白须:“这儿山清水秀、灵气萦绕。老朽在此地住了约有半月,每天早睡早起,只觉得精神气爽、思若泉涌,这才能够画出如此佳作。”
两人又寒暄几句,白若雪才向他告辞。
临走之前,她又留下了一句:“说不定过上几日还会上门向钱老请教,叨扰之处望请见谅。”
“好说。”钱光贤爽快地答应道:“老朽原本就打算再住上一段时间,也许画技还能有所突破。大人有事尽管来找老朽便是。”
返回的路上,宋成毅向白若雪请教道:“白待制,那么霸儿果真是被同一伙绑匪绑走了?”
“既然两封信是同一人所写,那就错不了。”白若雪沉着脸道:“没想到这个丰年顺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敢绑架一位堂堂正四品将军之子,真是狗胆包天!”
确定宋天霸被绑架之后,宋成毅明显比一开始更加焦急:“那我该怎么办,他们到底要怎么样才肯放霸儿?为什么光留下八个字却不说其它事情,只是为了告诉我霸儿被绑走了?”
“宋将军先别着急。”白若雪安抚道:“这伙绑匪所作的案子我都了解过,目的就是求财。霸儿既然在他们手上,至少暂时是安全的,不然他们用什么来交换?至于为什么不提要求,我猜可能是他们还没考虑好到底该勒索多少财物比较合适。等到确定下来之后,应该还会送信上门。”
宋成毅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白待制刚才会说有可能还要去请钱老帮忙,原来料定绑匪之后会继续送信。”
“这是肯定的。只不过有一件事,我比较在意......”
“霸儿是被谁绑走的?”
“不是,刚好相反。”白若雪举起那张信纸道:“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霸儿是被人绑走的。”
“啊?可是信上不是说......”
倒是崔佑平已经听明白了:“对啊,信上说的不一定是真的。光凭这两句话,如何证明令公子就一定在他们手上?庄家那个时候,绑匪可是送来了福儿的长命锁证明确有其事,可现在能证明令公子在他们手上的信物却什么都没有!”
白若雪接着说道:“信上的字迹一样,最多只能证明是同一个绑匪所写。宋将军的爱子失踪,不少人在帮忙寻找,知道此事的可不少。说不定他们是从哪儿听说此事之后,想要借机敲上一笔。以前他们只敢绑架富商之子,而今在被官府满城通缉之时居然还敢绑架朝廷命官之子,这样做太不合理了。可如果他们这次是钻了空子,那一切就能够解释通了。”
宋成毅想想有理,便询问道:“白待制,那宋某回去之后又该怎么做?”
“无论如何,家中之人的嫌疑依旧存在。宋将军回去后把除了你以外其他人的来历详细写下来,并且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小心不要打草惊蛇。”
“宋某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