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夏觉得不仅是安史之乱,所有乱世都会涌现出一批有气节有信仰的爱国人士,他们没有辜负国家,但因为封建腐败的朝政却辜负了他们。

【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张巡、李嗣业、仆固怀恩、李光弼、郭子仪……】

和宋朝一样林夏把安史之乱牺牲的名将投在屏幕一旁供李隆基参考,里面有汉人也有外族胡人,怎么用就看他们的了。

林夏把名单投出来后,明显弹幕上的讨论变多了,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讨论。

不过相较于其他人,张巡因为睢阳之战过于惨烈,其一人的弹幕就能顶上一半的人了。

林夏看到他们讨论睢阳之战,就突然想起她原来沉迷各种悬疑小说时,看过一个作者写的写的古代被乱军围困后吃人的故事。

反正看完让林夏emo了好久,而在知道这个故事原型可能是睢阳守城战时,林夏还搜了一下相关资料……

然后林夏就更难受了,毕竟这可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

看着弹幕上的讨论林夏还是解释了一下。

“说到安史之乱各种战役,若说最惨烈的战役,莫过于睢阳之战或是说睢阳保卫战了。”

“而其守城将领便是张巡。”

“安禄山叛乱后,张巡就起兵讨贼,并在宁陵、雍丘屡破敌军,后率领众兵至睢阳,与太守许远会合共同抗敌。”

“至德二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共十几万人,进攻睢阳。”

“而睢阳保卫战最初,面对强敌,张巡守军屡出奇招,大挫叛军兵锋;”

“然而至德二年七月,叛军再次增兵至18万之,众敌众我寡,睢阳守军孤立无援。”

“粮草短缺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到到当时的河南节度使,唐朝宗室大臣,嗣虢王李巨!”

“其实睢阳城中原有粮食六万石,可供守城将卒一年所用。”

“但嗣虢王李巨下令分三万石给濮阳郡和济阴郡,许远提出反对意见,被李巨拒绝。”

“然而济阴郡太守高承义一拿到粮草,即刻献郡投降叛军。”

“而睢阳的守军面临的结果就是,城中粮草难以为继,士兵们每天只能分到一勺米,饿了只好吃树皮和纸。”

“没有粮草外援,而且叛军进攻得愈发猛烈。城中守军很多因饥饿而死,城里的麻雀老鼠都被吃光了,连铠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来吃了。”

“万般无奈之下,张巡带出自己的妾,当着将士的面杀了,强令将士们吃下,许远也杀了自己的童仆给士兵吃。”

“于是城中开始人吃人,同年十月,叛军攻陷睢阳,据说城内原本有上万人,城破时仅剩四百。”

……

各朝代百姓处太平年的还好,苦一点好歹还能活着,但乱世中的百姓可以说是十分感同身受了,

唐朝尤其是唐玄宗时期的睢阳百姓全都懵了,目前玄宗时期还属于大唐盛世之中,百姓过的也算安稳。

即使知道后面会发生战乱百姓也只顾得了当下,但不代表他们能接受自己被吃啊!

各朝读书人自然是认为吃人是不对的,但是作为被围困的守军在不投降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有选择啊!

李世民之前本想着稳重一些,但听到睢阳的情况再也忍不住眼泪了,为被围困的百姓,也为下决心的张巡。

但李世民不明白,睢阳地理如此重要,那援军呢?不可能周围全被攻陷了吧!

不过这个“李巨”,不知道是哪个宗室后代,李世民默默在心里记了下来准备稍后悄悄问林夏,如果除了这件事还有其他问题的话,那这个李巨还是别出生了。

唐玄宗李隆基本来在认认真真记着屏幕上的人才,现在这些人必须好好重用,有后世的预告,大唐这次肯定不会重蹈覆辙。

但他也有些好奇张巡存在感为什么这么强?想必一定是大才了,直到听到林夏说起睢阳之战……

李隆基:……

李隆基一想到一城百姓即使一万多一点,被吃到只剩四百余人就眼前发黑。他也想知道周围的援军呢?既然张巡善战,如果有援军和他内外夹击不是更好么?

玄宗时期被提到的将领人才都很高兴,觉得如果皇帝别昏庸下去的话,他们肯定能得到重用一展抱负。

只有还未入仕当官的张巡,有些难以接受,他是认可天幕上那个“张巡”的保家卫国之心,但那可是吃人啊!

……

林夏觉得不管城中百姓是否是为了大义自愿被吃,亦或者是在惊惧中死去,事实上睢阳周边唐军是有很多次救援机会的,但是他们还是眼睁睁看着睢阳城破。

看到弹幕上的疑问,她呼了口气继续道:

“在睢阳被围后,张巡就曾派人四处求援,但当时周边有贺兰进明驻守临淮、许叔冀和尚衡驻军彭城,只是观望却不肯救援。”

“许叔冀只送了布数千匹,却不肯出兵,南霁云在马上谩骂,要求拼死决斗一换粮食兵马,许叔冀不敢回答;”

“贺兰进明担忧出兵后会被许叔冀袭击,又妒忌张巡的声名威望,本就没有出兵的意思。”

“并且在明知睢阳守军忍饥情况下,大肆设宴款待,但南霁云一想到城中将士情况便不忍独自享用,最后拔刀砍断一根手指以示来过。”

“南霁云到了真源,李贲送马百匹;而在在宁陵宿营时,得到城使廉坦的三千军队。”

“可惜在乘夜突围入城时,被叛军发觉,加以阻挡,南霁云边战边进,士兵大多战死,到达睢阳的才一千人。”

“还有闾丘晓,此人同样是个嫉才狭隘的人。八月时,睢阳城中粮草耗尽。刚刚接任河南节度使的张镐,命令闾丘晓火速增援睢阳。”

“然而,闾丘晓却以叛军气焰嚣张为由,迟迟按兵不动。”

“于是睢阳守军在叛军和己方某些人的联手之下,终于在10月被攻陷,张巡等数百人全部殉难。”

“睢阳陷落的第三天,张镐带兵赶到,打退了叛军,夺回睢阳,并杖杀了不肯援救的闾丘晓。”

“而在睢阳陷落后10天又收复了洛阳,叛军再也无力南下。”

“睢阳可以说是江淮之门户,一旦失守,不但江南不保,唐王朝极有可能就此玩完。”

……

唐玄宗李隆基知道自己后期怠政,导致政府陷入了严重的腐败,但叛军都造反了,正处在国家为难之时,这帮人还只顾利益争夺……这算不算他自作自受了!

李隆基很想知道如果睢阳没守下来,那些叛军攻破睢阳后,改攻击他们了呢?

那些人要怎么做?直接投降么?这一个个软骨头是怎么当上高官呢?

如果说之前被提到的名将名臣让大家十分高兴的话,这次被提到的许叔冀、贺兰进明、闾丘晓不管有没有入仕都只剩惶恐了。

他们想当不知道或巧合都不行,毕竟这些名字也不是什么比较大众的名字啊!

他们只能想着今天过后要不就改一下名字,毕竟这个名字有些不太吉利?

宋神宗看着那些死活不肯支援的大臣,莫名就想到他大宋后期那些争权夺利的投降派……可不就是一个死样子么!

崇祯帝朱由检觉得不管什么朝代,都有那些为一己之私不顾国家安危的奸臣。

他真的很想问一下这些文官,他们怎么知道如果大明没了,下一朝他们就能过的很好,而不是被清算一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