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出天牢的路上。

路过那个吕正本牢房旁的时候,没有吕正本的大喊大叫了。

但是,萧逸却能听到,吕正本哼哼歪歪的声音:“太子殿下,草民冤枉,草民冤枉啊。”

看来,这个吕正本被刚才那两个狱卒打了一个半死,连大声喊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萧逸向吕正本所处的黑影看了一眼,皱了皱眉头,没说什么,继续离开了。

二人离开天牢,环儿立即就迎了上来,发现林仙儿紧紧抓着萧逸的胳膊呢。

“小姐,里面是不是很可怕啊?”

林仙儿脸色苍白地微微点点头:“确实很可怕,若非爹爹关在这里,打死我也不会来这种鬼地方。”

顿了顿,林仙儿忽然发现,自己还抓着萧逸的胳膊呢,立即松开,俏脸绯红。

“太子殿下的恩情,仙儿永远铭记在心。”

“只是,仙儿只有半年的寿命了,只怕是无法报答太子殿下的恩情。”

“但太子殿下放心,即便仙儿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也会日夜为太子殿下祈祷的。”

萧逸一愣,问道:“仙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环儿跟着解释道:“回太子殿下,小姐是先天孤阴命,活不过十八岁。”

“小姐的生辰是半年之后,所以,小姐才说她活不过半年。

先天孤阴命?

萧逸微微一皱眉头:“没想到,这世上真有这种命格?”

“仙儿,把你的右手伸过来,孤王帮你号号脉。”

“嗯?”林仙儿不由一愣,没迷糊过来,太子殿下会号脉?

不过呢,出于对萧逸的好感越来越强,林仙儿本能没有拒绝,将右手伸到萧逸的跟前。

萧逸将手指搭在林仙儿的手腕之上,开始号脉。

刚才,在天牢之中,虽然林仙儿一直抓着萧逸的胳膊,还被吕正本吓得扑进萧逸的怀里过。

甚至于,之前萧逸被人下毒,神志不清地要非礼林仙儿的时候。

但都是隔着衣服,没有这种肌肤相接的情况。

是以,萧逸的手指捏在她的手腕上,甫一接触,林仙儿就娇躯一抖,俏脸刷一下就红了一个通透。

林仙儿本能想要将手撤回,但她看了萧逸一眼,发现萧逸正双眉紧皱,认真地为她号脉,就没有收手。

大概半刻钟之后,萧逸才将手收回,双眉依然紧锁:“仙儿,你这个命格,其实是一种先天的疾病。”

“倒也不是不能治,只不过过程麻烦一些。”

“具体如何治好你的病,孤王得仔细想一想,制定一个万全的办法。”

“今天太晚了,孤王让赵五和李树把你们两个送回府去。”

“你这个病,见不得夜风,不然病情会加重。”

“嗯。”林仙儿点了点头,却没把萧逸的话当成回事。

她这个病,林光乾几乎将大夏国的名医请到镇北将军府一遍了,甚至于有几个名医来过几次呢。

至今,镇北将军府中,还住着一个神医呢,在大夏国医坛排名第九,等于是林仙儿的私人医生了。

林仙儿问道:“太子殿下不回府?”

萧逸点了点头:“暂时不回去,孤王还得去拜访一个人。”

于是,萧逸和林仙儿在天牢门口分手。

林仙儿回镇北将军府,萧逸则是直奔兵部尚书董岳海的府上。

却说董岳海告老还乡,被萧天行批准之后,回到府上就命人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回江南的老家姑苏城。

姑苏城,就是现在的苏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但苏州的历史远于杭州。

杭州始建于战国末年的秦王政时代,而苏州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吴王阖闾时代。

两者的地位也不等。

杭州的前身,是楚国的一个县治所在,叫钱塘县。

而苏州的前身叫吴,是伍子胥法象天地之后建造的巨无霸城市,是国都的存在。

所以,这个时代的姑苏城,绝对是江南唯一能跟扬州比肩的城市。

之所以多赘述几句,是为日后萧逸下江南做一个小小的铺垫。

却说董府上下,正在忙碌地收拾着,几乎是不可开交。

而作为董府之主的董岳海,当然是什么都不用干,淡定地在书房里读着书。

管家忽然跑了过来:“启禀老爷,有人送来一封书信。”

董岳海头也没抬,淡淡说道:“拿给老夫看看。”

管家立即将书信递过去。

董岳海拆开一看,登时脸色大变,低声喝道:“董承,这封信是什么人送来的,人在哪里?”

董承立即回答道:“回老爷,是一个十岁的小乞丐送来的。”

“小的问了,说是有人给他十文钱,让他送信。”

“那个给让他送信的人,戴着斗笠,又蒙着面,小乞丐也不知道那人长什么样子,只看出对方是一个女人。”

女人?

董岳海微微皱了皱眉头,对董承叮嘱道:“此事,不得告诉任何人。”

“若是再有人贸然送信,不要再接了。”

“是,老爷,小的告退。”董承应了一声,退出了书房。

董岳海再将书信仔细看了一遍,不由微微一叹:“公主殿下,大楚国已经灭亡了,你为何还迟迟放不下呢?”

“眼下,陛下英明,文修武偃,天下一片太平,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殿下若是为了兴复大楚国而再起刀兵,大夏国必然会陷入无尽的战乱之中。”

“到那时,北方的蛮国和东海的倭国,必然会趁机入侵,荼毒我大夏国百姓啊。”

“老夫虽然曾为楚国臣,但那已经成为过去,现在老臣是大夏国之臣,安能再行复叛之事,不然老夫名节何存?”

“看来公主殿下对大夏国朝堂之事了如指掌,这才游说老夫,助她复国。”

喃喃自语过,董岳海毫不犹豫地将书信和信封一起,放在蜡烛上点燃。

待烧个差不多,便扔进了火盆之中。

望着书信被烧为灰烬,董岳海才微微松了一口气,拿起书本,准备继续读。

就在董岳海又读了两行书,管家董承又来了:“启禀老爷,太子殿下来了。”

“啊……”董岳海登时大吃一惊,“嚯”地站起身来,急忙问道,“太子殿下带了多少兵马?”

太子殿下带了多少兵马?

这句话,把董承也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