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是日。

朱雀街。

盖苏文与使团成员郁郁寡欢游荡。

回想起朝堂遭遇,副使气的面色铁青,今日之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使团自取其辱,惨遭李世民来回羞辱。

气恼的说:“大人,李世民以武力震慑四方,今赵牧破解我们的难题,当朝故意挑拨离间,下一步该怎么办?”

此番来长安,即未能达到预想的给李唐下马威,也未能给战死的兵勇报仇,却接二连三遭李世民,赵牧羞辱,高句丽沦为笑柄,副使满腹怒火无处发泄。

“哼!”

盖苏文拳头狠狠砸在旁边石柱子,他同样怒不可遏。

精心部署沦为泡影。

李唐君臣飞扬跋扈。

事情发展与计划的截然相反。

盖苏文厉声说:“不能善罢甘休。”

话虽如此,他却没有什么良策。

诬陷赵牧造反,依李世民对赵牧的信任,兴许偷鸡不成蚀把米。诬陷赵牧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怎奈赵牧富可敌国。采取美人计铲除赵牧,赵牧身边美女环绕。

不得已,盖苏文气恼的说:“去集市瞧瞧。”

来长安已经有数日,始终忙着针对大唐,没时间好好逛一逛。

返回高句丽前,他要大量采购商品,谨献给国王,王后,弥补出使大唐之过。

这时,副使低声说:“大人,传闻赵牧作坊,商铺不少,何不派人毁掉呢?”

盖苏文余光瞥向四方,发现街道行人没有注意他们,低喝道:“你猪脑子吗,在长安生事,不想活着回去了吗,难得来趟长安,你我得摸清楚长安城防。

他赵牧不是诗名满天下吗?等中秋佳节时,本官让他颜面扫地,至于其他,收起你的小心思。”

“喏!”

副使表面答应,内心却抗拒。

与赵牧之仇,不付出生命代价焉能善罢甘休。

长安。

皇宫盛宴之事,当日传遍长安,随之赵牧盛名传遍长安。

近来赵牧连续为朝廷化解危机,加之祈福求雨,庇护各地百姓。

一时,长安出现很多与赵牧有关的东西。

譬如,赵牧曾经去吃过饭的酒楼,里面竟然出现赵牧套餐,各路食客闻讯而至。

譬如,画师勾画赵牧画像,声称有驱邪避祸的妙用。

更甚者,有人打着赵牧的名号,公然在长安行骗。

几日间,前往衙门报官的受害者倍增。

对此,赵牧毫不知情。

荣升中书令,各类琐事陆续增多。

加之以中书舍人高季辅,岑文本,中书侍郎杜正伦,马周为首的官吏,陆续前来楚国公府拜访。

一时分身乏术。

何况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邀他前往东西两市与四坊视察。

东市。

从四坊建成免税区,东西两市大户生意锐减,从西域而来的商贾把大额贸易转向四坊,凭着减免赋税提高盈利。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东西两市的商铺也在转变。

短短半年发展,东市渐渐各类获得皇家冠名权商铺的集散地,俨然成为长安奢侈品最多地方。

赵牧自己也在东市设商铺,出售杜康酒,贞观盐,琉璃器,香水胭脂,各式各样的衣服,已经是长安勋贵富豪私人订制的地方。

一路视察,沿途商铺的掌管常常出门招呼。

走进某处商铺时,掌柜的把赵牧视作贵客热情款待。

走出一家店铺,侯君集称赞说:“小子,你厉害啊,一路走来,各家商铺掌柜对你感恩戴德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君集,你没听说吗,这些商铺掌柜东西两市有铺子,四坊内也有铺子,中书令为他们带去丰厚的利润,他肯定由衷感谢。”户部尚书戴胄说。

他常来东西两市,四坊亲自询问粮价,对商贾的收益了如指掌。

“一家小小糕点店,每月收入百金之多,比咱们的俸禄高多了,若某俸禄每月俸禄达到百金,某做梦都能笑醒来。”工部尚书段纶捋着胡须说。

闻声,户部尚书戴胄严肃的说:“段纶,话不能这么说,那你猜猜为何沿途百姓也感谢对中书令呢?”

“当然是中书令菩萨心肠,屡次赈灾救济百姓。”段纶脱口而出。

“没错,中书令有好名声,与重金赈灾密不可分。”礼部尚书豆卢宽说。

“哈哈哈,非也,非也。”戴胄仰首郎笑。

段纶,豆卢宽愕然对视,与赈灾没有关系吗,不约而同说:“莫非因为求雨?”

“与求雨有关,但没说到重点。”戴胄说。

“啊。”

段纶,豆卢宽异口同声的惊呼。齐声说:“那你说说为什么?”

“简单啊,你们没听说吗,单单制作糕点,需采购原料,制作,销售,这需要人力物力。单单原料一项,既然江南出产精米的地主赚钱,庄户人家跟着收益。

再譬如适才视察的丝绸店,养蚕到纺织,再到涂染,制衣。这是个大循环,急需大量长工,农闲之余的人参与,额外赚到钱,难道不高兴吗?东市出售的丝绸价格越贵,数量越多,不管养蚕人,纺织工,染料工,裁缝均受益,能不感谢中书令吗?”戴胄侃侃而谈。

“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你们没发现吗,东市秩序极好。”刑部尚书李道宗说。

“小小生意内,竟也影响深远。”萧禹感叹说。

房玄龄瞥了眼萧禹,对他轻视商贾的行为颇为不满,朗声说:“今年旱情严重,饿死的人却比去年少,阁老知道缘由吗?”

萧禹面色一怔,当即说:“朝廷提前筹备,百官恪尽职守,商贾不敢抬高粮价,寻常百姓皆能购买到粮食。”

“阁老所言有些冠冕堂皇。”房玄龄驳斥。

杜如晦斩钉截铁的说:“皆因赵牧大肆修建作坊,赵牧长工,百姓家里有余钱,有钱购买粮食。”

“没错。”

房玄龄高声说:“朝廷筹备,百官尽职重要,最关键百姓家里有余钱,若长安大型作坊增多,百姓农忙之余做工,全家有双重收益,再遇灾年,损失更小。

因此,本官支持中书令大力推行作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