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唐使来见
为免节外生枝,李世民选了三个非李氏之人,态度其实已经表明的很清楚了,他不希望右贤王的身份得到落实。只是李承乾一提醒,他也发现,没有一个李氏之人,反而显得欲盖弥彰。
所以思量之下,也就同意了。
随后看向亲王堆中的一人:“江夏王,这次就烦劳你陪着宗正卿和左仆射辛苦一趟了。”
“臣惶恐,这是臣的本份。”
李道宗幽怨的撇了皇帝一眼,心里暗暗叫苦不迭,自己可不想淌这趟混水,无论右贤王身份是真是假,他夹在其中都很难做,一个不好,这天大的责任,就要扣到自己头上。
只是眼下,两位天子都盯着他,他也只好硬着头皮接了下来。
而房玄龄抬头,看到李世民意味深长的眼神,默默的点了点头。他知道此去验查身份只是托辞,实则就是以此为借口,亲自会见右贤王,问问他如何才能退兵?
这身份之说,是真的不行,假的也不行。
若是确认,则会影响到李世民和他这一脉的皇位正统,所以万万不能承认;当然,也不能否认,一旦划清了双方的界限,右贤王再无顾忌,不管不顾的攻城,后果不堪设想。
即然对方搬出了这个身份,正好以此为借口,想办法促使对方退兵,这个身份最好继续模糊,即能使上劲儿,又能约束对方,则是对大唐最有利的。
这其中的微妙,和李世民打了一辈子的房玄龄,自然能够领会。
当日下午,房玄龄三人跟随赫尔木来到了渭水北岸的突厥大营。
这三人中,李道宗久在行伍,是军方重将,和突厥人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在当年颉利称雄的时代,他在北地就多次和突厥人交手,对于突厥兵卒的素质和战力都是了如指掌。
后来年龄上来了,就退出了前线做战序列,一直在长安休养,同时挂着十六卫大将军的‘虚职’。
在赫尔木的带领下,他们一行并没有受到任何盘问。
穿过壕沟鹿角防守严密的营塞,三人看到的突厥兵卒皆是年轻力壮,身材高大健硕,混身透着彪悍气息。人人手中拿着护盾和弯刀,肩上背着长弓,杀气腾腾的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军容如此严整的模样,窦诞还不觉得什么,李道宗和房玄龄却是视线相交,都是一脸的凝重。
来到一处地域略高,绣着金色龙凤图案的王帐面前,赫尔木向侍卫们循问了一番,得知右贤王正在帐中。
于是对三人说道:“三位大人稍等,容我通禀右贤王,再做召见。”
赫尔木是文官,基本上不用上战场,常年侍侯右贤王和斡旋突厥上层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性格温润、沉稳厚重,一路交道下来,大唐的三人和他相处的很是不错。
“大当户请自便,我等在此等侯。”房玄龄笑着拱了拱手,应了一声。
突厥汗国建立的时间比较早,最早要追朔到南北朝的西魏时期。大唐在突厥面前,算是后进之辈,是以唐朝诸臣在面对突厥的时候,没有那种天朝上国对蛮邦外夷的优越感。
几名重臣来到突厥营塞,也没有迂尊降贵的屈辱感。
他们都知道,要见的就是突厥汗国事实上的帝王,现在这个程序相对于中原的层层壁垒,已经是十分简化了。至少突厥使者要拜见大唐皇帝,不可能将你带到太极殿门口,再进去通报。
赫尔木进入大帐后,帐内只有古仁图在向李言汇报大军布署的详情。
“参见大王。”
随后赫尔木上前行了一礼,将此行的交涉情况一一叙述了一遍,最后忧虑的说道:“大王,没想到李世民竟然没有死,而且还在长安附近布下了天罗地网。”
“这和我们之前得到的信息出入很大,看来我们要重新调整战略。”
古仁图一听,也是神色一急:“天啊,竟然有三百万,大王,看来我们要马上退兵,并派出斥侯往这两个方向探察,以免被大唐军队堵在长安,包了饺子。”
“嘭”
两人正在等着李言下令,只听一声巨响,李言拍案而起,愤怒的看向赫尔木:“蠢货,你中了李世民的计了,什么他么的三百万?大唐总共兵马才这个数,他到哪儿去调这么多兵力来长安?”
“河东最多十万人,还都是步卒,河西之地的兵卒更是被那些世族们都带去了西域。”
“若是大唐在北地真有三百万,为什么不守在黄河和定襄两道防线上,反而让我们长驱直入,杀到了都城之下?”
“大唐现在所有的兵马,全都龟缩在长安城,最多百万,北方哪有兵了?退一步来说,就算他有三百万人,也都是步卒,如何能与我们骑兵相抗衡,即使打不过,咱们还跑不了吗?”“你们长长脑子,还他么的派斥侯,派个屁啊?
李言装作怒不可扼,劈头盖脸的将两人骂的狗血喷头,两人一经提醒,顿时反应过来,低垂脑袋,一幅扫眉打眼的模样。
赫尔木更是暗暗自责,都是李世民的出现,让他心里大乱,这才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等到李言训过一阵,把差事办砸的赫尔木才硬着头皮把面见大唐皇帝的过程说了一遍:“大王,唐国的三名使者已来到帐外,他们此行是想确认大王的真实身份。另外,也想和我们议和,让我们退兵。”
“哼!”
李言借机发泄了一阵,打压两人的同时,暗暗抬高了自己的存在,显示了自己的英明。
最后看了眼一脸愧疚的赫尔木,摆出一幅恨铁不成钢,要给下属擦屁股的神情,叹了口气:“罢了,即然你都和李世民那么说了,那本王还能说什么?”
“我突厥汗国大当户说出来的话,能不作数吗?”
赫尔木闻言,更是羞愧不已,李言这才自言自语的说道:“没想到这李世民竟然还好好的活着,若是这样的话,那就难办了。李世民的影响力和号招力,不是李承乾这个新君能比的。”
“恐怕要不了多久,四周的勤王大军就会源源不断的开来。看来这次的长安城,恐怕是拿不下了。”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是啊,大王。”
赫尔木也冷静的分析道:“李世民打了一辈子的仗,经验丰富,威望很高,他麾下骁勇善战的将领不少,对朝庭的掌握力也是极强。下臣进入长安城的时候,发现城里的防御力量着实不弱。”
“长安城池高大,真要强行攻城,恐怕死伤惨重。”
“另外洛阳的李佑之乱,肯定闹不起来了。有李世民在,说不定还会反过来帮助长安,有了这么多军卒的防守,我们又是骑兵,拿下长安已然是不可能了。”
“反正咱们此行收获已然不小,河套之地打下几十座城池,抄了上百户世族豪门,不如见好就收。李世民年事已高,而大王正当壮年,待过上几年,咱们再卷土重来,这长安依然是咱们的。”
李言假装认真思索了一阵,默默点了点头:“你的分析也有道理,好吧,把大唐使者叫进来。即便要退兵,也不能便宜他们了,本王要趁此机会狠狠宰上一刀。”
而帐内的大声斥责,自然也传出大帐,被大唐来的三人听到。
三人面面相觑,都是一脸苦笑,没想到这个右贤王如此警惕,一点儿也没有受到天可汗的干扰,几乎不加思索的就拆穿了他们的虚张声势。
李道宗小声说道:“看来这这位右贤王不好对付,幸好刚刚唬住了赫尔木,所略一鼓做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右贤王也是通兵法的,应该不会再去宣战了吧!”
“不管怎么样,见机行事吧!”
窦诞说道:“等会儿即便是这右贤王拿不出过硬的证据,我们也别轻易否决,这个牵绊对我们接下来的谈判很是有利。要死死的抓住他的出身这一点儿,以大义名份来施压,务必迫其退兵。”
房玄龄却是脸色沉重的提醒道:“这右贤王能不顾颜面的训斥麾下两大臂膀,这是当年颉利都做不到的。这说明右贤王驭下极严,对属下的忠诚也十分有信心。”
“突厥人铁板一块儿,我们就很难从他们内部瓦解。”
呃.
两人经过这么一提醒,顿时反应过来,脸色都是一凝,对这次的困难,又多了几份压力。
三人正在低声交谈,赫尔木走了出来,冷着脸道:“大王宣召,唐国使者进帐。”
几人当然知道对方为什么一脸吃了便便的样子,房玄龄脸色讪讪的抱拳拱了拱手,表示了下歉意,随后跟着走进了大帐。
从阳光灿烂的外面骤然进入光线昏暗的帐内,视线为之一黯,三人又都年事已高,跟着赫尔木走到帐中,隐隐约约看到对面的台阶上,龙盘虎踞的坐着一个灰色衣袍的壮硕汉子。
心知对方必然是传说中的右贤王,三人上前行了一礼:“见过右贤王。”
赫尔木忙上前指着三人一一介绍道:“大王,这位是唐国宗正寺卿、右领军大将军、莘国公窦诞;这位是江夏王、左武卫大将军李道宗;这位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