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143章 八大柱国与十二位大将军(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43章 八大柱国与十二位大将军(下)

第1143章 八大柱国与十二位大将军下

北魏和西魏后来接连覆灭,宇文泰似乎觉得改制不详,又下令弃汉制而改回鲜卑习俗,是以朝中改汉姓汉名的鲜卑人又改了回去。不但如此,就连汉人官员,也得起鲜卑名字。

杨坚是弘农郡华阴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鲜卑小字为那罗延,喻为金刚不坏的意思,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

不过,经历过几次改朝换代后,鲜卑的核心力量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这让得北地汉人的力量开始凸显。在两代鲜卑皇族的背叛之下,有人提出用更加稳重听话的汉人来做董事长。

虽然屡经反复,长久的生活在中原,再加上孝文帝汉化的结果,汉民族的灿烂文化,更是从心底征服了鲜卑人。几代诗书的影响下来,除了身体外貌特征和姓氏。

就连大部份上层的鲜卑人,也和汉人无疑了。

两族开始融合,不但在血脉上,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文化上,都开始取长补短,融为一种全新的文明。落后的游牧民族被先进的汉文化所吞噬,同时又给汉文化带来了蓬勃的朝气。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汉人王朝来巩固地位和利益,就成了大势所趋。

杨坚上位后,吸取了前两位董事长内斗覆灭的经验教训,不再和股东们较劲,而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恢复汉统的机会,对内团结六大股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谋改革促发展。

对外则谋求统一,把股东们的注意力往外引,做大蛋糕,让股东们的股份价值都得到极大的跃迁。这让股东们十分满意,进而也加大了对杨坚的支持。

同心携力之下,使得这一时期,迅速发展。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天下,又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大隋成为盛世之国。

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四夷尊服,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只是,在盛世的外表之下,隋朝的核心,依然是被军事贵族集团所把恃。历经数十年的明争暗斗下来,有些家族不再昌盛,股分被减少,又有一些其他家族加入进来,持有了股份。

总的来说,关陇贵族不在局限于那六大家族,内部也变幻不定,不过不管怎么改变,他们依然是这个时代最为显赫的集团。合起来的力量,也依然可以轻易推翻皇权。

杨广若真的是昏君,那他就不会去动世族们的利益,自然能当得一代太平天子。只是他雄才大略,志比天高,想收回皇权,做一个真正的九五之尊。

皇权和世族的对抗,不出意外的,再次重复了西魏和北周的下场,关陇贵族再次推选了核心成员体系中的李氏,只是选择了看起来最为懦弱好控制,被李广戏称为‘阿婆面相’的李渊。

知道了这个时代的背景,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李世民可以轻易发动玄武门之变,取代李建成,威摄李渊,成为大唐的第二代君王。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李建成的正妻名为郑观音,出自五姓七望的荥阳郑氏,是正宗的汉家贵女。李世民的正妻长孙无垢是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长孙晟的女儿。

而长孙氏祖上就是北魏皇族拓拔氏的一支,为避主脉皇室猜忌,这才改姓长孙氏。

在鲜卑贵族的眼中,李世民算是半个自己人,李建成则是纯纯的外人。

杨坚的夫人就是鲜卑人,是以杨坚始终视胡汉为一体,在位期间,并没有搞出什么妖蛾子。而杨广的夫人萧皇后是梁武帝萧衍后代,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正是汉家贵族之女。

而杨广就搞出了桃李子谣言,不断对关陇世族出手,并一意孤行的发动了三征高句丽,试图通过武力,消灭世族群体。当然,在杨广看来,他是针对世族,并非是胡汉之争。

在鲜卑人眼里,都一样,反正就是要对他们的股份下手。

这很容易让人推测出,万一李建成继位,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隋炀帝。是以娶了鲜卑后裔,本身军功就盛,好像一个武夫似的李世民,就很容易获得了关陇贵族的支持。

玄武门之变,表面上看来是李世民兄弟俩争皇位,实际上是以鲜卑力量为核心的关陇贵族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对李渊为代表的汉家皇统的一次震慑,避免杨广的事情再次发生。

只是此时胡汉数百年混居之下,已经完全融为一体,鲜卑贵族身上也流淌着汉家血液,有些人更是心向汉家;而汉人世族,也不断的与鲜卑上位者联姻,他们与鲜卑贵族联合在一起,共同维护自家的利益。

又有隋唐两朝的接力之下,就连鲜卑人也做不到重现鲜卑王朝的鼎盛了,只能从更符合他们价值观的人选中来挑选继任者。

对于夺嫡的龙子们来说,也是如此。

只要阻止自己上位的,哪怕是同族,也要毫不留情的予以铲除;而愿意支持自己的,哪怕是异族,也能共享荣华富贵。华夷大防,远没有自己的权力地位重要。历史上几乎没有能以一已之力,攻入皇宫,众目睽睽之下,干掉储君,自己取而代之,又威逼皇帝退位养老,把皇位让给自己的皇帝。

李世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若是没有那个时代的复杂背景,李世民能力再强,也做不成这样的事情。

而他能够成功,和娶了一个合适的老婆,离不开关系。

事实也证明了,李世民比李建成更合适,开创了不输开皇治世的贞观盛世。

或许是自身的经历使然,也许是在为未来进一步的汉化做辅垫,李世民的皇子们,基本上娶的都是汉家女子。

此时的大唐血统已不纯正,就好像农耕民族和草原民族共同结合而后诞生的孩子,秦汉时期社会主流的华夷之争已是往日云烟,取而代之的世族和皇权的矛盾。

无论是鲜卑后裔集中的关陇贵族,还是诗书传家的山东世族,亦或者耽于享乐的江南华族。

都站在了皇权的对立面,重新成了制约皇权的‘新八大柱国’。

难怪后世说,历史上没什么新鲜事儿。

王朝不断更迭,你方唱罢我登场,模式还是那个模式,戏码还是那个戏码,只是换了个马甲继续上演,现在又轮到了李氏第三代帝王的李承乾身上。

李言在查阅所有资料,得知这些历史和来龙去脉后,也不得不概叹一声,从这点儿来看,不能说是这些世族篡夺了中原王朝的权力。

而是王朝本就是人家建立的,人家拥有原始股份,得到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王朝份额,也是理所当然的。也难怪杨广和李世民最终都失败了,归根结底,他们不是在平乱,而是想进行一次大的掠夺。

把其他几家的权力,收归朝庭,不亚于开疆扩土。

对于皇权来说,自然是正义的,对那些权力传承了几百年的世族们来说,就是明晃晃的抢劫。

李言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大唐的统一,只是有形,而无其神,或者说统一只完成了一半,其内部核心,还是分散的。这就不难弄清楚为什么经过了隋唐的大一统之后,还会陷入五代十国的混乱之中。

说到底,唐末五代的混乱局面,还是晋时南北朝胡人入侵的延续,只是在隋唐的时候,过渡了一下。整个文明进化到这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形似中原王朝的模样。

其实质上,还是胡汉融合过程中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

李言有时候也恶趣味的想着,若是大清的老八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提出恢复‘王八议政’。

恐怕就连张廷玉再生,也无法辨驳吧?

同时,李言对于系统赋予自己的最后任务,也完全弄清楚了。系统就是要让自己终结自胡人南下后,造成的一系列麻烦。打破无论是‘八大柱国’还是‘世家贵族’,暗中掌握皇权的模氏。

收回权力,重建真正的王朝帝国!

长安城西千里方向的临洮,古有陇西的称呼,因为地处陇水之西而得名。

从南向北流过的洮河,是远古时期为戌、狄、羌与先秦华夏民族之间的天然交界。地处洮河东岸的临洮,是先秦西端抗御外侵的军事、文化、政治中心。

秦始皇统一华夏以后,从临洮城北三十墩的洮河东岸开始修筑长城,一直向东延伸到辽东,构成了秦代长城基本轮廓。因此,洮河与长城,成了中原王朝西北共同的屏障。

并以临洮为核心,包括周围千里之地,建立了陇西郡,成为秦国三十六郡之一。

陇西李氏,就深深的扎根在这片土地。以临洮为核心的河西大地,几乎偏地都是李氏支脉。历经几百年的传承,陇西李氏繁衍出四大祖房,二十六支主脉,其余细分支房数百。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大唐建立后,李氏依托强大的资源,迅速膨胀起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