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86章 父子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的交流,李象也不复刚来时的紧张,慢慢放松下来。

“父皇,儿臣有一事启奏。”

李言随意的摆了摆手:“这里又没有外人,咱们是父子,不用讲那些繁文辱节和君臣之礼,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就是。”

“是,父皇。”

李象微胖的脸上也松驰下来,带上了一些腼腆的笑容:“母后说以前的绮云宫是皇奶奶居住的,她住在那里,总觉得对皇奶奶有所不敬。是以母后在南湖附近,新选了一座宫殿。”

“就是以前的临湖殿,若是父皇无有异议,母后就准备搬迁过去。”

李言眉头微挑,看来这海棠背后也有高人啊,竟然发现自己对绮云宫有所排斥。

“无妨,你母后是皇后,这后宫之事,都在她的管辖范围,此许小事,她自己做主就行。”

说完,李言又似乎不在意的询问道:“这段时间,朕忙于国事,也很少关心你母后,她最近都忙些什么?”

“母后平时不是待在后宫,就是去大明宫陪伴皇奶奶,偶尔去一趟外公府上去看看,其它地方也不去。”

李象没察觉到李言的探查之意,很是老实的回答:“母后还常常和儿臣说,她现在是皇后,一举一动都会迁动无数人的关注,出一趟宫前呼后拥,要惊动很多人。”

“大动干戈不说,还容易扰民,她也不想弄得这么张扬,所以也就不常出宫了。”

李言眼神微眯,看来是侯君集的提醒了,不过对这些李言也没有放在心上。到是对身边的这些人观察揣摩自己心思的情况有了些感慨,不得不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尤其是这些经常生活在皇帝身边的人,他们只要愿意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总能根据自己的喜怒哀乐和言行举止的细微变化,察觉出自己的真实心意。

有时候,连李言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潜在情绪,都能被这些人捕捉,进而迎合自己。

在这种最顶极的奉迎环境中,皇帝的秘密也是越来越少,人性也会越来越堕落。他几乎可以想像,到最后,甚至会发展到,身边的这些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嗯,你母后说的是对的。”

李言微微摇了摇头:“有得必有失,皇帝皇后看似高高在上,实际上也有很多的不得已。朕以前也是个活拨跳脱的人,最不喜欢被拘在宫里,没事总喜欢和人一起去长安市上接触百姓的烟火气。”

“可现在,朕登基这段时间来,一次太极宫也没出去过,天天窝在御书房里批阅折奏。”

“一道宫墙,几乎把朕给永远的困在这龙椅上,再也不能随性而为了。”

李象听到这里,讪讪的笑了笑,他才十五,又刚刚当上太子,正在兴奋之中。在他眼里,父皇有些矫情了,需知这张椅子,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人打破脑袋想坐上去。

君临天下,至尊至贵;九州万方,皆在其掌握中!

区区限制,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若是他做皇帝,就是一辈子都不出宫,他也愿意。

“父皇,母后说新的宫殿就得有新的名字,她想请您为皇后的宫殿起个名字?”

“嗯?”

李言一愣,这取名字的事情真是为难自己了,虽然自己为了适应古代社会,也渎了些典籍。由于先入为主的心态,一直都是以现代知识为主,古代文化为辅。

还没有达到那种钻研精通的地步,皇后的居所,这名字也不能随便起,要是叫个娴静阁、雅芳苑、听雨轩什么的,也不太合适,更不够庄重,传出去更是怡笑大芳。

看着儿子一脸的期待之色,李言自然不能丢了父亲和天子的颜面。

不过还好,自己后世接触过信息大爆炸,看过的宫庭剧无数,从中借鉴一个,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想到这里,李言装做斟酌一番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皇后母仪天下,朕就赐名坤宁宫。”

“坤宁宫”

李象细细咂摸一阵,随后一脸的钦佩:“父皇才学过人,博古通今,这名字恢弘大气,又有抚宁天下之意。儿臣想母后一定会非常喜欢,臣子们也会叹服。”

虽是窃取后人,不过料想每个时代考虑问题的角度都是一样的。

看着儿子一脸的钦服,装了个叉了李言也满意的捋了捋须,随后又想到,臣子们一般也不敢考较自己,后宫嫔妃们都是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就是这个儿子。若是闲来无事,天天以请教的名义为难自己就不好了?

李言眼珠一转,心里盘算着,还是得给这小子找点儿事情做,别天天在自己面前晃悠。

随后父子两人开始边吃边聊,时不时的还饮上一杯。

李言的态度十分随和,言谈举之中,嬉笑怒骂,任意随心;举手投足间,指点江山,大开大阖。渐渐的,李象看向李言的眼神,也由之前的拘谨约束变得自然松驰。

其中还杂夹着一些之前没有的亲近和崇敬!

李言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暗道,头脑梗直的人虽然显得刻板呆木了些,也不是没有一点儿好处。至少对方心里没那么多的患得患失,很容易放下戒备,恢复本性。

酒过三旬,两人都有些熏熏然。

当然,李言是装的,李象是真的。

李象今年十五了,在海棠的严格管束下,很少饮酒,三杯下肚,脸上就是一片潮红,眼神也有些散乱。

李言不动声色的挥了挥手,王德连忙放下酒壶,招呼侍侯的宫女太监们退出了房间。

没有了外人,李言微笑着问道:“象儿,你也算熟渎史书,父皇考一考你。你觉得,三代以降,近一千年来,古之帝王,哪些最伟大,最值得你崇敬。”

“父皇,这还用说吗?”

李象醉意上头的脱口而出道:“自然是六王毕四海一,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赢政;还有远逐匈奴,扬威四夷的汉武帝刘彻。他们的功绩震硕古今,他们的威望光耀千古。”

“呃”

说到这里,李象似乎有些清醒过来了,连忙追加道:“当然,那是以前,儿臣相信在未来的历史上,还要加上开创我大唐基业,并将我大唐的疆域推至史无前例的高祖和皇爷爷了。”

李言哑然一笑,李世民还好说,唐太宗之威名,自然勿庸置疑。可李渊一个开国君主,弄得局面失控,被儿子软禁,自己也被迫退位困在后宫养老造小孩的窝囊皇帝。

确实无法和这几位雄主相提并论。

李象回答这样的问题,实是有些为难,只好把父子俩绑在一起,含糊带过,倒也不算太笨。

后世大清的皇长子胤禔和皇三子胤祉闲的蛋疼,打赌吃粪,也讨论过这个敏感问题,最后兄弟俩人都被康熙一顿训斥,弄得灰头土脸,足见这事儿在古代委实不好宣之于口。

这还是开国前期,要是在末期,岂不是得把本朝所有君主都昧心的念一遍,万一忽略了哪一任祖宗,就是范了大忌。

“呵呵,象儿说的不错。”

李言先是肯定了一句,随后话锋一转:“不过,朕对此事却有些不同的看法?”

“父皇,儿臣”李象慌忙起身,一脸惶恐的样子。

“今日你我只是父子,不论君臣,你也不要太拘谨了。”

李言压了压手,让李象重新坐下,最后脸色严肃的说道:“秦皇汉武和唐.”

说到这里,李言连忙止住了顺嘴就要秃噜出的庙号。李世民现在还吊着一口气,这谥号和庙号也没人敢议,皇陵是在活着的时候就修了,甚至一些身后之事,也可以在确定皇帝命不久矣的时候悄悄准备。

可这谥号和庙号是一定要在死去之后,才能议定的,现在李世民半死不活的,自然也不肖提起。

“呃还有你皇爷爷,确实堪称近千年以来,最杰出伟大的君王。”

李言先是瞻仰了一下先贤,随后才说道:“不过,你不应该只关注他们,你要知道,能造就他们的人,更加英明。这些杰出君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完成那样震憾古今的功业。”

“秦惠文王、秦昭襄王和汉文帝、汉景帝,还有你高祖爷爷,同样伟大圣明。”

“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之后,有秦始皇一统天下,可秦始皇之后呢,秦二世而亡,赢氏血脉断绝,祖宗不得血食;文景两帝之后有汉武帝扬我大汉国威,可汉武帝之后呢?”

“巫蛊之祸折了贤明太子刘据,致使西汉衰微,一撅不振。”

“有些功业的成就,具有延后性,而有些错误和灾难,同样如此。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成功离不开祖上的奋斗和积累,可他们子孙后代的失败,却也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李言语重心常的说道:“从这一点儿来看,秦始皇不如惠文王、昭襄王,汉武帝也不如文帝景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