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君臣较力三
岑文本直到视线移到偏东的位置,才看到熟悉的西域之地,然后迫不及待的往东挪。
终于,那熟悉的河西走廊和关中长安,还有洛阳等大唐的地域浮现在眼前。再往上移,大漠草原的东方突厥汗国,占据了大半的北方,观其体积,竟一点儿也不在南边的大唐之下。
甚至尤有过之
相对于那些未知的西方,岑文本明显还是更关心自己的近邻。
他看到突厥雄据北方的大片领土,有些颓然道:“中原对草原了解太少了,总以为游牧民族就占了北方一隅之地。其地大物博方面,远不如中原。”
“现在看来,突厥领地并不比大唐要小啊?”
“哈哈哈”
李言爽朗的一笑,解释道:“先生有所不知,这片大陆北方寒冷而南方暖和,更适宜人类居住。北方土地虽大,但极北之地大片都是气侯寒冷,滴水成冰。”
“并不适合动植物生长,自然也不适宜人类居住。”
“之前的认识并没有错误,突厥原来的汗庭乌尔格,已经是适合人类生存的最北方了,再向北,就是人迹罕至的冰原和荒地,只有少量茹毛饮血的土着过着最原始的部落生活。”
“就像我们大唐南方岭南的烟障之地一样,并非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
岑文本这才了然的点了点头,随后叹道:“难怪游牧民族杀之不绝,除之不尽,一旦我中原强盛,他们迫于兵锋,就会一直向北迁,利用长远的纵深来休养生息。”
“待我中原势弱,便再次集结南下,千年以降,如此反复,看到这样的地形,老夫总算知晓了原因。”
李言也是默默点头,论到对突厥的了解和和生存方式的熟悉,当今天下,没有人比他更强了。
“当初冠军侯十七岁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在漠北之战中,霍骠骑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西规大河,列郡漠北大捷而归,是为我汉人有记述以来打得最远的一次。匈奴人绝望的痛哭: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李言把手指从祁连山,一直挪到焉支山,最后停在后世的贝加尔湖处,在这里点了点。
“这里就是大漠深处的贝里湖,湖长一千两百多里,平均宽近一百里,最深处达三里,面积相当于整个关中平原。”
岑文本露出一脸的震惊,整个关中盆地约有三万多平方公里,没想到大漠深处还有这样的堪比大海的湖泊。再看看从贝里湖延伸出来的伸向四面八方的河流。
暗道有这样的纵深,还有这样的依湖泊而四散草原的河流,游牧民族想要绝嗣也不可能。
岑文本顺着贝里湖往南八百里的地方,找到了突厥汗庭乌尔格,随后有些绝望的叹道:“乌尔格已经够远了,离着黄河有一千六百里,而贝里湖还要再北八百里。”
“当初也不知道冠军侯是怎么完成这样的壮举的,以至此后七百多年,再无一位汉人将军,打到过这么远?非但不能,反而使北方胡人南下,祸乱了中原。”
李言也有些无奈的道:“即便能打到这么远,其象征意义也远超过了实际意义,汉人根本不能统治这块地方。这里是游牧民族的天下,除非汉人可以放弃城池土地,去放马牧羊。”
两人感叹了一下几百年前先辈们的风采后,回过神来。
岑文本这才放眼整个地图,看到西域那些偶尔才听过的地名和国度,一脸震惊的看向李言:“皇上,据臣所知,葱岭以西的地方,对大唐来说,就是传闻了。”
“只能从远道而来的西域胡商嘴里听到一丝半缕的,您怎么会有那边的详细地图?难道”
岑文本不可思议的看向遥远的西方,拜占庭帝国还有所耳闻,再西边的大食帝国,最西端的法兰克王国和查里曼帝国、格拉纳达王国、基辅罗斯王国等更是闻所未闻。
“不错,这些地方,朕这十六年游历西方的时候,都去过。”
李言腆不知耻的说道:“遥远的西方风俗文化与我们截然不同,甚至是人种也与我们相差较大,有黑皮肤黑眼珠卷头发的,也有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的,更有些棕色眼珠长相怪异的人。”
“西方没有我们东方这么优秀的人种基因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他们分成数十上百个国家,甚至每个地域的语言和文字都有不同,是另一片特殊的文明。”
“不过那里气侯也适宜人类居住,大概率也遵循了南热北冷的规律,有些地方也是四季分明,和我们大唐类似。”
说到这里,李言在后世的欧州划了一个圈,最后指着几片大陆中间的地中海道:“这里是西方环境最好的地方,围绕着地中海,四周都是富饶的地地。”
“尤其是北方最优,堪比大唐的两淮和江南,这里的土地和环境足以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度。”说到这里,岑文本心里一动,一种荒唐的想法涌入脑海,一脸吃惊的看着李言,颤颤巍巍的说道:“皇皇上,您的意思是?”
“站在这里挺累的,我们还是出去坐着说。”把岑文本带出内书房,来到外面坐下,李言这才抛出自己的最终意图。
“先生,你我心知肚明,以李恪之才能和雄心,若是待在长安,早晚必死无葬身之地。”
李言脸色悠然的说道:“父皇曾说过,三弟是最像他的人,可是在朕看来,李恪的武略和胆魄或许不输父皇。可论到心计和城府,十个他,也抵不上一个父皇。”
“甚至在这方面,他连稚奴都不如。”
“朕敢断言,稚奴也未必放弃了野心,可他就能做的如此干脆,完全丢掉了进取之心,摆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不争而争!”
“若是朕能安稳住稳皇位,他自然会装一辈子,老老实实的享受天伦之乐;若是朕像杨广那样,弄得天怒人怨,烽烟四起,他自然也会为了祖宗的基业,出来奋力一博。”
李言眼中露出不可抑制的欣赏之色:“这才是堂堂正正之道,就算是朕猜到了他的想法,却也只能钦佩,而不能对他做些什么。这样的盘算,就算当着父皇母后和列祖列宗的面,也拿得出手。”
“可李恪呢?”
“他会在国家无羔的时候,暗中积蓄力量,一旦朕露出破绽,他就给会给朕致命一击。甚至他会为了这个破绽,故意创造机会,比如暗中下毒,让朕失去治理天下的根本。”
“先生,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你不会不知道吧?”
岑文本听的心中一抖,哆哆嗦嗦的说道:“陛下,吴王虽然志比天高,可时运不济,他应该不会有此大逆不道的想法”
岑文本只差说李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恶意揣测自己的兄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目前来看,他确实不会,可其他人会帮他?”
在岑文本皱的拧不开眉头的时候,李言脸上露出冷漠的嘲讽之色:“比如杨妃娘娘,最近这段时间,杨妃身体并无大碍,却频频招一些民间的老医师去宫里问诊。”
“其中还询问到巴蜀之地的巫医.”
李言说到这里,眸中已然尽是冷冽的杀意,语气森寒的说道:“据朕所知,巴蜀大山苗寨的巫医与中原医师治疗的手法截然不同,那里医蛊毒不分家。”
“凡是医术好的老者,必然精通蛊毒之术。”
“甚至是家家养蛊,类别繁多,千奇百怪,作用也是各异,让人神不知鬼不觉的中招,而外人无法察觉。有些就像父皇一样,使人陷入昏睡之中,永远也醒不过来。”
“杨妃娘娘出自前朝宫廷,见多识广,一定也知道很多常人无法知道的密闻吧”
呃.
听到这里,岑文本已是亡魂大冒,肝胆欲亡,他没想到杨妃娘娘那么一个文弱的女子,竟然有这么深险的心识;更没想到,皇上话语里面,竟隐隐有暗示太上皇有被人暗害之意。
最让岑文本恐惧的是,这些如此隐密之事,竟然都落到当今皇帝的眼里。
看着面前模样俊秀,一幅人畜无害的青年,岑文本如同看到洪荒猛兽一样,脊背的汗毛都根根炸起。他无法想象,此人年纪轻轻,其心思竟如此深不见底。
那些魑魅魍魉的鬼蜮伎俩,竟都逃不过他的掌握。
这就是真正的帝王吗?
他到底长了几双眼睛,又生了多少双耳朵,竟把这眼皮底下的长安城,还有遥远的西方之地,极北的大漠深处,都看得洞苦观火,纤毫毕现,什么都瞒不过他。
最重要的是,皇帝什么都知道,却不动声色,即没有愤怒也没有慌乱。而是装做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步步考虑着‘变废为宝’,图谋长远。若不是今天主动和自己坦露心怀,恐怕自己一辈也不会察觉。
岑文本惨然一笑,李恪、李泰、李佑和李治这些自视甚高的亲王,在当今皇帝面前,简直如娃娃般稚嫩。见识、心思、城府俱是不如,拿什么和人家争。
难怪,也只有这样的帝王,从始至终没把那群弟弟们放在眼里,这才能包容他们,也才敢把他们放出去,让他们奋力的翱翔。
想明白了这一切,岑文本正色问道:“陛下,那您准备怎么安排,臣唯命是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