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 第1055章 大浪淘沙,沧海横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55章 大浪淘沙,沧海横流

第1055章 大浪淘沙,沧海横流

走到一半,长孙无忌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站住身形,回头问道:“对了,散朝的时候,你说你还有后手,现在能说说,是什么吗?”

“现在说那些还有什么意义?”

崔仁师显得神色很是低落,不过,还是回答了长孙无忌的问师:“本来我是想让人上奏,以我朝崇尚孝治天下,请皇帝大赦天下,以兄弟之情,把魏王释放出来。”

当初的最后一击,在高阳公主案和放出魏王之间,崔仁师最终选择了更加具有侵略性和打击力度的前者。现在想想,自己还是考虑不周,有所欠缺。

此时长孙无忌问起,崔仁师略一犹豫,就坦然说了出来,也有想想借对方的智慧,来替自己评断一下的意思。

说完后,他就装做不在意,实则紧紧的盯着长孙无忌的神色。

长孙无忌皱眉思索了一阵,随后长叹道:“高阳公主的案子来势汹猛,冲击力强,能在最短时间带给皇上极大的压力。可缺点也很明显,锋芒太露,杀气十足,缺乏后劲,也过于浅薄。”

“是在刀尖上晃悠,一个不小心,就会遭遇反噬,难以收场。”

“而且,这种败坏名誉的事情,针对的是整个皇族,很容易引发同仇敌忾。”

似乎也知道崔仁师的想法,长孙无忌也从自己的角度解释了起来,算是回报对方的坦诚。

“释放李泰的招数,虽然不显山不露水,却是堂堂正正,放眼长远。还能源源不断的给皇帝制造麻烦,更能让自己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攻守兼备,进退从容。”

“虽然少了前者的锐气,却多了无尽的未来,着实难缠。”

“最重要的是,李泰的回归,威胁到的只是皇帝一人,而高阳公主的事,恶心的是整个皇族。你成功的让皇族势力对新皇帝产生了认可,站在了他的背后,这是你最大的失误。”

“前者重在用巧,后者贵在用势。”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最后拱了拱手道:“若是你能选择后者,而放弃前者,此次朝堂博弈,最后的结果说不定会截然不同。说到底,你还是太急功近利了,沉不住气。”

说完,长孙无忌扭头走出房门,再不做停留,直接离开了。

他知道,一个人面对选择的时候,做出什么样的取舍,是一个人的经历、智慧、胸襟、眼光、格局等多项因素,共同在起作用,更是一个人综合实力的体现。

大浪淘沙,沧海横流。

不行,就是不行!

后面的意思长孙无忌没说出来,可意思大家都明白。长孙无忌对崔仁师这段时间小人得志,拉着大旗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也实实的憋了一股气,这是杀人诛心啊!

最后的一翻话,借着崔仁师的请教,狠狠的射出了一箭,直接击中了崔仁师的内心。

崔仁师如遭雷噬,脸色一下淡如金纸,变得无比的难看。

长孙无忌的人影彻底失不见,房中只留下一脸失魂落魄的崔仁师,一个人孤寂的看着门外,帐然若失。

良久,崔仁师回到桌前,缓缓坐下。

之前轻便的酒壶,不知何时已变的无比沉重,压的胳膊生疼。崔仁师防佛提起了一座大山,晃晃悠悠给自己斟了满满一杯,洒的的桌上到处都是酒水。

随后艰难的端起,看着杯中摇晃的酒液,一饮而尽,心中却是无尽的苦涩。

他知道,自己的前途也完了。

这次的朝堂争锋事件,即是残酷的权力角逐,又是一种对皇帝的考验。可对自己来说,又何偿不是如此,自己五十出头,是崔氏这一枝房中的佼佼者,被整个博陵崔氏寄予厚望。

若是自己经过这次考验,并有出色表现,必然能更上一层楼,未来达到长孙无忌现在的层次,也不在话下。

可这次的博弈,小皇帝的表情,到是十分突出,让众人眼前一亮。

从今以后,皇室宗族和贞观旧臣们,必然会对皇帝给出更大的支持,世族们也会重新考虑对皇帝的态度,适当的做出一些让步,来缓和与皇帝的关系。

这就是对于渡劫成功的奖励,是十分丰厚的!

而自己,却成了那个皇权路上的磨刀石,表现的不尽人意。现在想想,整个博弈的过程,自己前期锋芒太露,后面又咄咄逼人,几乎把局面弄的不可收拾。

反观皇帝,在朝堂上尽力克制,事后不急不燥,却又反击凌利,出手果决,关键时刻适可而止。表现出了足够的成熟和稳重,让皇族和老臣,乃至世族们,都十分满意。

崔仁师可以想象,背后支持自己的崔氏族老们,是何等的失望。经此一事,他们也会觉得自己不堪大用。虽然不会像楚衡那样立马被抛弃,可前途黯淡是肯定的,无非就是退场更加体面而已。若说楚衡的下场是给皇帝的面子,那自己的离开,就是给皇族的交待。

毕竟,决定发起和皇帝的博弈,给皇帝一个下马威的是世族,可具体的操作者却是自己。自己现在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自然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世族之间的竟争更加强烈,崔氏要保持世族核心的地位,就不会把保贵的资源浪费在庸材身上。那些竟争者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打击自己的机会。

崔仁师起身立在窗前,手握酒杯,遥首西望,心中涌起无限惆怅。

只见夕阳西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沉入远山之中,刚刚铺满天空光彩夺目的晚霞,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一幕仿佛在印照着他的未来,一片黯淡。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翌日,在山呼海啸的宣号声中,朝会正常召开。

身着明黄色龙袍,带着垂珠冠冕的李言,缓缓走向龙椅。看着明显比之前要肃穆和庄严许多的群臣,李言心里微微一笑,站在丹墀前,大袖一摆,从容的说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

众臣起身,分列两旁。

王德走上前拂尘一摆,高声道:“皇帝升朝,众臣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莘国公,右领军大将军,宗正卿窦诞,今日也罕见的前来参加朝会,在王德话音一落后,首先站出来说道:“皇上,臣参京兆府尹楚衡,为人昏聩,辨察不清,狱讼不靖。”

“没把事情搞清楚,就把案情弄得沸沸洋洋。”

“在百官中引起了很不好的影响,致使谣言满天飞,在长安市井中流传。此举极大的损害了皇族的形象,还逼死了高阳公主,致使明白事情真相的百姓十分愤怒。”

“他们殴打散播谣言的人,聚集在京兆府,冲击会昌寺,致使多人受伤,还有六人致死。”

“臣认为这都是楚衡导致,该致其罪,以慰公主殿下的在天之灵,也给长安百姓们一个交待。”

窦诞年近七旬,其父窦抗是太穆皇后,也就是李渊夫人窦氏堂兄,窦诞是窦抗第三子。

窦诞隋朝仁寿年间,释褐朝请郎、长沙县令。

义宁初年,征为大丞相府祭酒,册封安丰郡公,迎娶李渊女儿襄阳公主为妻,为驸马都尉。

后随秦王李世民讨伐薛举,任元帅府司马,累迁太常卿、梁州都督。李世民即位后,拜其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册封莘国公,因年事已高,资历又老。

着掌宗正卿,是大唐十分有影响力的外戚大臣。

大唐朝庭的品秩,三省六部已是实权职位的最高了,再上就是有品有爵而无实职的勋臣了。窦诞就是那种一步步走上实权位置,最后超脱出来,赏无可赏,被高高供起的那类人。

楚衡虽是正三品,可在窦诞这类人面前,实实的是小字辈。

皇权和世族的争斗,历朝历代都不可避免,他也无法改变。可他对楚衡那种不讲规则的打法十分不悦,李言这个新皇帝做的事情,窦诞也心中有数。

双方的这次争斗,来势太猛,时间也极短,免起鹘落之间,让人眼僚乱。在他们这些久历官场的人眼中,简直可以说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通过一晚上的汇集各方情况,招集一些有份量的重臣面谈,弄清了所有事情的窦诞。他即为双方出手都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不安,同时又对新皇帝的手腕和魄力感到惊讶。

由其是其点到即止的胸怀格局,让几位皇室宗老和德高望重的老臣,都是赞誉有加。

只是对皇帝果断处置高阳的行为,略有诟病。

不过,皇帝始终是皇帝,杀一两个人也不算什么,哪怕这人是公主。

自古帝王为了江山稳固,都是无所不用其极。之前的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连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不手软,何况现在一个和皇帝没什么交情的妹妹。

高阳公主其母早丧,又没有强大的母族背景,若非李世民对其特殊的宠爱,她连普通的郡王之女也不如。受到如此偏爱却不知珍惜,行事高调,不知收敛,胡作非为,让整个皇家跟着丢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