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夜访弘文殿
‘嘭’的一声,王德听到李言这么说,猛然跪倒在地上,老泪纵横的说道:“老奴岂敢,皇上,老奴只是一个卑贱的奴婢,如何敢当皇上您如此赞誉,真是折煞老奴了.”
说完,王德不停的磕头,以示自己当不起。不过他的内心,却是激动如火。
皇上真是仁善之人啊!
太上皇那二三十个子女,有哪个和自己说过这样暖心的话儿。那些亲王公主们,虽然表面上异常客气,可哪个又真的瞧得起自己,就算是假意拉拢,也是为了讨好皇帝,想从自己这里打听点消息。
而当今陛下,以前就因此事感谢过马宣良,让马宣良念叨了一辈子。
今天又如此对待自己,若是皇上还在当太子的话,还可以说是有意拉拢。可现在已经贵为一国之君,根本就不需要说这种套话,如此更显皇帝的真性情。
遇到如此君王,真是我王德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唔唔唔”一时触动襟怀,情绪涌动,王德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李言见状起身绕过御案,不由分说将王德给扶了起来。此人虽是太监,却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皇帝也是人,若是身边侍侯衣食住行的人背叛自己,那绝对是想善终都难。
自己帝王的威风,也不是在这些人身上抖的。
对于这样的人,上位者要么不用,要用就得待之以真心,以情绊之,以利固之。他们若是忠心于自己,那么很多来自外界的风险,就能消弥于无形之中。
自己入口的东西,都要经过他们的手;睡觉的时候,也是他们在身边守着;自己的行踪,他们更是了若指掌。若是连他们都不能收服,最后下场凄惨,也怪不了别人了。
自古大人物,对身边的服务人员,都是十分平易近人,真心待之,如同亲人似的。
“王德,朕是帝王,在外面是至高无上的君主。”
李言看着王德正色说道:“帝王的尊严,不允许朕有任何私情,杀伐决断,冷漠无情,一切都要以祖宗留下的天下江山和万民福祉为重,希望你能理解。”
“若是你有什么话,也尽可以说,朕不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人,谁真心对朕好,朕心里有数。”
“老奴多谢陛下抬爱,老奴虽然无甚大用,但只要服侍陛下一日,老奴必忠于陛下,死而后已。”
王德虽然是个奴婢,地位卑微,可长期夹缝中的生活,也却练就了一身弱者生存之道。他整日看着皇帝和重臣们议政,冷眼旁观之下,也总结了很多的人生道理,人情世故也甚是练达。
能跟着李世民那样霸道的天可汗二十年,并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岂是易与的?
他深知不宜在这种事情上和皇帝推让,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他哪有资格客气。皇帝一时高兴,说了这些让人暖心的话,自己记在心里就是了,以后要更小心的侍侯皇帝。
做奴婢的,不能表现的太过有性格色彩,最好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没有主见的动物一样。不然,今天皇帝欣赏你,明天心情一变,就有可能讨厌你了。
欣赏你的时候,未必是福,讨厌你的时候,必然是祸。
王德适时的表现了感激之情,最后斟酌着说道:“陛下,老臣侍侯太上皇二十年,得出一个浅薄的见识。觉得做皇帝,最重要的,不是治理天下,也不是巩固权势。”
“而是保存已身!”
“只要能活着,所有的东西,都有能得到的一天,若是生命没了,那就什么也没了”
说完,王德告了一句罪,再不停留,默默的退了出去。
李言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御书房中,想到了如活死人般躺在大明宫里的李世民,最后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喃喃说道:“王德,你可真是人老成精,说了句大实话啊!”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若是父皇能明白这个道理,谨慎一些,现在还坐在这里,好好当他的天可汗呢!”
待李言用完膳,又把最后的奏折批完,看到外面的天空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皓月当空,如一轮银盘般高悬于上,璀璨的星河,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美得让人惊心动魄。
夜晚的太极宫,彻底安静了下来,透着一股惊心动魄的韵味。
有时候,李言甚至觉得,仅是这一片美丽的星空,来到古代一趟,就不算亏了。
看到还没有到睡觉的时辰,李言索性在太极宫内转悠起来,带着王德和几个侍卫,走出承庆宫,来到太极殿广场。慢慢又踱到另一侧的弘文殿,三省六部都有官员在这里值夜。
当李言一脚跨进灯火通明的殿内,吓了一跳,原来是一个中年官员,正恭恭敬敬的跪在门口的位置:“臣中书舍人许敬宗,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两的谈话,惊醒了殿内几名值守官员,纷纷起身行礼。李言摆了摆手,嘉勉了两句,让众人各司其职,不要在意自己。
随后和许敬宗来到了内里的一间待客房里,许敬宗麻溜的给李言泡了一杯茶,然后立在一边侍侯。
“你叫许敬宗,是中书省今夜值守的官员?”
李言好奇的问道:“朕刚刚进来就看到你跪在门口,你怎么知道是朕的?”
“回皇上,实不相瞒,臣刚刚正在处理文书,一时困乏,打了个盹儿。”
许敬宗连忙一脸正色的说道:“在梦中,臣见到太极殿外亮如白昼,红光大作,一股紫气从东面升起,一道金光向弘文殿扑来。臣被这离奇的场景一惊,骤而苏醒。”
“随后,臣便听到殿外响起龙形虎步的声响,便断定,必是陛下亲临,于是跪下请安。”
“哈哈哈哈,看来爱卿也是有福之人啊,竟然梦到如此景相”李言爽朗的一笑,十分开心。
他当然知道许敬宗是在胡说八道,可臣子们拍马屁,本就是生存之道。自己又何必故意找不自在呢?若是都像魏玄成那样的人,这个皇帝做的也忒憋屈。
李言大笑,一方面是表示赞赏和肯定。
另一方面,他也从许敬宗的低姿态中,看出了一番恳切的投效之心。自己现在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权力,对付世族,自然不会把这样的臣子往外推。
何况,许敬宗可不是一般人,在高宗时期,他为李治对付长孙无忌,收回皇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又投靠女帝,成为女帝手下最为锋利的一把刀,斩向关陇世族。
无论是治理朝堂的能力,还是政治斗争的手腕,许敬宗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双方在这简单的宣暄中,为接下来的交谈,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李言抬头,静静的打量着对方,看着面前年过五旬的老者。许敬宗仅看面相,就像一个慈祥的邻家老伯。相貌清矍,气质儒雅,一脸的和善气息。
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面善的人,却是初唐两大阴人之一。
许敬宗,字延族,是杭州新城人,很小就有文名。
隋大业时期,更是考中秀才,被授予淮阳郡司法书佐,不久入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其父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杀害后,许敬宗即参加李密瓦岗起义军,为元帅府记室。
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被来李世民听闻其名,召其为文学馆学士。
贞观八年,许敬宗累除着作郎,兼修国史,不久改中书舍人。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年。若是没有李言的乱入,许敬宗在今年就会检校中书侍朗。
虽然许敬宗资历很深,可出身却不是很好,其父许善心是南陈的官员。做为降臣之后,许敬宗在隋朝也不怎么爱待见,后来碾转进入了大唐,在这个世族和功臣把持的朝堂上,也没有他的施展之地。
只是在中书省,默默的做一个五品的中书舍人。
和长孙无忌、萧禹、岑文本那样动不动就三品两品的差之甚远,就连后来进入朝堂的马周也是不如。
马周出身贫寒,贞观五年因上书谏言有功,拜门下省值班侍奉,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后迁中书侍郎,更是在这次的新帝登基中,被任命为中书令。
成为新帝的辅臣,五大重臣有其一!
一个草民出身的助教,在许敬宗的眼皮子底下,一路高升,迅速成为中书省的两位大佬之一,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而老资格的许敬宗,还做着正五品的中书舍人。
许敬宗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呢?
或许许敬宗也有在厕所里看到自己腹下的坠肉,和渐白的须发,感叹一生蹉跎,郁郁不得志。同时期的人,都已经功成名就,而自己却依然做一个小小的舍人。
这段时间对命运的悲叹和反思后,痛定思痛。
许敬宗决定一改往日的做风,去奉迎上官,为了前途和命运,最后再拼一把。
一个谨守本份的官员,一旦下定决心变质,是很可怕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