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震慑侯君集
长孙无忌前脚出门,侯君集后脚就悄悄走了进来。
看到李言已经坐回御案开始看奏折,有些忧心的说道:“皇上,赵国公这段时间和世族走得很近啊。今天的事情,明显是他挑得头儿,就是想把房相给拱下去。”
“如今,你把整个尚书省都给了他,是不是太冒险了一些.”
李言闻言皱了皱眉,随后放下奏折,揉了揉太阳穴,摇了摇头,一脸正色的说道:“长孙无忌不是朕的敌人,而是朕的亲舅舅,打断了骨头连着筋。再说,母后还在呢,他绝不敢做的太过。”
“他和世族再亲,能有朕亲,朕不能把他往世族那边推。”
“他处在这样的位置上,要在朕和世族之间周旋,维持着大局的平稳,也有很多的不得已。朕也并没有怪他,你不处在他的位置上,是无法体会他的不易。”
侯君集神情一窒,见李言这么说,也没再继续说下去。
他知道,皇帝也是在告诉自己,长孙无忌只不过是芥癣之疾,世族才是心腹之患。也是隐诲的提醒自己,不要把目标放在长孙无忌身上,而是要对付大家共同的敌人。
侯君集倒也没有太过沮丧,他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为了告诉皇帝,他和长孙无忌是敌非友。现在两人一个是文臣之首,一个是武将之首,若是搅到一块儿。
那才是天大的灾难,这也是侯君集多年熬出来的生存之道。
另外,也只是提一个醒,尽一个自己的本份。就这,还是因为他即是岳丈,又是武将,就算长孙无忌空出一个位置,也轮不到他身上,没有利害关系,比较超然。
随后,又想到一事,侯君集犹豫半响,终于忍耐不住,试探的问道:“皇上,那北方.”
‘呃’说到一半,侯君集迅速闭上了嘴。
因为他看到李言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那眼神中透出的阴冷和杀意,如同一只择人而噬的荒古野兽。在这一瞬间,侯君集百战沙场凝聚出来的战心,刹那间破碎。
一股寒意从脊背直冲脑后,仿佛被一只黑暗中的恶魔盯上了,心脏似乎被人一把攥住,呼吸都停滞了下来。
“皇皇上,臣臣多嘴了”
待李言把目光收回,侯君集这才剧烈的喘息起来,不自觉的后退了两步。
天啊!
侯君集心中无比震撼,早知道这个女婿不简单,可今日无意间露出来的一丝峥嵘,直接拉爆了侯君集的认知。在此刻之前,他从来不敢相信,一个人仅仅靠一个眼神,就能给人带来如此的压迫感。
侯君集征战一生,手中杀人如麻,刀下恶鬼无数,尸山血海的场景见过不少。自认为自己已经是武将的顶端了,一向只有自己自居老将,去藐视别人新兵蛋子。
可今天,侯君集却被吓坏了。
过了好一好儿,心脏犹自嘭嘭直跳。他现在才算明白,为什么表面文质斌斌,看起来弱不经风的李承乾,能打败颉利和夷男,干掉无数枭雄霸主,牢牢的坐稳草原第一把交椅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场面,杀过多少人,才能凝练出那样充满杀意的眼神。
原先看到李承乾以少年之身纵横草原,最后竟然攫取了大可汗的实权,侯君集还觉得是不是高看了那些草原狼,他们也不过如此,我中原随便一个人,就能压得他们臣服。
现在看来,不是他们无能,是这个少年太过强悍了。
侯君集在这一刻,才真正从心里的把对面的青年,当成草原霸主,中原帝王国。下意识的,收敛了之前的随意,直挺挺的立在一边,态度也无比恭谨。
李言却没想那么多,刚刚内力一放即收,震慑侯君集,只是为了提醒他。让他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自诩是自己的岳父而骄慢,更不要觉得知道自己的一些隐秘而暗自得意。
在接下来的谋划中,右贤王的身份要绝对保密。
现如今整个大唐,除了自己,就只有两个半的人知道这个秘密,侯君集和他的管家侯贵,还有半个就是执掌锦衣卫的王玄策,不过王玄策很是谨慎。
明明通过各种迹相,已经有了一些猜测,却从来不提出来。
自己只要不揭穿,他就当做不知情,在汇报突厥的军情时,一口一个右贤王。在这个过程中,甚至眼神都没有半分改变,更没有表现出侯君集这种让人讨厌的,心照不宣的意味。
王玄策只是提到右贤王时,略略带出一些隐诲的尊重。没有像很多人提到颉利一样,一口一个老贼,极尽鄙视贬低之能事。
即让自己知道他知道了一些事情,又不着痕迹的把这丝好奇给掩饰了过去。
到底是多年从事密探工作的人,跟着李世民多年,也算历练出来了。
不像侯君集,靠着战场杀伐立功,才坐上的高位,政治敏感性还是差了一些。竟然堂而皇知的当着自己的面,把这个惊天秘密,给主动提了出来。难道他不知道,身为皇帝,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人员记述起居住。更何况,御书房内外,明里暗里的,不知道暗藏了多少高手保护圣驾,这些人都是人。
不是机器,难保不会泄露机密。
真是愚蠢!
侯君集难道不知道,自己即然做出了保密的意图,就有可能把泄秘的渠道给堵死吗?即便是自己没有其他意图,君王的秘密,你知道就算了,要烂在肚子里。
还敢这么找死主动揭破,难道你想和君王共享秘密吗?
还是在提醒君主,你知道很多君王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亦或者觉得自己立下了大功,借此邀功请赏?
说到这里,李言差点忘记了一件事儿,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敲打一下侯君集。
略略想了一阵,李言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随和的笑意,看着侯君集问道:“对了,潞国公,侯贵不辞劳苦,立下了大功。朕心中甚是感激,还没有奖赏他呢?”
“啊?”
侯君集此时十二万分的紧张,没想到李言提起这碴儿,连忙客气的说道:“侯贵是个军伍出来的粗人,一向只知道听令行事,跑跑腿儿这样的事,正是他的本份,哪里需要陛下赏赐?”
李言微微一笑,默默的点了点头,侯君集这种状态就有点意思了!
伴君如伴虎,不是自己要求高,而是在皇帝身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下警惕。原来的心态要不得,不然早晚会被别人利用,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即然选择了权力,挤到了核心,就要快速成长。
自己也护不了他一辈子,若是没有这点儿意识,还不如早早的回家享福算了。
“侯贵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侯君集一时不太明白李言的意思,老老实实的说道:“回陛下,侯贵是臣从老家带出来的,算是臣的同乡。隋末天下大乱,臣带出了一百多个乡亲。”
“多年争战下来,就只剩侯贵一人了。”
“不过,他也受过伤,不能再从军了,就跟着老臣做了侯府的管家。他老实本分,十分守规矩,老妻也不在了,只有一子名侯正,在飞虎军中任正七品的旅帅,管着一百五十号子人。”
“侯贵立有大功,不能不赏,可他又不在军中。”
李言听得很认真,沉吟了片刻,随后说道:“这样,岳父你以左卫大将军的名义,找个由头儿,举荐其子侯正为郎将。到时候朕会亲自过问,让中书省发下去。”
“皇上,其实臣已经赏赐过他了。”
侯君集神情一松,激动的说道:“若是陛下降恩,那升其子一级就行了,郎将是正五品,侯正才正七品,这是实实在在的连升三级。侯贵何德何能,蒙皇上如此看重?”
“再说,军中职务不同其他,飞虎军中更是严格,升职都要有实实在在的军功,如此越格提拔,属实难以服众。”
“即然如此,那调出飞虎军,到十六卫中,或者地方折冲府任职也可以。”
说完,李言拿起奏折,面无表情的撇了侯君集一眼,随后低下头淡淡的说道:“岳父大人不必如此客气,朕觉得唯有如此,才能告慰侯贵的在天之灵。”
“那臣谢陛下”
已经推辞了一遍,对方毕竟是皇帝,赏罚之权是天子之器,雷霆雨露均是天恩,也不由自己做主。见李言坚持,侯君集也不好再谦让,感谢的话脱口而出。
‘呃’
刚刚说到一半,忽然反应过来,自己没说侯贵已死啊,皇帝怎么说告慰其在天之灵?
是自己听错了,还是皇帝误会了?
抬起头,正准备询问的时候,侯君集看到李言已经低下头处理奏折,不再看向自己,而且脸上的表情也十分耐人寻味,空气中也弥温着一股渗人的寒意。
蓦然间,侯君集福至心灵,瞬间明白了李言的意思。
双眼圆睁,内心一震,不敢置信的看了李言一眼,张了张嘴,心中翻江蹈海,五味杂陈,最后苦涩的说道:“陛下所说及是,臣想,侯贵一定可以瞑目了!”
“皇上,若是没有其他的事,臣就告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