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59章 长安突变

李重山一急:“崔先生,以皇上现在的身体状况,是经不住这种虎狼之药的,我的药里已经严格的控制了剂量,你这样做的话,会出事儿的。若是到时候皇帝有个闪失,追查起来”

“你放心,太医署里有我们的人。”

崔元启打断了李得山的话,面无表情的说道:“就算是出事,也不会牵连到你身上,你老老实实的在这里待着,哪儿也不准去。若是你一跑,那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放心好了,你为李世民炼制丹药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药方配药都经得起考验。”

“李世民的身体状态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现在也只是加大一下用量而已。”

“就算太医署所有的医官一起检验,最后也只能得出皇帝贪图女色,不加节制,以致于过度嗑药,身体大量透支,元气消耗过大,导致身体亏损严重的诊断结果。”

李重山一听,脸色稍缓,这才松了口气。

王德回到太极宫,来到武氏姐妹所在的漪兰宫中,李世民早已等得十分焦急了。

除了李世民之外,还有一个头发白的太医署医正在偏殿侯着。

王德不敢耽搁,打开锦盒,从玉白色的瓷盅中取出丹丸,先由医官仔细验过,然后交给旁边的一个试毒小太监。

小太监将丹丸和着温水服下,不过一刻钟时间,小太监就开始浑身冒汗,眼中放光,皮肤的温度也渐渐升高,一幅气喘吁吁,精神奕奕的样子,坐立不安的走来走去。

如此异状,无论是王德还是医官都习以为常。

皇上用的药物,办事的作用大于滋养,太监服用后无法发泄,呈现这种状态是再正常不过的。

随后王德将丹丸送进两位武才人的寝殿,李世民习惯的服下,开始临幸自己的妃子。

所有在殿内侍候的宫女太监,也都面红耳赤的在外侍候。

过了半柱香的时间,李世民才精神奕奕的从漪兰宫里出来,仿佛刚刚的连番大战并没有对他造成半点影响。李世民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就好像回到年轻的时候。

这种感觉太棒了.

辞别两位才人,李世民回到承庆殿,继续开始批阅奏折,将案上如同小山的两堆奏折在短短一下午时间就处理结束,中间还夹杂着不时接见弘文殿前来汇报的臣子,商议些政务。

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李世民才一脸高兴的回到后宫。

中间还专门派王德对李重山进行了厚厚的赏赐,筹其练制出更好丹药的功劳。

接下来半个月,李世民一切都如往常一样。

一连过了半个月,在一天晚上和武氏两个才人进行磋商武技的时候,李世忽然脱力晕倒了过去。

王德连忙叫来值宿的医官,医官检查完后,脸色大变,眼露慌张,浑身哆嗦着,颤颤巍巍了半响,说不出话来。王德见事态严重,连忙禀报了绮云宫的长孙皇后。

长孙无垢半夜被叫起,听说皇上在行房时晕倒,一边命令内宫戒严,一边下令所有宫女太监全部禁口,最后吩咐马宣良连夜出宫将太医署的所有官员全部叫来。

这天夜里,太极宫彻夜忙碌,大唐的核心乱成一团,长安城内不少重臣府邸都是灯火通明,所有人都没有入睡。

街上全副武装的士卒不断调动,一队队人马从营中开出,加强城防守卫。

直到第二天,在承庆殿内,三省六部的重臣都集中在此。

皇后,韦贵妃和杨妃娘娘也都在列,蜀王魏王晋王等在京各位皇子亲王齐聚一堂。

只因太医署令、丞、医监等诸位医术精深的医官经过诊断后,得出一个让人震惊的结果,李世民的身体轻时就受过太多的战伤,后来又操劳国事,最重要的是沉迷丹药。

屡次用虎狼之药激发身体潜力,旦旦而伐,元气大伤,已油尽灯枯,走到了人生的末尾。

房玄龄内心一颤,仿佛天都要塌了,迫不及待的向太医署令问道:“周太医,皇上突然出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

“房大人,皇上身体本就不好,这些年更是日夜操劳。”

周延嗣知道房玄龄的言外之意,皱眉说道:“这些日子又贪图丹药带来的提神作用,一日两次的嗑药,最终将身体元气透支殆尽,多年积下的隐患一齐发作,已是神仙难救。”

“皇上吃的药物,太医署的诸位医官已经验过,并亲自予以了尝试,排除了有人下毒的可能。”

这下一解释,众臣们都知道,皇上就是倒在自己的欲望之下。自古以来,皇帝后宫广集天下美女,稍微意志不坚,沉迷享乐,多数都会因为过于放纵而导致身体亏损严重,没想到李世民这样的圣明天子,也不能免俗。

不少人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

果然,一个人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不能克制自己,就无法战胜别人。

侯君集面色一变,他不关心李世民是中毒了还是放纵所致,只想知道李世民现在的身体状况,能不能转还过来,于是不顾忌讳的问道:“周延嗣,老夫问你,陛下现在身体到底如何?”

“什么时候能清醒过来?”

众臣都是一脸紧张的看看着这个医术精湛,德高望重的太医署令。

周延嗣看了眼站在旁边悄悄垂泪的长孙皇后,长孙无垢默默点了点头,他这才一脸沉重,满面悲色的的说道:“诸位,陛下陷入昏厥之中,其实是身体求生机能的一种保护。”

“进入深度沉睡之中,有利于身体元气的恢复。”

“若是臣所料不错的话,当在三天之内醒来,只是陛下此次就算醒来,恐怕也难以恢复以往的模样。”

“陛下他”

岑文本脸色一急,催促道:“周大人,陛下一身关乎天下安危,你就和我们说句实话吧”

“是啊,如今大唐社稷寄于圣上一身,若是陛下有所闪失,大唐的天就塌了?”

众臣纷纷焦急的看着周延嗣,似乎不想从他嘴里听到不好的消息。

可接下来周延嗣的一句话,让得所有的臣子都是如遭雷噬:“各位大臣,陛下生命已到了最后时刻,已经药石难医,即便能抢救过来,也没有多长时间了。”

“迟则一月,缓则三月,若是不出现奇迹的话,已经可以准备后事了”

“什么,不可能?”

众臣大恸,纷纷仰天长呼道:“陛下啊”

随着冰雪的消融,大地渐渐回暖,万物复苏。北方草原广袤的土地上,春天到来的脚步比中原大地来得更迟一些。

江南的三月,已是绿柳烟红,满目苍萃,北方的寒冬才慢慢退去。

一片片翠绿的嫩芽,从枯黄的草丛中探出头来,像是大自然的新生儿,充满好奇和生命力。随着春风的吹拂,这些嫩芽迅速成长,不久便覆盖了整个草原,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柔软的绿色地毯。

随着暖风吹拂大地,各种野竞相开放,它们点缀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如同繁星般璀璨。

有娇艳欲滴的红,有清新淡雅的蓝,还有洁白无瑕的白,五彩缤纷,美不胜收。蜜蜂和蝴蝶在间穿梭,忙碌地采集粉,为这春日的交响乐增添了几分动感。

雄伟的金山山丘也被春日的气息所感染,原本裸露的山脊上开始披上了新绿,山间的溪流也因融雪而变得湍急,清澈的水珠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犹如一串串晶莹的珍珠。

山脚下,额尔齐斯河谷地的天空湛蓝,云朵像一样蓬松,飘浮在空中。偶尔,一群群侯鸟划过天际,它们的鸣叫声清脆悦耳,似乎在诉说着途中迁徙的故事。

草原的春天,是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卷。轻盈而又坚定,带来了无尽的希望与活力。

如今,额尔齐斯河的王帐,虽然对外还称帐,却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一个雄伟的座池了。

历时三年,李言借助和中原的互市和东瀛西域的三大财源,在这里兴建了一座不亚于晋阳的城池,取名额尔齐斯城。

城池仿中原模式,有高大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河,将城池隔成外廓城,内城,宫城。规模浩大,占地极广,再以这座城池为依托,附近一系列城镇向四面展开。

这里已经颇有些中原化,额尔齐斯早已经取代乌尔格,成为草原的中心.

一转眼,从离开长安,来到草原已过去了十六年之久,李言已经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进入成熟稳重的青年时代,在这个人均寿命不过三四十岁的古代。

三十以上就可以称为老夫了,李言的二十七八岁,堪比后世的中年了。

李言坐在金壁辉煌的议事大殿上首,身材高大雄健,眼神沉凝古井不波,鹰视狼顾,气质稳如泰山,威望冠绝天下。如今的右贤王,是草原上无可争议的首领狼王。

因得李言的存在,草原才会一直团结成为一个整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