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八十万铁骑
贞观十一年,七月
夏季的草原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白云朵朵,仿佛触手可及。
草原上的植被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各种野竞相开放,点缀其间,如同五彩斑斓的地毯。牧民们的帐篷星星点点地分布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牛羊成群结队,悠闲地吃着新鲜的青草。
微风拂过,草海泛起层层涟漪,伴随着远处牧歌的悠扬旋律,让人心旷神怡。
在大漠郁督军山东南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拜答里格河从北向南流趟,在南方形成了一个辽阔的湖泊,如同草原上的一颗明珠,静静的镶嵌在绿波荡漾的大地上。
右贤王的王帐就设在这里,同时,突厥的几十万大军,星罗棋布的遍布湖泊周围几十里的范围,一眼看去,大军驻扎的营帐如同雨后草地上的蘑菇,密密麻麻,无穷无尽。
在湖泊靠北的一处稍高的地势上,一栋不亚于汗帐的金色大帐屹立于此。
大帐中,李言一袭白袍,高坐其上,古仁图正在向李言汇报军情:“大王,自从一个月前,薛延陀的十六万大军被我军击败后,夷男就将额尔齐斯河谷地的金山大都督府往东南迁徙了一千多里。”
“在贺兰山北部,依拖大唐的灵州黄河西部,设下大帐。”
“与大唐的丰州九原和漠南大都督府,形成了一个三角的防御阵形,依拖阴山黄河,来应对我军的压力。”
李言微微一笑,经过三四个月的战斗,突厥吞并了漠北,消化了葜必合力的地盘,又携大胜之势,将前来试探的夷男重挫。一连串的胜利之下,李言的感望已是空前高涨。
古仁图和那十二名万夫长,更是对右贤王崇拜到了极点。
被颉利.
不错,确实是被颉利这个天杀的恶贼,极不人道的从辽东故地掳到草原上的五六十万奴隶,经过右贤王大人的用心引导,并加以培养之下,大部份已经摘除了奴隶的头衔。
真正的融入了草原,被突厥人接纳。
打败葜必何力后,更是有了充裕的地盘,而因为战争又多出了很多失去丈夫的草原妇人,只等战争结束,这些人就可以和本地人组合成新的家庭,在草原幸福的生活。
只是有些遗憾,有一半的人因为不适应草原生活,被掉队了,李言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少了一半人,供应压力也是直线下降,而且剩下的一半勉强也能用了。
这些都让李言感叹,还是利用战争最容易解决问题。至此,各项战略目标皆已达成,李言心情很是愉悦。
对古仁图说道:“夷男虽有些小心思,但格局和胆量并不大,不过是个鼠辈。他原本通过五六年的积累,积下了四十多万兵力,在额尔齐斯河谷地的十多万,战力并不强。”
“其主力还是其在西北扩张的三十万劲卒。”
“一个月前的一仗,其中十六万西北悍卒被我们五十万大军包围,逃走的不足一万,被我们当场斩杀五万,俘获十万,前军大将谷射更是做了我们的俘虏。”
“这一下,夷男的雄心壮志和底气胆魄就被抽走了,不敢再孤悬在外,只好南迁依靠大唐来避我突厥的锋芒,也是可以预料的”
古仁图说了一阵,最后脸色沉重的说道:“大王,虽然我们连战连捷,可现在大军的规模太庞大了,每天的消耗都是巨大的,您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呃”
李言一愣:“不是你说大军连续作战,师老兵疲,再加上吞并了多部势力,人心不稳,需要修整一段时间,这才刚刚定下来半个月,你又催促了?”
“大王,我以前不是只管打仗,这些后勤上的事情都是赫尔木在操心吗?”
古仁图老脸一红,有些讪讪的说道:“现在您当了甩手掌柜,一鼓脑把这些事情都丢给我,大军的衣食住行,样样儿都要操心,我哪儿知道还有这么多事儿啊?”
“呵呵,你以前总是瞧不上赫尔木拨算盘珠子,现在知道人家的不可或缺了吧?”
“没有人家替伱打理后方,你哪有精力在前方肆意的杀敌?”
古仁图挠了挠头,一脸愧疚的底下了头,他从来没想到过,权力大了之后,责任也会这么重。
李言皱眉想了想,问道:“现在我们有多少人了?”
“大王,原本的五六十万辽东奴隶兵,经过这段时间的连续作战,大概折损一半,只剩下不到三十万。不过这三十万经过多次战火洗礼,生存能力也大幅提升。”
“虽然达不到我们的身经百战的老卒程度,和普通牧民组成的军队已经差不多了。”古仁图边说边盘算着:“原先我们右贤王部的二十万铁骑,经过三个多月的战斗,因为有那些奴隶兵在前面当炮灰,所以消耗甚少,大概折损四五万,多数都是一个月前和薛延陀的西北悍卒那一仗损失的。”
“说来,那些士卒个个都是如狼似虎,打起仗来不要命的家伙。”
“不过战败后,这些人已经投降我突厥,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就能纳入我军。”
“再加上前段时间吞并的葜必何力十多万人马,还有出征时,从汗国后继赶来捡便宜的那十万大军,总的算下来,我们现在拥有实际兵力达八十万之巨。”
说到这里,古仁图脸上涌起一股冲天的豪气,兴奋的说道:“大王,这可是实打实的八十万啊!从我有记忆以来,除了大唐的天可汗,从来都没听说过草原上哪个可汗能统领这么多兵马?”
“就算当初不可一世的始毕可汗,号称百万大军,可最多的时候,也只有六十万人。”
“而颉利就更不用说了,动不动就打出百万大军的旗号,实际上最多也只有三四十万。草原这百十年来,就从来没有如大王您今天拥有这么多骑兵的。”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您现在就是实际上的大可汗,草原最有权势的人!”
李言听到这里,心里也是一阵激动,太快了,没想到这么快就站到了草原的顶峰,比自己预想的要更容易一些。
随后一个深呼吸,李言又压住了内心的悸动,草原上的权力来得快,去的也快。只能宣赫一时,而无法长期保留,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就会重新散去。
“古仁图,这样,在修整的这段时间,你把这八十万大军,重新整编一下。”
“大王,您打算怎么整顿?”
李言一边轻轻敲着桌案,一边沉吟的说道:“从这八十万人中,挑出身材最强壮,作战勇敢的,对我们最忠诚的二十万精锐,直属本王.”
“不是,是直属汗庭辖制。”
“其他六十万,不管是辽东的奴隶兵还是漠北和西北的俘虏,通通打乱混编,分入十二名万夫长麾下,让他们每人统领五万大军。”
“同时,你告诉他们。”
“本王每部赐他们两名万夫长的名额,让他们对部属进行重新规划,每大部再分为三小部,他们本部辖三万人,其他两名万夫长,每人统领一万人。”
李言摇了摇头,这些以前的千夫长们,提拔的太快了,以至于如何管理麾下庞大的军队,自己也要操心,要是考虑不到位,就怕他们最后弄得一团糟。
“是,大王!”
古仁图的领导能力也不强,只是常常陪伴李言左右,耳儒目染之下,倒是提升很快,以前李言每次出兵,都是掌握十万到二十万不等的大军,李言多半都是发号施令。
由古仁图具体去执行,长年累月下来,倒也学到了一身带兵的本事。
如今麾下部众一下子膨胀到八十万,古仁图也撑不下来了,这才向李言问计。在李言三言两语的分配下,对这八十万进行了简单明了的处理,古仁图听得也是心中大定。
“对了,这二十万这一定要优中先优!”
李言眼神紧紧的盯着古仁图说道:“我们草原聚则成军,散则为民,无法长期聚集这么大规模的军队。等到打完仗后,大部份的人都要散落到草原各处。”
“就连这二十万也留不下来,不过咱们可以把这些人,分布在乌尔格附近的草场上,一来守卫汗庭,二来也可以随时征招,其中再挑出五万顶尖的强军,做为本王的直属侍卫,不再打发出去。”
李言遗憾的叹了口气,草原全民皆兵,想挑出强大的暴力组成机器,太容易了。只是草原的游牧经济太过脆弱,无法大量积蓄资源,留下来也养不起,只能将大部份人散出去为民。
古仁图眼神一亮,抱拳道:“是,大王,臣知道您的意思,一定把最拔尖的那批人给挑出来。”
“大王果然英明神武,这些臣都没想到呢?”
“若非您的提醒,臣还忧虑以前的亲信都留在乌尔格让赫尔木镇守后方,手中得力的人手太少,而这次俘虏的人又多,隐隐有些掌握不住的感觉?”
“有了这么一次整顿,整个大军就理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