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危险与机遇并存的考验中
这三天,李言表面上纹丝不动,实则在暗暗的观察着自己手下的这些人。
古仁图心思单纯,是个直肠子,打定心思跟定了李言,反而没有了顾忌。这几天一如平常,该吃就该,该睡就睡,将生死置之度外,心思很是坦然。
而赫尔木受到自己的影响,装做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的样子。
实则无时不刻不在担心眼前的局面,强装镇定之下,心里早就如刀割火燎。这才三天,就神情憔悴,眼珠通红,一看就知道这几天根本就没怎么睡过觉,天天都在熬着。
“大王,城外二十多万大军将我们团团包围,又设置了重重防线。”
赫尔木犹豫了一下,拿不准李言的心思,于是试探的说道:“我们的战马失去了战斗力,只有古仁图亲率的八百护卫,因与大军战马分开就食,不受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勉强突围,恐怕凶多吉少。”
“大王本就是来自中原的汉人,若是与大唐朝庭没有化不开的仇怨,借此机会,重新与大唐和好,也不失为权宜之策。”
李言点了点头,赫尔木是栗特人,相对于草原来说,中原的繁华更符合他心中的向往,若不是碍于自己的救命之恩和重用之利,他可能早就离开草原了。
他们本就没有国家概念,投降对他来说,没有半点障碍,尤其是投向大唐,简直是弃暗投明。
李言心中苦笑,这考验对这两人来说,好像都没有什么意义?
想了想,李言加太难度问道:“赫尔木,你知道颉利为什么要借大唐之手除掉我们吗?”
“这个,自然是忌惮大王在汗国的影响力。”
赫尔木在确定颉利出手后,就把事情想的很清楚了:“施罗叠虽然打下辽东之地的三国,左贤王本部的八万人也折损近半,而我右贤王部却毫发未损。”
“此消彼涨之下,颉利担心大王回到草原后,威胁到世子施罗叠继承汗位,这才起了杀心。”
“若是再用汗帐和左贤王部的兵马来除掉大王,凭他们的战斗力,也未必能打赢我们,最后谁胜谁负也未可知。就算能赢,恐怕也是两败俱伤,颉利这才借刀杀人!”
“嗯,你说的是一个方面。”
李言默默点了点头,赫尔木在突厥汗国中也算有些才智的,能看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还有一个原因你们并不知道,就是我曾经对颉利说过,我的真实身份是大唐前太子李建成的长子。”
李言话音一落,赫尔木瞬间惊呆了。
做为右贤王部总理事务的文臣,他自然知道发生在十年前长安的那场惊震天下的事件,也明白李建成的长子意味着什么,这是和大唐皇帝李世民本人不同戴天啊!
赫尔木苦笑一声,明白了为什么一身富贵之气的李言竟然离开繁华的中原,跑到茹毛饮血的突厥去。
他只想到李言在中原有仇家,却没想到,李言的仇家竟然这么猛,直接就是李世民本人了。
这下很多以前赫尔木不太理解的事情,现在都明白了,怪不得李言要去帮助颉利,而颉利也不疑心这么一个中原人;怪不得李言根本不在乎草原上的可汗之位。
李建成的长子,那是要接掌整个大唐的。
赫尔木并不清楚李言口中的长子只是庶子,但他知道,任何家族的长子都是举足轻重的,李建成全家被杀后,这个长子的存在就肩负起了巨大的使命。
而胸有大志、文武双全的李言背井离乡在大漠混到右贤王的位置,毫无疑问是要取天下的。
李言是成了大唐和突厥双方的死敌,难怪两家合起伙来算计。明明只对付突厥两万大军,大唐竟然动用了二十多万大军,这是志在必得,一定要右贤王的命了。
看到一脸震惊的古仁图和赫尔木,李言有些颓然的说道:“现在伱们知道了,我和李世民誓不两立,大唐真正想要的是我的命,你们是被我连累了。”
“我的人生已经走到尽头了,而你们却还有活命的机会。”
“几天后,我会在城池陷落的时候,自刎于世。你们尽可以向大唐投降,以换取活命的机会。”
赫尔木还没说话,古仁图却愤然而起道:“大王,我不管你是什么人,从你救下我那一天,我的命就是你的,我们还有两万大军,八百骑兵,未必不能杀出去。”
“如果真的只有一条死路,那古仁图也会死在你的前面,决不投降。”
见古仁图如此豪气,赫尔木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起身,虽没有豪言壮语,却也是眼神坚定的说道:“大王对我有救命之恩,若不是大王,赫尔木的尸骨早就没了。”
“即然大王决定了,那赫尔木就把命还给大王了。黄泉路上,我们两人照样护着大王。”
说完后,两人都是一脸坚定的看着李言。
“哈哈哈”
“老天总算没有辜负我李言,虽然颉利和施罗叠背叛了我,可我还有两个肝胆相照的好兄弟。”
李言放声大笑,心情格外畅快,起身走了下来,握住两人的胳膊:“古仁图,赫尔木,从今天开始,你们不但是我的属下,更是我的兄弟。从此以后,我们生死与共,福祸相倚。”
李言心中大慰,不管怎么说,这两个自己亲自调教出来的臂膀,还是没有让自己失望。
古仁图见李言如此看重,咧开嘴也笑了起来,赫尔木也如同放下了心中得失,愉快的大笑起来。一时之间,把臂相携,眼神交汇,君臣相得的三人,都不再将外面的二十万敌军放在心上了,生死似乎也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
多年后,大权大握却得以寿终的古仁图和赫尔木都无比庆幸,在那样一个四面绝境的晚上,自己面临生死时所做出的决定,不但让自己获得千百倍的回报,而且还会让自己的家族辉煌数百年。
一个时辰后,还是在这个大殿,除了李言三人外,殿内还站了二十多名将领。
这次被围在右贤王部的有两万人,分别有二十名千夫长带领。
李言命古仁图将二十名千夫长叫到大殿里来,明显是要有大动作,众人都是一言不发的静静伫立。
李言站在上首,一脸威严的说道:“各位将军,目前的情况大家都知道,颉利将我们出卖了,二十多万唐军把辽东城围的水泄不通,我们已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本王已经决定,明日出城与唐军拼死一战,决不投降。”
“两万对二十万,本王也没有信心可以冲出重围,已经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
“你们都是追随我多年的将士,虽然是我提拔起来的,但你们为我多年鏖战,出身入死,欠我的也算还清了。”
李言说到这里,看向赫尔木。
赫尔木将手一挥,从殿后走出二十一名士卒,每人手中都端着一个托盘。
每个托盘上都放着黄澄澄的大金元宝,一个摞一个,足足堆满了整个托盘。
分量十足,颇为沉重,就连身材魁梧的士卒们端得也很是费劲儿。
这些人分别走到一个千夫长面前,站立不动了,就连古仁图面前都摆了一份儿。
金元宝就摆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在头顶烛光的映照下,泛出黄灿灿的光芒,让人看得双眼发亮,不少人都是偷偷的咽了口唾沫,露出贪婪的神色。
“在这个生死关头,本王也不会勉强你们。”
李言绷着脸朗声道:“你们每个人面前的都是三百两黄金,这是本王最后的情谊了。”
“主仆一场,咱们好聚好散。”
“明天的一战,九死一生,愿意跟着本王拼死一博的,留下;不愿意的,本王也不怪你们,拿着黄金离开吧,等大战过后,投向大唐,或可保全性命。”
一个是随右贤王出城一战,从二十万大军的绞杀中,死里求生;另一个是拿着黄金,躲在城中,等待唐军胜利后来收编,换个老大,大家继续带兵。
出现这种局面,即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二十个千夫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炸开了锅,开始议论起来,各抒已见。
李言也没有制止,而是眼睛微迷,等待着众人的选择。
大家的争论声慢慢大了起来,七嘴八舌,有人想随李言并肩做战,也有人看到唐军势大,想保全有用之身,还有人很是犹豫纠结,不知该相信一直以来的信仰右贤王,还是抛弃立场,另投明主。
正在这时,古仁图似乎看不过去了。
神色一怒,如蒲扇般的大手一挥,将面前军卒手中的托盘打翻在地。
“哗啦啦”
顿时,一个个拳头大的金元宝滚落在清石板的地面上,如兔子般四散开来,发出金铁相交的轰鸣声。
骤然响起的声音,将众人的争吵打断。
“哼”
“大王待我恩重如山,我古仁图誓死追随。”
古仁图如同魔神般将右手握拳一挥,冷哼道:“你们这些人,以前都是大王从最底层提拔起来的,那时候一无所有,只有烂命一条,大王不嫌弃你们出身卑微,加以重用。”
“不但让你们做了将领,还给你们划拨了草场,让你们的族群可以生存壮大,所有荣华富贵都来自于大王。”
“可现在大王遇到困难了,你们却想着退缩?还是人吗?”
说到最后,古仁图双目怒睁,已是愤怒的咆哮:“你们简直不是男人,不配做我古仁图的兄弟,更不配做大王的属下,拿着金子去向敌人乞讨活命吧?”
“我古仁图生是大王的人,死是大王的鬼,无论生死,都守卫着大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