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枭雄迟暮
就在大唐内部大动干戈,引动天下人嘱目的时刻,辽河北岸怀远城的城守府中。
那位身受皇上器重,负责全权指挥辽东战事,却屡败屡战,毫无半点建数。即辜负了大唐无数百姓期望,又令李世民失望的奉旨钦差长孙无忌正一脸悠然的坐在这里。
虽被天下人唾骂,却无半点羞愧之意。
对面的同样被天下恨之入骨的颉利可汗,正和长孙无忌商议接下来的战事。
长孙无忌惬意的喝了口茶,放下杯子说道:“可汗,三韩已灭,我们大唐是该更尽一步了。这都大半年了,若是大唐再不跨过这小小的辽水,也实在是有些不太像话了。”
“现在已入夏季,草原的水草正茂。”
“这里不能放马,也不能牧羊,我们突厥早就想撤兵了。你放心,我们不会赖着不走的。”
双方合作到这个地方,关系已是十分融洽,颉利随意的说道:“只是你们也看到了,人口我是日夜不停的在往草原迁徙,可就算只有男丁,加起来也有五六十万。”
“再加上这些人广泛的分布在三个国家的上百座城池里,不时还有人群起反抗,总归需要些时日。”
长孙无忌皱眉思索了一阵,颉利说的也不没有道理,要杀五六十万人容易,几天就完事了。可要迁徙这么多人口拔山涉水的去往草原,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盘算了一会儿,长孙无忌伸出两根手指晃了晃:“两个月,再有两个月的时间,应该足够了。”
没等颉利再说什么,长孙无忌一脸愁容的说道:“可汗,您也要替我们大唐考虑一下:“从去岁冬天你们突厥南下侵入高句丽,到现在都快一年了,大唐发兵也有半年了。”
“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劳师靡费,兴师动众好几个月,却无寸功?”
“没打过辽河就算了,还要经常陪伱演戏,向外界虚报不曾发生的战损。我合计了一下,这几个月,我大唐传出去的阵亡人数就达到了二十万人以上。”
“你知道现在天下人怎么看我的,都说我是大唐建国以来,第一废物将军,饭桶一个。”
颉利看到长孙无忌那苦大愁深的样子,也是好笑:“你也可以对外宣扬一下我们的损失嘛,你们折损二十万,歼灭三十万突厥铁骑,这不就好交待了。”
“你们突厥才多少人,这次南下总共才动用了二十万,哪来的三十万人让我杀的?”
长孙无忌翻了翻眼皮:“我要敢这么说,一个无能废物且虚报功绩的屎盆子又会扣到头上,还不如就现在这样好了。”
“皇上已经放言要撤了我们几个人的差使,留职听用,等到李靖他们一来,就要接过我的帅印。大军从洛阳赶过来,就算再拖延,两个月时间也走到了。”
“我们还是商量商量,怎么把后续的事情给办好吧?”
提到正事,颉利心脏一缩,浑身肌肉都绷紧了,知道长孙无忌所指何事,收了轻松的笑容。
下意识的扫了扫四周,空无一人。
自从和李言的右贤王部分开后,颉利就不再顾忌,每次会见长孙无忌都会摒退众人,单独与长孙无忌相商。
虽然不确定身边的奴仆和下人中有没有李言的眼线,但是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心思,还是隔绝了众人的旁听。
“好,就两个月。”
殿内无人,颉利依然十分的小心,轻微的声音保证只在两人之间传播:“两个月后,我会把右贤王所部找借口滞留在辽东城。那里四周空旷,城墙也并不高大,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们办了。”
“可汗,能不能把右贤王部的两万大军想办法调走,这样更加稳妥?”
颉利脸色一肃,断然摇头道:“不可能的,本来把右贤王部单独隔开就很不容易了,为了不打草惊蛇,我还下令将从三韩之地收集到的财富集中在辽东城,这才让他不起疑心。”
“现在你让我把右贤王和他的两万大军分开,就算是傻子也知道我起了不良的心思,反而会弄巧成拙。此事关乎未来突厥汗国的稳定和我儿子以后能不能坐稳可汗之位,万万不能有失。”
长孙无忌遗憾的叹了口气:“好吧,有两万大军为他陪葬,这位右贤王,想来也死而无憾了?”
“对了,这么长时间了,你们确定他的真实身份了吗?”见长孙无忌答应下来,颉利也轻松了下来,试探的问道。
“时间太长了,无法确定。”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眸中杀机一闪而过:“不管他是不是隐太子的长子,只要他打了这个旗号,就必死无疑。”
“他的两万人都是骑兵,骁勇异常,就凭你们在营州的十万大军,恐怕拿不下来?”颉利提醒道。“营州现在不只十万人了.”
长孙无忌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这三个月来,为了做戏,朝庭不断从河东、河南、河北、山东调集兵力补充营州,现在辽河南岸汇集的军队已不下二十万。”
“再加上皇上早在三个月前,就密调了三万飞虎军,由前右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亲自率领,在河北道的一个隐密的地方,已等侯多时了。”
“只待可汗创造条件,就能杀入辽东。”
颉利一听,又惊又惧,脸色急剧变化,一会儿青一会儿白的。
一江之隔的咫尺之遥,大唐竟然不声不响的集结了这么多大军,若是大唐真对自己有恶意,一夜之间杀过辽河,突厥将遭遇不测之祸。
“可汗尽管放心,我们是盟友,大唐对可汗绝没有不利的想法。”
见吓住了颉利,长孙无忌又宽慰道:“有这二十万大军,再加上以一当十的飞虎军,整整二十三万大军,能把辽东城围的水泄不通,又有侯君集和尉迟敬德这样闻名天下的猛将指挥。”
“就算他是楚霸王再世,也插翅难逃.”
颉利这才放下了心,长孙无忌直言相告,说明大唐的目标确实不是自己。
这让颉利又是松了口气,又有些不忿。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身价掉到了大唐宁可联合自己除掉右贤王,也不将自己放在眼里的程度,甚至连灭掉三个国家的儿子施罗叠,大唐也是不屑不顾。
眼中只有右贤王,简直是岂有此理!
颉利即感到悲哀,又是一阵心酸,同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屈辱感。
我才是突厥最重要的大可汗,我才是那个几次打到京畿,几乎灭唐的无上存在。
大唐君臣吓的瑟瑟发抖,绞尽脑汁想要除掉的那个人,应该是我才对?
想到现在的大唐君臣如此小看自己,颉利恨不得放弃原来的计划,联合右贤王冲过辽河,把这群不将自己当回事儿的人杀得片甲不留,给他们一个难忘的教训。
告诉他们,自己虎老威还在,轻视自己是要付出血的代价.
愤怒的情绪不断蓄积,刺激的浑身血液都在快速流动,颉利似乎感到心跳加速,呼吸越来越快,力量在回归。
突然间,颉利眼前一,大脑中一片天眩地转。
胃里一阵翻腾,一股恶心的难受感涌上心头。颉利连忙伸出双手,一只手捂着脑袋,另一只手紧紧抓住扶上稳往身子,闭着眼睛,大口大口的喘气,额上的汗珠也是滚滚而下。
“可汗,您怎么了?”
见忽然间情绪失控,似乎要暴怒而起的颉利,身子如被雷击似的,摇摇晃晃,几乎要晕倒。长孙无忌吓了一跳,连忙起身扶住颉利,伸出手在颉利的胸前抚弄着,帮颉利顺了顺气儿。
摸到颉利手上松松垮垮,像覆盖了一层皱皮的瘦弱枯爪,再看看布满老年斑的面庞,还有脸上挥之不去的黯然神色,长孙无忌大约也能猜到颉利那种枭雄迟暮的悲哀。
长孙无忌心里暗喜,颉利的身体状况比自己想的更加遭糕,如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哪里值得大唐忌惮,就算大唐不打他,恐怕他也活不了多久了?
“可汗,岁月不饶人啊!”
虽然心里高兴,但长孙无忌面上却平心静气的安慰道:“您还是要保重身体,不可轻易动怒,我大唐君臣,可是盼着您福寿绵长啊!”
良久
颉利慢慢恢复过来,摆了摆手,长孙无忌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一脸担忧的看着颉利,生怕颉利就这么抽了过去,现在可是关键时期,颉利一时半刻的还死不得!
颉利深深的呼了一口气,身体的衰老告诉他,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还是不能意气用事。
即然决定了,那就要以大局为重。
想了想长孙无忌的计划,再想想在过去的五年里,李言那犹如战神般的身影和战绩,颉利觉得还是有些不保准儿。
略一犹豫,提醒道:“右贤王非比寻常,他的战力之恐怖,不是你们能想像的。李靖不是还带了十多万人过来,还有不少武将,不如等他们到齐了,一起行动,这样更加稳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