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再见颉利
赫尔木眼中闪过精明的光芒:“自从五年前和大唐的一战后,突厥已经四分五裂,其中一半的土地,和部族都已经投入了南边的大唐,现在的汗国,只不过是占了东部一地,和全盛时期已然不能相比。”
“根本没有举办秋木达的条件。”
“再说了,这样的盛会一般都是提前半年通知各部,十月中旬在汗帐举办。可现在都十月中了,到了汗帐已经十一月份了。天已渐寒,各部族都要忙着准备牛羊过冬的牧草了,哪有时间去办什么盛会?”
赫尔木的言外之意很清楚,可汗是看现在突厥汗国已经稳定,分过去的军队也已经消化完毕,现在要准备考虑下一任可汗的时候了,所以想借机除掉你。
对于赫了尔木的警惕,李言很是赞赏,却装做不明所已的样子问道:“赫尔木,那你觉得可汗此举是为了什么?”
另一边脾气暴燥的古仁图早已按耐不住,眉头一挑,当即一拍桌案,大声道:“大王,现在大家私下都在说,颉利可汗重建突厥汗国后,已经没有体力和精力再度统一全部草原,他最关心的事情是汗国的下一任君主是谁?”
“此次大会,颉利可汗将各部首领都招去,明显是为了可汗之位的传承。”
“如今,汗国有左右贤王,一个是颉利可汗的儿子施罗叠,是他最亲的血脉;另一个就是战功无数的右贤王您。”
“此次的秋木达,若是颉利不将汗位传给你,肯定就会杀了伱,为世子施罗叠除去最大障碍。”
古仁图性子急,看不得李言和赫尔木在那里绕来绕去的打机逢,直接将事情挑明了。
帐中其他头领们,都是默默点头,一脸认同的样子。
李言并没有着急,看向众人:“那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赫木尔眼神一凝,直接提议道:“不如大王称病不去,由下面的部族首领们带些人前去,以大王如今在汗国内部的威望,只要您不出现,可汗肯定不会轻举妄动?”
“是啊,大王,不能去啊!”
“此去必然凶多吉少.”
“只要大王不去,颉利就算有什么想法,也无法实施.”
“.”
其他人纷纷赞同附合,都是十分担忧。
这些人能坐在这里,堂而遑之的享受着半个汗国的权力,都是因为右贤王的存在。
依赖武力征服的好处就是快速简单,再加上李言提拔人只看忠诚度这一项,其他的能力,威望,品性,都不在乎。
这样做的坏处也是很明显的,就是高层聚集了大量无德无才,唯李言之命是从的奴才们,下面有很多人口服心不服,异心份子会摄于右贤王杀神的赫赫威名暂时蛰伏,在暗中静静的等待时机。
除了李言,没有人能震摄住整个东部,是以这些人比谁都要关心李言的安全。
李言也没办法,做为一个中原人,在草原上混,真正有本事有见识有野心的人,即便对李言的能力在心里是认可的,也会为了争权夺利而排斥李言的身份。
他只有用一些能力和品性差一些的人,这些人往往处于底层,只能通过放弃原则去阿谀逢迎上位者,而得到特殊的荣宠。
不过这样做也是有好处的,就是这些无能之辈一旦占据高层后,为了怕失去现在的富贵和权力,只有对李言保持死忠,紧紧团结在李言周围,多少用规模效应抵挡住了人才不足的缺点。
只要李言下令,这些人什么都敢干,也什么都愿意干。
李言曾经在攻打阿特一族时,借着阿特一族对抗颉利的名头,下令屠族,结果自己手下这群魑魅魍魉竟然毫不犹豫,将对方全族三万人从草原上抹去。
其手段之凶残,出手之狠辣,连自己都暗暗咋舌。
连个求情的人都没有,这让李言也深感震撼和警惕,以前还没有发现,这些只有忠诚而没有道德和人性的小人们,一旦占据高位,手握重权,将会不顾一切的维护自己的利益。
哪怕毁灭一切,也在所不惜,太可怕了。
自己一定要吸取教训,回到大唐后,选人要以德才忠三者齐备,管理层才能健康长久。
不过,现在是在草原上,本来就不求长远,只是暂时利用而已,就不用顾忌那么多了。
这不,李言稍有犯险之事,这些人就像死了亲爹一样极力阻止。
李言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人虽然头脑欠缺,眼光也不行,忠诚度却没问题,都是顶格的。
脸上却没有半分担心之色,李言摆了摆手说道:“你们放心,我和可汗打了多年交道,对他我是了解的,他虽然不是大度的人,可却对现在的汗国看得很重。”“左贤王并没有真正成长起来,就算除掉我,左贤王也做不稳可汗之位。”
“再加上可汗现在的身体还撑得住,一时半会儿的,也不会急着传位,对于施罗叠,他也是有一些防范的,我的存在,正是施罗叠不敢轻举妄动的保障。”
“除非他快到咽气的时候,不然,除掉我之后,施罗叠也会急着取代他的位置,他不会那么傻的。”
“这次举办秋木达,主要是可汗想煊赫一下现在的威严,安抚一下前段时间因为征服各部而造成的杀戮过重,现在的汗国还并不稳固,根本经不起内斗。”
说完后,李言摇了摇头,草原上的人头脑还是简单一些,相比于大唐的朝堂,整体上低了好几个层次,就算号称智者的赫木尔,也因为视角太窄,经验太浅,看不透高层的形势。
他不知道上位者的任何举动,都要根据时势来的,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这些流言他也听说了,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之所以现在在草原上有这样的流言,就算李言这几年没有接触过以前的势力,也能看出来,明显是出自大唐之手。
大唐现在忙于内政改革,无力北上,已吞并的草原西部,对薛延陀和葜必部的消化都流于表面,有名无实,也就突利部在自己的布置之下,在大唐的掌控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牵制统一了草原东部的颉利,就是必然的了。
在没法武力出兵的形势下,依现在突厥汗国的实际情况,发动舆论攻势,释放谣言,挑拔离间,制造内部不和,引发内部动荡,让颉利刚刚稳下的局面再次陷入战乱之中,就是最划算的了。
李言对此是心知肚名,他知道一般情况下,确实是如此。
但对于重建的突厥汗国内部的真实状态,大唐内部并不知情,只能采用经验主义来了。
世间万物就没有完全一样的东西存在,前面成功的路子,有可能是现在失败的陷阱;而现在是绝境的死路,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绝处逢生,这就是天道变化的魅力。
如今偏安一隅的突厥汗国一半是依仗颉利大可汗的威名,一半是依赖自己的铁血手段,还远没有真正的安稳下来。
颉利短时间内是不会对自己下手的,因为现在的大局是靠这两个人撑着的。
这两个人都有致命的缺陷,颉利威望虽高,但年纪太大了。
自己虽然凶名在外,毕竟是中原人,不是本地土着,又没有血脉族群可以依靠,根基又浅,依仗大可汗做一个地方割据势力是没问题的,想要统治整个草原,做大可汗,还是不够的。
最适合接掌汗位的还是施罗叠,而施罗叠偏生威望不够,打仗也不行,众人多有不服。
所以对于颉利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维持现在的大好局面,争取足够的时间,让施罗叠成长起来,能够撑得起大势。
对此,李言没有太过在意,安抚住了麾下的部属们,吩咐各部准备,择日启程前往乌尔格。
十日后,经过游山玩水式的旅行式出游,李言携右贤王部属浩浩荡荡的来到乌尔格。
眼看离招开秋木达的日期越来越近,不断有来自四面八面的部族成群结队的往乌尔格而来。不但将小小的集镇挤的到处是人,就连镇外面四周的草原上,到处都有部族划地扎营,安顿下来。
看到李言来到,所有的部族都恭恭敬敬的站在两边迎接,对威名赫赫的右贤王都表达了足够的尊崇。
将众人安排在镇外,李言带着古仁图和赫尔木两人,来到大可汗颉利的牙帐。
“右贤王李言,参见可汗!”
李言简单的行了一礼,突厥没有大唐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只要抚胸躬身,表达完对上位者的敬意就行了。
坐在上首正在和施罗叠以及下面几个重要部族的头领说话的颉利,一看李言到来,起身走了下来,脸上堆满笑容,显得极为开心:“哈,看看是谁来了,是本可汗手下的第一战将,威震草原的右贤王到了。”
“见过右贤王!”原本陪颉利聊天的诸位头领们纷纷起身迎接,恭行礼敬。
他们可是知道这位右贤王的手腕和威望有多高,是仅次于颉利的存在,一点也不敢马虎懈怠。
李言略略一扫,见并没有人跳出来挑刺找碴儿,就知道此次颉利并没有恶意,于是脸上堆起友善的表情,和众人寒暄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