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5章 太子失踪

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估名学霸王。

李靖和程咬金果断的下令追击,突厥已然全面溃败。这时候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各级将领不待命令就率着自己的全部兵马,杀入草原,扩大胜利成果。

务必不让颉利有喘息的机会,将其最后的力量给打散,消除一切后患。

突厥本就是部落联盟,颉利只是凭借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将这些部族汇聚起来,平时连战连胜的时候还能听从号令,同进共退。

而眼下遭遇如此惨败,树倒猢狲散。众多部族纷纷逃窜,逃不掉的就投降。

唐军对草原不熟,大部份只能在大漠南部晃悠,但夷男和葜必何力这两个地头蛇,面临如此大的机遇,怎肯轻易罢手。

夷男带领部族所有兵马,死咬颉利不放。

几次颉利断尾求生,都被夷男察觉,一直追到碛口一带,颉利收扰几万兵马,意图扭转局面。

结果夷男汇合大唐精心训练出来的飞虎军,疯狂的发动多次攻势,再次将颉利击败。

此次战败,颉利亲信大将执思失力被俘获,颉利再也组织不起大规模的抵抗,带着亲信孛贴、儿子施罗叠和几十名侍卫,仓惶逃往了漠北。

贞观四年三月庚辰,在夷男的带领下,颉利最后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生擒,并奉命押往长安。

太极宫,承庆殿!

李世民刚刚在太极殿招开了盛大的朝会,宣布突厥被大唐打败,颉利被唐军生擒的消息,这让长久在突厥铁蹄阴影下的大唐君臣们,陷入了巨大的兴奋当中。

为了这难得的胜利,李世民当朝宣布,普天同庆,长安城解除宵禁三日,百姓们可自发上街庆祝。

官府也组织了盛大的社火,整个长安城陷入了欢乐的海洋,百姓们载歌载舞,鞭炮齐鸣,锣鼓宣天。

当众人都沉浸在喜庆当中的时候,承庆殿内却是众臣云集,只是大家的神情都比较凝重。

其中有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长孙无忌、右卫大将军侯君集、御吏大夫萧禹、中书侍郎岑文本、鸿胪卿唐俭、谏议大夫魏征、礼部尚书王珪、工部尚书杜楚客等重臣们齐聚在这里。

三皇子李恪和四皇子李泰赫然在其中

从殿内群臣的构成,也可以看出现在大唐中枢的权力分布,房玄龄和萧禹、魏征是一向保持中立。

并没有明确倾向哪位皇子,这些人算是中立派。

房玄龄虽然因为皇后娘娘的关系,有时候会向东宫伸出援手,但其子房遗爱又是魏王府的属官,长子房遗直又远在马邑从军,并不参与朝中任何党争。

房玄龄以文官之首左仆射之职,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站队,这也是李世民的要求。

而长孙无忌和侯君集是立场分明的太子一党,因为侯君集的回朝,李世民为了平横东宫一派的力量,提了与李恪交好的唐俭任鸿胪卿,并弘文殿行走。

在杜如晦去世后,升任魏王府长史杜楚客为工部尚书。

岑文本和唐俭算是蜀王一派,而王珪和杜楚客则是明明白白的魏王一党。

承庆殿内的群臣基本上代表了目前李世民的朝堂中势力架构。

齐王李佑虽然上窜下跳,但其母阴氏受其外公阴世师的牵连,曾入掖庭为婢,出身低微,母家势力薄弱,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大唐权力核心之外。

从李恪和李泰年纪渐长,却可以赖在长安不去地方就藩,而李佑身为第五子,年龄明明更小一些,却被仍到齐地,就可以看出李佑是那种不受待见的皇子。

李世民连一个做陪衬的机会都没有给他,上次飞虎军一事,若不是牵连皇子众多,恐怕李佑很难轻易脱身,就算这样,李恪李泰都是被训斥了几句。

而李佑却被李世民罚奉三年,禁足三月,足可见李世民的一碗水,其实是很斜的。

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候,承承殿的气氛却格外的压抑和沉焖。

这都是因为在前线大军不断传回来的喜讯当中,夹杂着一道十分败兴的坏消息。

大唐太子李承乾不见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世民在太极殿上面的激情扬溢和喜气洋洋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连礼部举办的庆典都没有参加,匆匆说了几句,散朝后,将几位重臣招到了承庆殿商议。

此时的李世民脸色阴沉得如同腊月的寒冰,似乎随时都会杀人。

“夷男是怎么说的?”沉默良久,李世民才缓缓问道,声音中没有半分感情。鸿胪卿唐俭之前并不负责太子一事,但张玄素还待在前线没有返回,长孙无忌督促大军粮草,分身乏术,这种联结突厥部族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没想到就摊上了这种事情。

唐俭在心里默默的问侯了夷男的祖宗十八代,这才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夷男说,太子殿下在颉利退往阴山黄河一线的时候,还好好儿的在薛延陀部之中。”

“但因为攻打颉利,夷男将部族大部份军力都抽调前方进攻颉利,至此忽略了对太子的看顾。”

“后来颉利全线溃败,夷男更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追剿颉利主力大上面了,带着部族所有人都冲了上去。”

“当然,太子身份尊贵,夷男怕太子留在战场会有所闪失,所以将太子也带在军中加以保护。碛口一战,颉利很是顽强,双方打得十分激烈,薛延陀和葜必部两方人员混在一处。”

“这时候就顾不上了,之后各方都在分散围剿,等到颉利被擒,收拢部众的时候才发现,和太子失散了。”

“夷男对此感到很抱歉,他表示和葜必部的人会在草原上寻找殿下,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能找到。”

“我大唐也可下令前方将士们加以寻找,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当会平安归来的。”

从去年秋季李言离开长安与突利结盟,到现在大唐完全打败颉利,已经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了。

无论是李恪还是李泰,朝中重要一些的臣子们,都已经知道太子代表皇上去草原拉拢二汗突利,后来又碾转被夷男要求做了人质,被卷入了战场之中。

李恪对于自己的初恋阿史那云被李世民赐婚给太子,最初是十分不满的,后来得知突利要暂扣太子留在草原,又无比庆幸,幸好自己没有陷进去,不然现在滞留草原回不了长安就是自己了。

李恪可不愿意因为一个胡人女子,放弃自己的夺嫡梦想。

对于突利父女将太子留在草原,李恪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最好太子永远也不回来了,那样自己就又有机会了。

现在大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但功劳最大的太子,却消失在前方战场上。

李世民此刻的心情遭透了,但对于李恪和李泰,还有两人的部属来说,却是难得的双喜临门。几位众臣还好,见多识多,城府深沉,心里的真实想法并不会逞现在脸上。

而李恪和李泰两人站在最前方,心里的喜悦和激动几乎有些压抑不住,李泰更代是用藏在宽大袍袖中的手,死死的掐着自己的大腿,用皮肤的刺痛,来掩盖自己幸灾乐祸的表情。

李恪的脸上也是有些抽搐,紧绷着嘴巴,瞟了身边的李泰一眼,两人都是心照不宣的底下了头,不让李世民发现自己的龌龊心思。

“嘭”的一声巨响。

在沉焖的御书房中显得格外的刺耳,让众人心中都是一凛,大家又多加了几分小心。

李世民拍案而起,怒不可遏的咆哮道:“夷男这个狗东西,太子代朕已经和他盟誓了,他竟然还怀疑朕的用心,将太子要去做了人质。若非他节外生枝,承乾待在突利营中,怎么会出这样的事情?”

面对李世民的雷霆之怒,众人都是不敢接话。

房玄龄左右看了看,叹了口气,然后说道:“陛下息怒,突利留在漠南不动,夷男和葜必何力担心我们把双方结盟的消息透露给颉利,让他们两家自相残杀。”

“是以将太子请去,多个保障,也在情理之中。”

“太子也是怕夷男和葜必何力也留在漠南不动,引起颉利的怀疑,这才舍身深入虎穴。”

“事实证明,正是太子殿下的果断,加强了我们双方的信任,并导致程咬金打赢了有决定性的恶羊龄一战。这才让夷男和葜必何力坚定了投向我们的决心,并且有了后续一连串的胜利。”

“在这种情况下,夷男就是我们大唐的臣子了,何况,他一心想娶安康公主,做我大唐的女婿,就更没有必要伤害太子。”

“当时战场形势十分混乱,将颉利最后一点火星给扑灭是所有人的共识,何止薛延陀,就连李靖、程咬金、李绩和柴绍他们在那几天也打疯了,一日驱驰千里,几万人的部队,通常跑着跑着身边就只剩下几千人。”

“所以老臣还是相信实际情况如夷男所说,是走散了。”

“可着前方将士慢慢寻找即可,对于夷男和葜必何力,皇上还是当以安抚为主,不可因小失大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