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2章 恒连找上门

王玄策说到这里,咬牙切齿的看着缩在墙角的阿史那云,一幅你这个蛮夷女人真是可恶,太子殿下好心邀你一叙,你竟然打着这样的主意,占了我们殿下的便宜。

说不定之前的喝酒,就是有预谋的,不然怎么拼命拉着殿下狂嗨,真是心计深沉啊!

说完后,王玄策一个头磕到地上,一幅任其刨割的样子。

阿史那云听到这里,心里又是愤懑又是委屈,合着我一个突厥公主,竟然玷污了伱们殿下,哪有这个道理?

但这种事情又不好去争辨,于是刚刚有些平息的心情,又变得悲伤起来,而且还多了一种说不出的凄婉迷茫之情。

“胡说八道些什么,公主冰清玉洁,品行高贵,岂是你说的那种样子。”

“唉!事情已经变成这个样子,就是杀了你又有什么用,你一条烂命,如何抵得上公主的清白。”

李言见状,在屋里转了两圈,仿佛有一股无名火无处发:“哼,孤现在就停了你东宫校书郎的差使,给孤滚出去,去外面跪着,看孤回去后怎么收拾你?”

“是,殿下!”

王玄策如丧考妣,一脸颓然的出了房门,临出门前还‘幽怨’的撇了阿史那云一眼,将房门关了起来。

门一关,只剩两人的时候,李言顿时一脸的尴尬道:“公主,都是喝酒误事啊,不管怎么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都是孤的不对,孤在这里向你陪罪了!”

说完,李言揖首深深的行了一礼,抬头蓦然间看到因为被子被阿史那云裹到身上而露出的床单,上面一串鲜艳的血色梅,格外的刺目,顿时心里又是开心,又有些忐忑不安。

“其实孤虽然贵为太子,东宫里侍女无数,可孤一直谨守已身,从来没有过放纵之事.”

李言说到这里,面色有些羞红而且扭捏的说道:“昨天晚上孤也是第一次,而且还醉的不省人事,到底孤做了什么,孤自己也没有印象了。不过即然发生了,孤就不会逃避,愿意承担责任。”

“公主.”

阿史那云虽然性格崛强,外柔内刚,但毕竟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儿,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而且自己现在也不是在大漠父汗身边,而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

等到王玄策将所有的事情一解释,阿史那云抬起朦胧的泪眼,又看了看一脸青涩中带着惶恐的李言,心里又是一悲。

对方明显也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那位王大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对方贵为一个庞大帝国的太子储君,想要什么样的女子得不到,也没有理由非要来玷污自己一个胡人女子?

哪怕自己是突厥二汗的公主.

说是公主,其实不过是自己往自家脸上贴金,大漠塞北草原的胡人部落在锦衣华服,礼仪文章的中原人眼里,只是茹毛饮血的野人而已,打心眼儿里是瞧不上的。

若是被那些满口仁义的大唐臣子们知道了,说不定还真的说是自己居心不良,玷污了纯洁的太子殿下呢?

可昨天的事情怪谁呢?

也难道那位王大人会那么想,自己昨天是太过主动了一些.

人家好端端的宴请自己,可自己明明发现对方酒量不行,却不断的言语相激,想要灌醉对方,打探一些大唐的机密,顺便为自己的情郎出口恶气,让对方在大庭广众之下好好的丢回人。

自己后来受到李恪选择的刺激,拉着对方借酒发泄自己的情绪。

两人喝得酩酊大醉,又拉着人家进入房间,怎么看都像是自己预谋以久的。

虽然醉了之后发生的事情自己记不得了,但姓王的大人说的自己非要拉着太子聊天的事情是有可能的,自己喝多了有时候会发酒疯,父汗都责怪过自己不少次了。

想到这里,阿史那云心里又是一阵委屈和惨然,或许自己下意识里一直垫记着大唐军情吧.

可没想到,这次竟然犯下了这么大的错。

阿史那云现在真想扑到父汗怀里,大哭一场,让自己父汗来为自己做主,这是从小到大每次闯了大祸后,阿史那云都会做的,每次父汗如山一搬的身躯,都会为自己摭风挡雨,带来平安。

可这次的事情,父汗也帮不了自己啊,小猪没了.

阿史那云悲从中来,心里的委屈无处述说,丢了女儿家的贞洁,抬头看了看正在不断向自己解释的少年,对方说的话,阿史那云一句也听不进去。

“你出去吧.”

呃.

李言一愣,合着自己说了半天,对方是一句都没听进去,正想再解释一下的时候,阿史那云突然暴发了,愤怒的像一只小母兽,带着无限的委屈吼道:“出去,快出去,我不想见到你”

正在这时,王玄策在外面着急的说道:“殿下,宫里来人了,皇上急召殿下,已经发了脾气了,恒大人已经到了院外,连面圣的袍服都带来了,快进宫吧!”

“唉!”

李言深深的一叹,只好一脸无奈的说道:“那我就先离开了,侍卫们会留下来保护公主的,公主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他们,等下朝后,我再过来看望公主殿下。”说完后,李言依依不舍的出了房门。

刚出门,就看到恒连带着一群侍卫太监们在院子里等着了,手上端着李言平时常穿的太子上朝的礼服。

不由分说,拉着李言就在旁边找了一个房间,在众人的服侍下开始换衣衫。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多年养尊处优下来,李言也成了五指不粘阳春水的人。最开始还想尝试自己动手洗漱更衣叠被,但第一次做的时候,卧室里包括恒连在内的所有仆人和侍女全都跪地请罪求饶。

见此情形,李言只好入乡随俗,任由恒连和女官安排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李言伸着胳膊,仰着脑袋,任由太监们忙碌着,随意的开口问道:“恒连,父皇召孤何事?”

“殿下,您不知道?”恒连十分诧异。

“知道什么,昨天中午孤喝醉了,一觉睡到刚刚才醒,玄策他们还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

恒连恍然的点了点头,汇报道:“殿下,昨天中午时分,蜀王在入宫途中,遇到刺客的刺杀,侍卫们一死一伤,蜀王肩膀上也中了一箭。”

“皇上在下午的时候,已经驾临蜀王府看过了,皇后也派人来东宫,招殿下一块去探望,昨天下午整个长安城戒严。臣行动不是很方便,找到殿下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殿下喝得人事不省。”

“臣将殿下的情况汇报给了皇后娘娘,娘娘无奈,只好让臣盯着,提前做好准备,让殿下一早醒来,马上就去绮云宫,和娘娘一块去探望蜀王。”

李言一怔,这么重要的事情,王玄策怎么没有向自己汇报。

不过随即想到,自己昨天喝得天昏地暗的,随后又腾云驾雾,折腾了一宿。今天一早,王玄策还要出来背黑锅,被自己训斥的和三孙子似的,确实没机会说话。

“蜀王被什么人刺杀,有没有抓到凶手?”李言一愣,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恒连说道:“应该是突厥的胡人,昨天事发的时候,潞国公刚好带着一群军士路过,顺着刺客逃跑的方向就追了过去,最后将那群贼子堵在了一个民居里。”

“那些人负隅顽抗,誓死不降,不但拼命反抗,最后还放火试图与潞国公同归于烬。”

“等到潞国公组织赶来的禁卫军扑灭大火后,十多名刺客已经被烧得不成样子了,只留下做案用的弯刀,还有被烧成残骸的弓弩。不过他们刺杀蜀王的时候,有不少人都看到了,他们正是一伙隐藏在永兴坊的胡人,平时在东市开着酒肆。”

李言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抹神秘莫测的笑容,喃喃自语道:“这么说,三弟还要感谢侯君集,帮他报了仇。”

果然,侯君集不会坐以待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程蕴良一旦进宫,侯君集就完了,她女儿也别想再嫁入皇家了,自己的爵位和军职都保不住,贪渎一百万贯啊?

放在一般的官员身上,抄家灭族都不是问题,侯君集就算功劳再高,对朝庭的用处再大,和皇上的交情再深,至少也是剥夺军职,解除爵位,充军发配的下场。

和现在的处境可是云泥之别,难怪侯君集如此疯狂,什么都顾不上了。

说来李恪真是胆大啊,想将侯君集这么一只军中猛虎连根拔起,竟然只带着几个侍卫就出门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侯君集没连他一起做掉,已经是看在佛面,手下留情了。

“谁说不是呢?”

“潞国公真是大度,要知道蜀郡王前段时间还带人搜查了侯府,没想到潞国公竟然不计前嫌,这么卖力的帮蜀郡王追查凶手。”

恒连一脸赞同,继续说道:“据现场的人说,那些刺客曾经大叫着是因为蜀王在绥州的时候欺骗了颉利,所以他们才要杀掉蜀王,为他们突厥除去一害,并一雪他们大汗之耻。”

“万年县衙和京兆尹的人都参与了调查,初步判定为是突厥对大唐的报复,皇上和房大人,长孙大人,岑大人也基本上认定是这样的,皇上昨天下午莅临了蜀郡王府,对蜀郡王进行了抚慰。”

“因得殿下没有露面,所以皇后娘娘也没去,以至于魏王、齐王、赵王、鲁王、酆王等其他王府都没派人去。因为王爷们没动,好多朝中重臣也不敢轻易露面,以至于皇上都发了好大的脾气,催促着殿下快点进宫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