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02章 朝会争锋

几日后,太极殿朔日大朝会!

众臣从太极殿前的广场上,迎着初生的红日,三五成群的往殿内走去,李恪和岑文本一边聊天,一边和各位熟悉的臣子们打招呼,另一边的魏王李泰也是如此,身边聚集了好几个绯袍臣子。

“原来是三哥啊!”

两人走到殿前,李泰连忙弃了身边的官员,上前一步,脸带笑容,如沐春风的打着招道:“小弟见过三哥,听说三哥最近在西市转悠,是不是又掏到了千里良驹,有时间可要让小弟见识见识?”

“是四弟啊!”

见到李泰揖手行礼,李恪随意的点点头,语带揶揄的说道:“四弟整目埋首府中,以诗词经典为伍,小小年纪,满腹经纶,连父皇都常常夸赞你学识渊博,才华远在众皇子之上。”

“愚兄没有你的天资,这书怎么都读不进去,只有寄情于行武,也是无奈之举啊.”

两人都不将愚鲁柔弱的太子长兄放在眼里,在他们心里,太子早晚是要易位的,两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在争夺嫡位。

李恪认为内忧外患繁多,大唐外有突厥、吐蕃、吐谷浑、西域高昌诸敌国,内有五姓七望那样实力比肩皇族的大世家待机而动。国家远未安定,需要的是强势天子,走的是李世民的路子,以武立志。

而李泰则认为打天下要靠强弓硬弩,治天下却要靠笔杆子,再加上自己从小养尊处优,身材肥胖,舞不得枪,上不得马,是以果断的弃武从文,学习汉之文帝景帝。

赌的就是李世民现在还年轻,下半辈子必然会将国家该打的仗都打了,能收服的敌人都给收服了,一定会给自己留下一个统一而强盛的王朝,到时候自己只需将国家重心从战争与兼并转移到和平与发展上来,安心治国就是。

两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自身特别的发展道路,在朝中也都得到了一部份臣子的拥护。平时表面上一片和谐,实际上在暗中,两人也是争锋相对的竞争者,冰炭不同炉,平时见面也是明嘲暗讽,相互看不顺眼。

这几天,两人通过亲信,频频接触,已然定下了联合齐王,一块利用飞虎军的事情,将太子掀翻的共同目标。

只是长久的敌对,让两人不自觉的还是相互含沙射影的讽刺着。两人都知道,一旦东宫的位置空出来,两方马上就会展开新一轮的争夺,注定了你死我活。

不过,看在今天有共同的敌人的份人,两人都人都在克制着。

见两人皮里阳秋,附近的大臣们也是见怪不怪,微笑点头,不顾站在门口说话的两位王爷,越过大殿的门槛,进入了殿内。

看到李格沉不住气,李泰越发的高兴了,心中鄙视李恪粗俗,表面上却更加彬彬有礼,表现出一个儒雅高士的应有的风范,身子略一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三哥先请.”

“哼!”李恪也看不惯李泰一幅道貌岸人的伪君子的作派,鼻子里哼了一声,转头踏入了太极殿。

随后李泰也在众人的礼让下,进入了殿中。

没过一会儿,钟鼓声乐齐声大作,众臣连忙找到自己的位置,几百名官员在殿内密密麻麻的排了六个长长的队列,有一半绯袍官员和所有身穿绿袍的低级臣子们都在殿外面站着。

大朝会在京各级官员都可以参加,是以京畿地区数量庞大的基层官员们都到场了。太极殿虽大,也容不下这么多人,是以不少人都站到了殿外,甚至于太极殿外的广场上,都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各部官员。

这也是王朝威仪的一种体现,实际上大部份的官员参与大朝会只是为了突显朝庭的权威和统治力,要知道连太极殿都进不来,皇上都看不到,能议个毛线的政?

太极殿内,东文西武,李言一身淡黄色太子礼服站在左边文臣之首。

黄色是皇家专用的颜色,整个朝堂只有皇帝和太子有资格穿,皇帝是深黄色,太子是明黄色。但李言觉得满朝堂的人,只有自己穿着明黄色,未免太过乍眼,李世民看久了也会不顺眼。

而且明黄色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竟然比深黄色更加璀璨夺目,看起来比李世民更加出风头。

李言只试过一次,就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就挑了这黄色比较稀薄的淡黄色。

说是淡黄色,但黄色已经非常不明显了,打眼一瞧,更像是米白色,李言为了避免刺激李世民,将自己的太子礼服换成这种颜色,其他的金丝滚边,飞龙刺绣都合乎礼制。

即体现了太子和其他兄弟臣子的不同,又锋芒内敛,体现了自己的谦虚之德,李世民不知道有没有注意过,反正从来也没有说过。

自此之后,李言都是这种礼服上朝。

在李言身边的,依次是蜀王李恪和李王李泰,李佑在山东就藩,并未在京,不然就是再往下续了,其他年龄更小的皇子们则是还没到上朝的年龄段儿。

“皇上驾到!”殿前一个身材高大的侍卫郎声大吼道,声音威武雄壮,如同震雷般经过四周建筑的回音在太极殿内众臣的上空滚滚回荡,将帝王的威仪传递到每一个臣子的心目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在众臣山呼海啸的叩拜中,穿着一身深黄色龙袍,缓缓走向丹,随后站在龙椅前,没有果断下坐,而是挺直腰板,在冕旒冠下垂的珠帘后方,用一道威严的视线缓缓扫视了一下整个大殿。

此时群臣皆伏跪于地上,殿内外的侍卫,还有因为殿内站不下,而在殿外排队的低级臣子们都是如此。

最后李世民的视线落于殿外一眼看不到边的广场上,从龙椅的高度往下看,正好能看到外面台阶下面的广场,密密麻麻的跪着几百名官员,仿佛置身为凌霄九重,威凌天下的感觉油然而生。

只有龙椅后方雕龙髹金屏风边上的侍女和丹下的太监们没有跪伏,大殿四周的侍卫们目不斜视的守着岗位,只是低头不敢直视。不是他们地位高到可以免跪。

而是在这种场合,在上位者眼中,他们根本就不是人,只是一个道具,连跪的资格都没有。

李言则是用神识肆无忌惮的打量着李世民,只见李世民站在台上,看着密密麻麻跪伏于地的‘天下万民’,再听到如山崩地裂般的呼吼声,仿佛真的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李世民嘴角悄然浮上一丝志得意满的笑容,眼神微眯,沉浸在其中感受着此刻的那种凌驾于众生,至高无上的迷醉。

李言偷偷的撇了撇嘴,这种感觉,李言在大清最后的几天也感受过,确实令人陶醉,仿佛腾云驾雾,超脱凡尘的舒坦,是以李言在大清最后的十天,几乎天天大朝。

李言相信,后世即便是做了大国总统,也不会有这种至尊的享受。

所谓咸阳日丽月轮高,千古圣雄凌紫霄;万里长城功盖世,九州春色竟折腰。

那种芸芸众生,只贵一人的感觉,是再多的物质享受也无法达到的,难怪李世民会短暂的沉迷其中,李言很能理解老李现在的心情,那是一种想再活五百年的感觉。

仅仅只有几秒钟,李世民回过神来,脸色断然一肃,大袖一挥,从嘴里威严的吐出几个字:“众卿平身!”

“谢皇上”

等到诸王公群臣起身的时候,李世民已经恢复成原样,缓缓落坐于龙椅之上。

王德将手中的拂尘缓缓一挥,从丹一侧上前一步,肃穆的说道:“皇上临朝,众臣有事且奏。”

这是升朝前的最后一道程序,一般这个时候,左仆射房玄龄会首先启奏一些在弘文殿或者承庆殿和几位宰府之臣议好的事情,都是定下来的,说是启奏,不如说是让下面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们知道朝庭最近的工作重心和动向。

今日照例是如此,等到房玄龄和各部尚书奏过之后,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一般这个时候,朝会也差不多了,李世民这才说道:“兵部尚书兼右仆射杜如晦病情越发严重,很多事情都耽误了,由其是兵部的事情又是都是急务。”

“前段时间,杜如晦已经递交了辞逞,朕也批了,伱们商量一下,看看朝中有谁能担任此职,推举个名单上来。”

“是,皇上。”房玄龄上前应了一声。

这一下空出两个重量级位置,又够搅动群臣之心了,李世民微微一笑:“若是没有其的事情,就退朝吧”

“皇上,臣有事启奏。”

正在这时,一道突兀的声音从文臣们中间传出,顿时昏昏欲睡的群臣们神情一震,知道今天的重头戏要来了,李恪和李泰更是条件反射边的相互转头看了一眼。

眼中都是透出压抑不住的喜悦之情,针对太子,他们不能出头,只能在后面附合助威。

不然,太子倒了,他们也会被李世民厌恶。

之前商议的时候,两人都想让对方出头,一箭双雕,将对方一块算计了,但大家都是十多年的狐狸,都知道这里面的狠气,所以都不上套,最后只好利用魏征出马了。

(本章完)